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搶答的合理設計
相信大多教師都在課堂上用了讓學生搶答這個方法,我也用了,有一點心得。搶答容易造成課堂秩序失常,是一種游戲方式,所以首先要注意課堂紀律,但也要設計合理。搶答一般兩種:部分搶答,全體搶答。
部分搶答有分組搶答和抽查搶答。
分組搶答要注意各組實力的公平以及老師的公正,我現在不太敢玩這個,學生太較真,容易引起課堂混亂。
抽查搶答一般用于復習,讓參與的學生站起來,答對才坐下,搶答結束后還坐不下去的,等課堂上回答一到兩個問題后才可坐下,或者整理本單元的短語知識點。我會多叫些學習一般的,再叫兩三個學習優秀的。大約十五六個人。后來學生積極性高了,我就自己叫幾個,然后讓想參加的都站起來搶答,自己在看情況補充幾個。這樣就會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參與,但卻不會造成混亂,為什么呢?因為學生大多自愿參與,喜歡的是游戲本身,而不是結果。如果老師判決錯誤,學生不會較真,再搶答一個就是了。這很好的促進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積極性。而且在學生搶答過程中他們會不停的翻書找,沒搶到的學生為了坐下去會認真上課等待回答問題再坐下。這有利于學生學習。
全體搶答我還沒試過,看別人弄過,打算期末復習試試。但我認為,全體搶答問題要有梯度,先提有難度的,偶爾簡單,既不會出現因太簡單導致太多的人同時回答,也稍稍兼顧一般學生的積極性。等坐下一小半,再難易兼半。調動了課堂,但又不使它太過活躍。還有一個小技巧,如果想讓學習好的坐下就問難度中等的,如果想讓他坐不下去,就問很簡單的,往往一般學生在簡單問題上速度較快。
另外,我認為搶答最適合復習知識點和短語,而且在搶答之后可以讓學生馬上書面總結剛才提過的問題,其實那也是本單元的要點,這樣可以及時鞏固,并且提醒了沒有參加搶答的學生在以后別人搶答時注意老師提了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