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分析 —— 欣賞:快樂的音樂之旅
多種藝術的自然融合是藝術學習的最佳環(huán)境之一,通過多種形式的綜合使藝術學習變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潑多樣。藝術教育應遵循這一藝術能力的形成規(guī)律,為學生營造音樂、視覺藝術、戲劇、舞蹈等學科互相支持和互相補充的藝術學習環(huán)境。
二、教學現(xiàn)場
欣賞課——《快樂的音樂之旅》所提供的教學現(xiàn)場的基本特征具有“真實性”、“日常性”和“豐富性”具有原生狀態(tài)的、具體的。
在音樂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整個教學過程里,我注重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地鼓勵每一個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引導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發(fā)展每一個學生。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發(fā)展。并對學生的需求、潛能等予以及時的肯定與評價。
環(huán)節(jié)一:進場是選用“只要幸福你就拍拍手”將進場律動、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音樂游戲融合在短短的幾分鐘里,開場是個熱鬧非凡的景象。(為什么如此熱鬧?因為中心部分是欣賞,可能在感覺上會比較安靜,所以開場的熱鬧可以調節(jié)教學的氣氛。)動—靜交替,更能體現(xiàn)“快樂”的主題。
環(huán)節(jié)二:芭蕾身段:《鏡子中的我》。將芭蕾身段加入平日的教學中是我長期以來追尋的一個夢想。一個偶爾的機會,聽到了這個音樂《鏡子中的我》,好聽極了。唯美、悠揚的音樂的旋律、童聲的清純的音色、英語近似輕輕的低語,讓學生的心一下子變的沉靜下來。我不強求男孩子必須跳,(我認為應該尊重男孩子的意愿)因為芭蕾更適合于女孩。盡管我沒有要求,但是,個別男孩子非常喜歡,每次主動請求:我要跳。(幾個平時不愛上音樂課的男孩子,出乎意料的堅決要跳,而且他們是那么認真的跳。)我想:這里,我也體現(xiàn)一種人文關懷的思想,體現(xiàn)尊重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意愿。
環(huán)節(jié)三:練聲曲部分,按原來的觀念,一般公開課的樣式,這部分是可以省略。可以把時間集中用在中間主干部分,但是新課程需要追求與體現(xiàn)音樂課原有的價值,這個部分不能省略。開課不是為了展示什么,而是需要原汁原味的唱游課的原有形式。要保存音樂課的本真。
環(huán)節(jié)四:有個創(chuàng)意點,就是中心部分前面有一個舊課、新課銜接的部分。因為這樣的交響童話容量大,所以安排四個課時,而公開課進行的是第二課時。我將第一課時讓學生們在欣賞交響童話后寫出各自欣賞后想要了解的各種問題,采用原作者學生問,其他學生答的方式,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提問的孩子迥然象個老師,說話的口吻充滿新奇,回答問題的孩子躍躍欲試,積極踴躍。如黃候寫到:1、作曲家為什么要寫這個交響童話?2、人們?yōu)槭裁炊寄敲聪矚g這個交響童話?3、作曲家寫這個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環(huán)節(jié)五: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運用fiash的形式,使學生完全陷入童話故事里了。
也許,flash動畫太吸引人了,孩子們一個一個都象被釘子釘住了一樣。一動也不動。完全沉浸在音樂那如夢如幻的意境之中。這樣的情景在平時的課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常常在這時,我就會走到最后面,不打擾孩子們的傾聽、思考。所以,孩子們很習慣的會沉靜下來。仔細傾聽。
環(huán)節(jié)六:教學靈感呈現(xiàn)之處: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教學模塊,激發(fā)學生需要、渴望的愿望。(原來,我打算按順序一個接一個介紹。)
三、課后反思
每一節(jié)展示課,都有教學的亮點,也會出現(xiàn)教學的不足
教學亮點:
1、課堂中老師力求對學生表現(xiàn)出了應有的熱情和寬容,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環(huán)境中進行多向的師生、生生的互動與對話。形成新型的良好的師生情感。真誠、友善、是一種真正意義的心靈溝通。教師通過語言、手勢、目光始終給予每一個學生以鼓勵。整個教學在和諧、積極的氛圍中進行。體現(xiàn)一種人文精神。追崇真正意義上的真、善、美的感受、表達、交流。
2、原生態(tài)的教學具有隨機性,教學是豐富的,也是多變的、復雜的。甚至有些因素是隨機和偶發(fā)的。這種隨機和偶發(fā)是預設之外的隨機和偶發(fā),可能是下意識的應急選擇,也可能是靈機一動的智慧。教學過程中,有兩處教學創(chuàng)意靈感的出現(xiàn):1)是在欣賞開頭,出示上節(jié)課孩子們寫的問題,起到教學活動的承上啟下、課的內展和外延、以及教學的自由性、開放性。(預設)課前,老師有針對性的抽出三張卡片,在卡片背后寫上答案。(隨機)上課時,讓原創(chuàng)問題的學生提問,同伴自主回答,教師輔助回答。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自然而然地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2)由于時間的局限、教學內容紛繁復雜,而備課是整體性的。教師準備大量的教學內容,將分成幾個課時來完成。所以,是按照排列的模塊按部就班的一一展現(xiàn)?還是用什么別的方法?(這個問題直至開課前還無法解決,縈繞在腦中的“怎么辦?”)也許,這就是教學藝術。偶然,我決定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模塊,這樣,既解決了矛盾,有為課堂帶來了生機。我想:這就是新課程帶來的好處。藝術教育探索生態(tài)式的、可持續(xù)性的,教學的靈活性為學生、為教師打開了發(fā)展的空間。
3、運用綜合藝術教育的手段,將音樂、舞蹈、文學甚至習作等多個藝術門類的特點與學科有機的整合起來,讓學生充分得到發(fā)展,唱、跳、想、說、寫、畫、表演……使每一個學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