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活動設計:我和春天2
觀察分析 1、 孩子對蛾子的觀察還是比較有耐心的,已有一周多的時間,孩子們還是不斷的觀察。2、 在若干個孩子中,只有李文昊一個對此現象提出質問,而其它孩子只是關注了現象,并沒有深追原因。3、 從孩子不斷的追問下,把我也給問住了,孩子提問有打契沙鍋問到底的架勢。
措施建議 在平時,應該鼓勵幼兒對所觀察現象多提問題 (二)幼兒發展觀察記錄表
表一:
內容 日期 層 次 行 為 分 析
幼兒園的春天, 3月5日午餐后的散步 層次一 幼兒a 幼兒a和另一名幼兒一邊在笑,一邊在講話,并沒有關注我們正在觀察的對象。 教師的提問和引導,沒引發幼兒a對白玉蘭花的關注,也許他還沉浸于他的興趣點,或是因為離教師比較遠的原因。
幼兒b 幼兒b和另一位幼兒在講話,而和幼兒b牽手的幼兒和老師一起在觀察,和他牽手的幼兒的行為似乎對幼兒b沒有影響。 教師的引導和身邊同伴的行為對幼兒b沒有影響,仍然在自娛自樂,他并不關注身邊發生的事和環境,更關注自己與同伴的游戲。
層次二 幼兒c 教師問:“這是什么花?”話音剛落,幼兒c立刻回答:“白玉蘭,是白的。” 幼兒c對以前的觀察有較深的印象,能立刻說出花的名稱和它最顯著的特點,幼兒c對周圍事物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去觀察。
幼兒d 問題問完,幼兒d也回答:“白玉蘭。”說完,拉著另一位幼兒向白玉蘭樹走去。 幼兒d對以前觀察的事物有印象,能回憶出觀察過事物的名稱,他在教師引出觀察對象后,開始關注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我種的花,月12日 層次一 幼兒a 幼兒a對鏟土特有興趣,老師把土刨松,在刨松的土中撿石子,而幼兒a還在熱衷于刨土。 幼兒a對于種植活動有興趣,且對刨土的工作更有興趣,他暫忽略一個完整的種植過程,熱衷于某一個動作。不過在老師的的提示下,他中斷了刨土,又開始以下的工作。
幼兒b 幼兒b刨了幾下,就去看其他小朋友的工作,不時地向同伴提出“建議”,“哎,這個石頭,不撿呀”“哎,你把土弄在花上啦!” 幼兒b的注意力較易分散,他沒有關注到自己應該做的工作,而是關心他周圍人的工作。對于幼兒b,教師應多引導,讓他有耐心完成自己的一份工作。
層次二 幼兒c 幼兒c在種植中,對于種植的順序比較清楚,很有順序在準備泥土、鏟土、澆水有條不紊。 幼兒c的行為反映說明她平時做事習慣,總是很有條理,也很認真。并且在種植中,也注意細節,一點土在葉子上,總是把土抖落在花盆中。
幼兒d 幼兒d對澆水很有興趣,用了鏟子、漏桶、小桶來澆水,樂此不疲。 幼兒d對種植中心環節特有興趣,嘗試各種的澆水方法,對于這類幼兒,教師可引導他與同伴進行合作,形成一定的互助行為。
表二:
內容 日期 層 次 行 為 分 析
春游 4月6日 層次一 幼兒a 幼兒a和大家放風箏,風箏從天上落下來,教師在整理風箏時,幼兒a對小朋友說:“這個草地可以踩啦!” 在活動的間隙中,他突然關注到自己周圍的環境,他對周圍環境的關注只是偶發,并沒有什么目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