新教學改革的體會
3、語言應用的方法。
四、教材的處理
為了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我采用直觀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方法,運用圖片、實物等直觀教學用具,使學生迅速進入情境,運用多媒體、實物投影等展現情景、課文練習題等,使學生思路開闊、大膽思考。圍繞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開展方面的訓練。
在復習階段,為了使課堂生動有趣并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我上一節課給學生布置了家庭作業:上網查找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哈爾濱市街區圖,或畫一幅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在進行簡單的幾句“歡迎到英語世界、英語課堂來”的熱身后,老師讓部分學生到前面展示作品并進行英語介紹,再進行小組內互相交流。由淺入深、有點有面地進行復習訓練,既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升了他們的情商,使其盡快進入角色,全身心投入到語言實踐和思維活動中來。
在介紹階段,我巧妙地利用學生好奇心理,講我在澳洲迷了路,讓學生猜我是怎么找到路的。讓學生展開聯想,大膽運用語言進行猜測,擴展學生的思維。然后告訴他們我是通過向一位好心而友善的澳大利亞老婦人問路,在她的指引下才找到的。進入新課的同時我用自己的一篇旅澳日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新單詞和句型融于日記的講述中進行剖析,以本課的單詞、短語和句子為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實物、圖片、多媒體等直觀手段的運用,輔以討論和聯想完成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感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每次上課前,我都讓學生預習生詞,養成他們自主學習自己解釋單詞用法并造句子,其也學生進行補充,師生互動,合作學習,從而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最后老師點評。
在操練階段,學生通過模仿、替換、轉換等有控制的機械操練,以獲得語言技能;對重要語言的精講解疑、點撥升華,以發展學生聯想、歸納和思維能力,從而形成規范的語言表達技能,同時用分組競賽形式總結問路、指路用語,培養學生樂于競爭、善于合作的精神。
在實踐階段,根據所學過的語言項目,讓學生設計相關的情景對話,激活學生的想象力的創造力,發展他們的交際運用能力。同時讓學生把班級想象為一個有許多地點的街區,讓學生在班級邊走邊表達如何到達,提高其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鞏固階段,通過練習題反饋強化知識點,通過有趣和指路的一問一答編成歌曲,便于聯想式的理解、運用和記憶。在作業布置上,采用自選的方法,可以是根據所學生詞和句型自編的習題,可以是自編的一組符合指路的對話,也可以上網查找所喜歡城市的地圖,設計出去三個地方的最佳路線,用英語表達出來。
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是否基于學生知識、能力水平
2、多方面調動學生積極性,創設民主的學習環境
3、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與學生生活實踐相結合,注意知識的擴展和遷移
5、教材的重組和加工,學科內部的整合
6、學科之間的整合
7、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8、教學設計與效果
9、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是否整合
10、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六、構建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本課采用情景教學,以話題式完成任務型教學。對教材進行重組、加工。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以情感教學為主線,以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中心,以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和應用問題為著眼點,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展開教學。努力做到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在教學設計時,力求達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學生自主學習、自動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供學生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師生共同參與、探討、交流,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結構。
七、教學實錄
一、Warm up(Watch a piece of video, Say 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 welcome to English)
二、Revision
1、T: Last class I told you to search your favourite part of Harbin online, or draw pictures to show the way from our school to your home, Who’d like to show your works first and tell us how to get there.(根據學生的愛好和能力的不同,把美育教育和技術教育結合到英語課堂中,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Ss: (Show the way according to their works)。(個別學生展示作品,復習學過的問路、指路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