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力》教學設計(精選2篇)
《神奇的力》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由于地球引力,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感知不同物體下落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白紙、小沙包、羽毛、夾子、彩帶、積木。
活動過程:
一、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把這沙包(白紙)往上扔,會發現什么?
(2)這些東西都怎么樣了?(掉下來)
扔上去的東西為什么往下落?
因為地球引力,拋扔物體在空中都會自由下落。
二、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這些物品下落時哪些快哪些慢?(同一高度)
。2)講解表格,幼兒分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同時拋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4)校對表格,共同發現證明白紙、羽毛、彩帶、下落速度慢,而沙包、夾子、積木的下落速度快一些。為什么?
小結:知道由于地球的引力物體都會下落。在同一高度上,重的會比輕的落得快。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得高,落下來也快。
三、幼兒嘗試探索
1、有沒有辦法,讓兩張相同的紙,一張紙落得稍快一些?
2、大膽想像和嘗試,找出答案。
將一張紙用夾子夾住,下落時速度會加快。
3、知道物體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感知。
《神奇的力》教學設計 篇2
第一次の:
《神奇的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白紙、小沙包、雪花片、每組一杯水
輔助材料:透明膠、夾子、橡皮筋、雙面膠、泥工、彩帶。
活動過程剪刀、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小沙包、白紙),把這些沙包往上扔,看看你會發現什么。”
。2)你扔這些東西都怎么樣了?(掉下來、落在桌子上)
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么樣的?(這一位看不見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力”能使物體落下來。
2、再一次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啟發幼兒任意選兩樣材料同時拋接,發現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啟發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教師并在黑板上做好記錄)
(1)教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啟發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夾子夾住紙使紙落得快。探究把紙折疊了會怎么樣:到底怎么折疊,教師不告訴幼兒,而是讓幼兒自己去探究,去實踐。幼兒在探究和實踐中發現了,把紙簡單折疊成飛機、帽子等和另一張比較落得快。把一張紙對折、對折、再對折后變成了長方形,和另一張紙比較落得更快;
(2)幼兒嘗試探索:
如嘗試將紙團成一團后再落下(分組探究把紙變成紙團會怎么樣:首先幼兒把同樣的兩張紙,一張揉成紙團一張不變,發現紙團落得快。)教師請幼兒進行演示。把一張紙用水打濕后紙的重量增加了,和另一張紙比較也落得更快;把一張紙用透明膠貼上其他的重的東西也落得更快……
(3)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物體落下速度變快的這么多方法。
4、為什么物體都會往下落?
師:“扔上去的物體為什么會落下來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但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
6、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7、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感知。
第二次の:
新《神奇的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白紙、小沙包、羽毛、夾子、彩帶、積木
輔助材料:夾子、透明膠、橡皮筋、雙面膠、
活動過程剪刀、
一、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東西,請你們來看一看(小沙包、白紙),我把這沙包(白紙)往上扔,你看看會發現什么。”
。2)扔這些東西都怎么樣了?(掉下來、落在桌子上)
扔上去的東西為什么都會往下落呢?幼兒回答。
是因為地球上的吸引力,所以我們拋扔物體在空中都會自由下落。
。ㄟ@一位看不見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力”能使物體落下來。)
二、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好玩的物品。請你們動手去試試,玩過之后,告訴大家這些物品下落時哪些快哪些慢?
(2)講解表格,幼兒分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引導幼兒同時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4)校對表格,共同發現證明白紙、羽毛、彩帶、下落速度慢,而沙包、夾子、積木的下落速度快一些。為什么?
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真是“神奇的力”。
三、幼兒嘗試探索:
1、師:有沒有辦法,讓兩張相同的紙,一張紙落得稍快一些?
2、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和嘗試,將幼兒所想進行演示,找出答案。
將一張紙用夾子夾住,下落時速度會加快。一張紙用透明膠貼上其他的重的東西也落得更快。將紙團成一團后再落下(首先幼兒把同樣的兩張紙,一張揉成紙團一張不變,發現紙團落得快。)把一把紙簡單折疊成飛機、帽子等和另一張比較落得快。把一張紙對折、對折、再對折后變成了長方形,和另一張紙比較落得更快;張紙用水打濕后紙的重量增加了,和另一張紙比較也落得更快……
3、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物體落下速度變快的這么多方法。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四、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感知。
第三次の:
last《神奇的力》
活動目標 :
1、引導幼兒發現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培養幼兒動手和觀察的能力。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活動準備:
白紙、小沙包、羽毛、夾子、彩帶、積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東西,請你們來看一看(小沙包、白紙),我把這沙包(白紙)往上扔,你看看會發現什么。”
(2)扔這些東西都怎么樣了?(掉下來、落在桌子上)
扔上去的東西為什么都會往下落呢?幼兒回答。
是因為地球上的吸引力,所以我們拋扔物體在空中都會自由下落。
(這一位看不見的朋友,它能使物體落下來。)
二、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好玩的物品。請你們動手去試試,玩過之后,告訴大家這些物品下落時哪些快哪些慢?(同一高度上1、2、3開始)
。2)講解表格,幼兒分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引導幼兒同時拋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4)校對表格,共同發現證明白紙、羽毛、彩帶、下落速度慢,而沙包、夾子、積木的下落速度快一些。為什么?
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由于地球的引力物體都會下落。在同一高度上,重的會比輕的落得快。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得高,落下來也快。真是“神奇的力”。
三、幼兒嘗試探索:
1、師:有沒有辦法,讓兩張相同的紙,一張紙落得稍快一些?
2、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和嘗試,將幼兒所想進行演示,找出答案。
將一張紙用夾子夾住,下落時速度會加快、
3、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物體落下速度變快的這么多方法。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四、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感知。
經過三次的教案修改,終于結束了10月份的教研活動。( ⊙ o ⊙ )!------10-24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