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案例:一幅畫的遐想
背景:
在主題活動《中國一家親》的開展過程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談論著自己知道的祖國的驕傲。有不少孩子都提到了國寶動物大熊貓,小意說:“我知道大熊貓是我們中國的國寶!辨面谜f:“我和媽媽在雜技表演里看到過大熊貓!表w韜驕傲的說:“我還和大熊貓一起拍過照片呢!”接著,我根據孩子們的熱點討論,提議請大家一起來畫一畫祖國的國寶大熊貓。
實錄:
繪畫活動中,我創編了故事情景導入,講述了發生在動物雜技團的故事:一天,動物王國里來了一個雜技團,有許多雜技演員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有小狗鉆火圈,有大象踢足球,還有小猴走鋼絲......最后,還有一位身穿白衣服,帶著黑手套,穿這黑靴子,耳朵上套著黑耳套,連眼圈也涂得烏黑烏黑的動物出場表演了更精彩的雜技,你們知道它是誰嗎?表演了什么雜技?根據老師的提示,孩子們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大熊貓在表演。大家各自發揮著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說大熊貓可能表演了滾球,有的說大熊貓表演的是走獨木橋,也有的說大熊貓會表演騎小車等等。于是,大家帶著自己的想法開始畫起“大熊貓耍雜技”......
鏡頭一:韜韜手拿畫筆并沒有急著往紙上畫,反而輕聲地自言自語地說著什么,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開始動筆。最終,我看到了他畫的大熊貓是在表演撐傘滾球的雜技。我問他:“噢!大熊貓在表演撐傘滾球的雜技,真了不起!那你剛才畫畫之前自言自語地說什么呢?”“我本來想畫大熊貓走鋼絲,可是,已經有小猴走鋼絲了,大熊貓不能演人家演過的雜技,所以我在想他演什么雜技!表w韜回答說。(原來,韜韜在作畫的時候,他首先把故事情節回憶了一遍,并對雜技節目進行了選擇。原本他想畫簡單一些的雜技表演“走鋼絲”,但是由于故事當中已經說到了“走鋼絲”的表演,他又想熊貓表演的是更精彩的節目,所以,他最后畫的是熊貓表演“撐傘滾球”。這說明韜韜是一個肯動腦筋、能夠根據故事情節來設計自己的圖畫。)
鏡頭二:宣宣坐在韜韜同一組,她在畫圖的時候先看看旁邊萌萌的畫,又看看對面韜韜的畫,遲遲不肯動手。我提醒她說:“宣宣,剛才故事里的小動物都表演了什么節目呢?你認為大熊貓表演什么節目才會更精彩好看呢?”宣宣沒作聲,手中握著筆托著小下巴想了又想。接著,她又看了看韜韜的畫,瞄了瞄萌萌的畫,終于開始動筆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只可愛的大熊貓站在大皮球上滾球的雜技呈現于畫紙上!巴郏⌒嫷拇笮茇埵钦驹谄で蛏媳硌莸模≌婢剩 边@時,我看到了她臉上自豪地笑容。(宣宣由于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每每碰到要動腦筋、發揮想象力畫圖的時候總是東看看西看看不知道從哪里下手。而且,她的作品往往是與同伴的一模一樣。今天,她畫的熊貓雖然也是在表演球類雜技,但與他人的卻有所不同,說明她也在動腦筋想像,力求與眾不同。)
鏡頭三:凡凡畫好了大熊貓演雜技,已經開始設計背景圖案了。他一開始畫了一些五角星,并涂上了亮亮的黃色,然后,我發現他拿起黑色的蠟筆在畫紙上“唰唰”的揮舞起來。“唉呀!我怎么看不清楚大熊貓在演什么雜技啦?”我很想制止他的行為,但又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所以用了婉轉而驚訝的口吻來問他。只見凡凡不緊不慢地說:“這是晚上呀,大熊貓在晚上表演雜技的,天很黑,還有很多的星星!币贿呎f著一邊繼續用黑色的蠟筆涂著。(原來如此,看來凡凡并沒對自己畫畫的方法感到詫異,反而在他的認知世界里,雜技演出就是在晚上進行的,所以他會將整個畫面用黑筆涂抹進行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