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案:我要上小學——我的小書包
設計思路:這次活動是大班學習活動“我要上小學”這個主題下的一個活動,在這個主題的開展中,孩子們發現在幼兒園里的時間越來越短了,離開上小學越來越近了,(因為我們班級的墻面上有一個“離園倒計時”的角落,上面的數字顯示離開幼兒園還有幾天的時間,孩子們會過完一天就去去掉一天的數字,使他們切身的感受到在園的天數越來越少了。)那么,我們怎么樣為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充分準備呢?這些準備包括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我們在平時發現,有些孩子的家長總喜歡對孩子說這樣的話:“看看你們現在很開心的,上小學了就沒那么輕松了,要‘收骨頭’了。”而一些孩子對“收骨頭”還不理解是怎么回事,家長就對他們解說意思是要“慘”了。像這樣的話語,無疑會給孩子造成一些思想上的負擔,形成一種精神壓力。于是,我們與家長加強聯系,相互溝通,去轉變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態度,與家長一起為孩子順利入小學做準備。我們讓家長帶領孩子一起去購買書包和一些上小學時用的學習用品,讓孩子了解每一種學習用品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向孩子說一些小學生的行為準則等,這樣,在心理和物質上為孩子上小學作了準備。
本次活動也是在這樣的一個思想下設計的。孩子上小學首先面臨的就是要背書包,那么書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怎么放,在他們的頭腦中是不清晰的。因此在活動中通過讓孩子去選擇、去思考、去討論、去練習,來得到一些比較清晰的概念,獲取一些比較適用的方法。這對孩子上小學是非常有幫助的。活動的形式我是讓孩子操作在前,討論在后,讓孩子去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真切的感受。在整個過程中,通過與書包、文具等材料的交往互動,激發孩子向往小學生活的一種積極情感,體驗做小學生的愉快,真正地為幼兒上小學而作準備。活動的開展我們也結合了我教研組的課題“農村幼兒園課程生活化”這個內容,我們盡量做到讓活動的內容從孩子們的生活中來,又回歸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力求去解決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所以,活動的準備與進行都與孩子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注重了家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怎么樣在主題活動中充分地開發利用好家長社區資源”是我們以后繼續要深入研究的一個內容。活動中一定還會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還懇請專家提出寶貴意見!
活動名稱:我的小書包
活動目標:
1、熟悉、了解書包及常見文具用品的名稱與用途,在操作中學習有條理地整理小書包。
2、激發幼兒上小學的向往之情,在活動中體驗做小學生的愉快感。
活動準備:
1、把家里已經準備好的書包帶到幼兒園
2、桌上放有教科書、練習本、鉛筆盒、鉛筆、卷筆刀、橡皮、尺、餐巾紙、茶壺、毽(轉載自第一范文網//www.jcsycorp.com,請保留此標記。)子、繩子、食品等,數量不一。
3、音樂磁帶“快上一年級”、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小書包
(幼兒每人背一書包進場)師:呀!今天我們小朋友都背來了自己心愛的小書包,真神氣!1、 我們看看你們的這些書包都一樣嗎?(有不一樣的,也有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