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很多人普遍存在一種困惑:學了許多年英語,卻始終沒有學好。許多人七八年過去了英語還處于學步階段。學而無得或無用,最后全部還給老師的大有人在。英語之難學,根源何在,恐怕不是人人都明白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因此,摸清規律,知難而進,便能早日掌握英語。
英語的過關
學習語言,包括英語,有一個過關的問題。我認為英語過關的必要條件有三:一為掌握基礎語法,二為掌握基本詞匯,三為掌握基本技能。英語語法知識對中國學生幫助很大,這是大家所公認的。國內英語教學歷來重視語法講授,學生到了初四或高一,基本上已初步掌握了英語語法體系,有了理解英語和使用英語造句的拐杖,這就夠了。但是,不少人過分強調語法學習,而忽略了諸如詞匯等重要方面的學習,這顯然是不妥當的。
英語詞匯浩瀚,但最常用的詞匯相對有限。如果是打基礎,學生宜掌握3000個左右基本英語詞匯及1000個左右英語常用短語,并知道其中每個單詞的最常用義英語一詞常多義及搭配關系包括短語,對于這些詞要會念、會拼、會用。但是,目前許多學生往往不愿按此要求去做,掌握3000個單詞就覺得不勝負擔。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必須盡快糾正。教師應告訴學生,沒有一定的詞匯量,是學不好英語的。
除了掌握英語的語法和詞匯知識外,對英語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必不可少。英語作為交際工具和手段,從打基礎階段起,就必須培養聽、說、讀、寫“四會”(或聽、說、讀、寫、譯“五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