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后反思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一篇傳統教材。本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設計這堂課,我采用簡筆畫與文字結合投影的方法,緊扣本課教學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記憶、鑒賞等能力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桂林山水圖,閱讀全文,找出全文的總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投影“桂林”、“甲天下”。然后指導學生理解“甲”的意思及其領起全文,引入對比寫景的作用。然后,我讓學生選擇“你想先去欣賞桂林的山呢,還是欣賞漓江的水?”學生大概是頭一次能有自己的機會,積極性非常的高,學習效果也很好,通過品味漓江水的排比句和桂林山的排比句,使學生產生優美的語感,建立起語境形象。畫出來的簡筆畫也各有千秋。
總之,我認為這堂課尊重了學生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的方式學習,少了統一,多了寬松,少了強求,多了自主。學生對文中的好詞佳句都很欣賞,能方動一段一段地誦讀課文,準確概括桂林山水的特點。課間學生還會互相觀賞交流各自描繪桂林山水和漓江水的簡筆畫,調動了學生學習寫景課文的興趣,化枯燥為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