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等、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感受美
音樂教學法都很強調學生藝術參與的。如奧爾夫教學法強調的是聽覺和言語知覺等的共同參與;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更是要求人人全身都動起來,突出的還是視覺和運動感等的共同參與。如不參與何來興趣,無興趣何來激情,無激情何來投入,無投入何來效果?我們只有把課堂音樂的活動交給學生,讓他們處于一個平等、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感受美、體驗美。在游戲、律動、歌唱、表演的參與中去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使他們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讓他們全身心地參與其中,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乃至素質教育的目的。為次,我有了以下三點思考:
一、自由暢想,引導積極參與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應著重培養、提高人的音樂感受力,而人的感受應該是自由的。因此,不該規范的地方不予以規范,無限放寬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的身心在未受到任何條條框框的禁錮下,能駕馭想象的翅膀自由的遨游于大海。
二、創設情景,調動參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