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語從句教學反思
他學習的能力比教授知識更重要,在復習的條件下,同伴幫助比老師教更重要。使復習課課堂不再沉悶,煥發出生命的力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反思活動過程:
過程1:通過日常的對話,營造愉悅的學習環境,吸引學生注意。我的幾個問題都比較簡單也符合當天上課學生的狀態,所以學生馬上進入我所預定的學習環節。
過程2: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根據課本所出現的單元,復習已有的知識賓語從句。學生都能在課本上找出賓語從句的句式,較好地回憶了所學的知識。我想通過這個環節來喚醒學生原有的賓語從句知識,但是似乎沒有太多的促進作用,如果直接告訴學生今天的上課主題是鞏固和復習賓語從句,并且依托課本展開討論,學生更容易回憶。
過程3:想讓學生在我所設計的賓語從句的幾個任務中體驗并歸納賓語從句的用法,通過生生的互動來促進組內學生的掌握程度。計是比較好的,但是再好的設計,現場實施就不一樣了。預計學生10分鐘的時間完成5個任務,結果過高估計學生的能力,任務太多,同時我在課堂調控上沒有把握好度,讓學生發揮得過多第三環節時間拖得太長,使得后面的點睛之處(中考考點掃描和中考直擊)的時間不得不縮短。課后也思考了這個環節的問題,因為在課堂上發現學生有學習的問題,是應該停下來討論,還是繼續原有的教學設計。這個也可以成為今后教學思考的問題。80%的學生能基本完成賓語從句的復習內容,但是20%學生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對賓語從句的連接詞還不能完全了解。在設計的任務中能夠很好地幫助這些學生理解和掌握連接詞的用法。在學生的討論中,20%的學生有80%的學生能夠在練習中體現對這一部分的理解。在賓語從句中,對一般疑問句的變法,人稱的變化,時態的變化也是學生的學習的難點。如這個句子:“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Lily asked Wangle.
學生的變化1: Lily asked Wangle you can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
學生的變化2: Lily asked Wangle if he can tell her something about his hometown.
正確的答案:Lily asked Wangle if/ whether he could tell her something about his hometown.
過程4:本環節想通過中考試題的點撥,來讓學生來了解中考賓語從句的考試方向,使學生對賓語從句的掌握更具有方向性。由于在過程3的時間過多,沒有能在本節課中體現這一設計,只好放在下一節課和學生一起了解和掌握。設計的課堂總結和測試也因時間沒有能較好地體現,降低了這節課的有效性。
總的來說,學生在本節課還是通過幾個任務體驗了賓語從句的復習過程,尤其是生生的相互學習,相互教授,比教師主講這個知識點,取得的效果更為明顯。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在課堂思考,討論,應該能很好地促進學習。在教學過程的調控上,應注意教學的有效性,設計得再好的,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多了解學生掌握賓語從句的現狀,給與學生更明確的學習指導,那學生對這個知識點就會掌握得較好。
附;教學設計
The Object Clause (賓語從句)初三復習課教學設計
廣州市天秀中學潘志宇
[教學目標]
1.掌握引導賓語從句的各種連詞
2.掌握賓語從句的語序──主句+引導詞+主語+謂語
3.掌握賓語從句,主句與從句在時態上的呼應。
[教學重點及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