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案(精選19篇)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編排劇本并能積累運用文本語言。
3、通過表演,懂得幸福的內涵,并學會珍惜幸福。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課文,明確學習要求
1、同學們這一單元要求我們和同學們合作演童話,這節課我們就來演童話《幸福是什么》。
。ò鍟n題)
2、要演好童話,我們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還要寫好劇本。
(播放《幸福拍手歌》調節氣氛)
二、初讀了解內容,學當編劇
1、請孩子們自由讀課文,要求:
讀準、讀通課文,生字處、難讀處多讀幾遍。
2、了解故事大意:
要演好這個童話,首先得有劇本,這篇童話篇幅較長,默讀故事,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⑴ 同學們交流:課文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ㄏ戎该麑W生說。再師生合作概括出課文主要內容。)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提綱:
第一幕:
時間:從前的一天。
地點:樹林的老泉旁。
人物:牧童甲、乙、丙,智慧姑娘。
牧童甲:來,咱們把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牧童乙、丙 :好。
。ǹ鞓返兀
……
第二幕:
時間:十年后的一天。
地點:樹林的小井旁。
人物:青年甲、乙、丙,智慧姑娘。
青年甲:你們知道我這十年做了些什么?我們分手以后,我到一個城市去 了,進了學校,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是一個醫生。
青年乙、丙:你弄明白是什么了嗎?
……
(第一幕以教師的導為主,第二幕放手讓學生自己列。)
板書:清理老泉、給病人治病、做過很多事、耕地種麥子
、啤「鶕䦟W生補充的劇本或板書,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交流:三個牧童清理老泉,因而得到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是什么!
三、自主想象,研讀重點片段
1、請學生自讀16~26小節,指導:
充分朗讀對話,想想三位青年體會到幸福是什么了嗎?默讀十年后三個牧童相聚時的對話并用直線劃一劃。
交流回答:
、拧〉谝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學做醫生,為人治病。)
想象:醫生為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給病人治好病后,他會說些什么,病人又會說些什么呢?再次齊讀“弄明白了……”
、啤〉诙䝼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么樣的呢?并回答第二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恰↓R讀三青年的對話。
2、這是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此時此刻出現了誰?(智慧的女兒)她說了些什么?用波浪線劃一劃。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全體齊讀。
。ㄐ腋R縿趧樱亢芎玫乇M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板書: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
是的,智慧的女兒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那你們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
(“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四、自演故事當演員
1、交流劇本,再次熟悉角色。
2、以四人組為單位合作表演。
3、根據情況組織評議。
五、再次感悟文本內涵
1、讀了童話,編了劇本,演了故事,幸福是什么,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
你認為幸福是什么呢?是否覺得幸福?
2、填空:
幸福是 , ;
幸福是 , ;
幸福是 , 。
六、交流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
關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歐文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如果我們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利享受幸福,這正和沒有創造財富無權享受財富一樣。——蕭伯納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 ,深層次理解幸福
2、從身邊發現幸福,體會幸福
3、讀寫結合,學會寫隨筆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三個青年對幸福各自理解是什么,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聯系實際,體會幸福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幸福拍手歌》 課件
學生準備:1、詢問人們對幸福的理解;2、搜集現實生活中幸福的體驗,拓展對幸福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激情熱身:從課題入手讀懂故事,演唱《幸福拍手歌》
二、出示目標:
三、創設情境:同學們,我們感到幸福時可以有很多表達方式,看到“幸福”兩個字你想說什么?
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看幻燈片,出示一組幸福的圖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母親的關懷、溫馨的禮物、生日的蛋糕、快樂的讀書、平靜的馨香、堅固的友情)”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這個問題能不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讀題。)
四.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課文,并想想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W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
2.這三位青年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了嗎?
。鞔_: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五、精讀課文
1、讀課文4.5自然段.品讀課文16自然段.(品讀這三個青年已經擁有的幸福)
2、這三個青年是怎么尋找幸福的?
3、為什么會感到幸福?(想象他們在這十年中發生的故事。老師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例如:第一個青年和他們分手后來到了一個城市,在學校里努力學習醫術,最終成了一名在當地很有名氣的醫生。這年,災難降臨了這個城市,這里出現了一場瘟疫。許多人為了躲避瘟疫,紛紛離開這個城市,只留下那些痛苦中的病人。作為醫生,他比別人更懂得瘟疫的威脅,可是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潛心鉆研醫治這場瘟疫的良方,在他的努力下,奇跡出現了,他運用一種獨特的配方消滅了瘟疫。原來背井離鄉的人們又回到了生養他們的城市,往日蕭條的城市又逐漸恢復了繁華。
4、你們有沒有發現身邊的幸福呢?
例如:我在火車上看到有一個叔叔,好事做了一火車。途中幫大嫂抱小孩,給別人讓座,幫列車員打掃衛生等等。
(在講述中在交流中,他們認識到這些人為什么能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為他人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做了對他人有益的事情,他們為此而感到幸福。)
5、出示幻燈片 深層次了解幸福的含義
。ǔ鍪疽唤M幸福的圖片)
6、多元感悟,引發對生活的思考
天使說: 幸福就是溫柔的守護!張開雙臂,為寒冷的人送去溫暖 ,展露笑顏,給哀傷的人帶來歡樂 ,幸福是無私奉獻、助人為樂!
太陽說: 幸福就是熱情的贈與!掃去陰霾,令大地充滿火樣的熱情,驅走灰暗,讓冷漠的人心尋回關懷,幸福是光明正大、寬宏大量!
鄭老師說:“幸福就是真誠的感情! 澆灌友誼,陌路的人們會成為朋友,珍藏友情,寂寞的靈魂會擁有歸宿 ,幸福是執著夢想、懷抱希望!
(出示一組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7.同學們:“孩子們,你們幸福嗎?”請把你們此刻的感受記錄下來
以幸福為主題寫一篇隨筆。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3
[教學意圖]
學生所明白的幸福,是享受的幸福,而借著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只有當自己去追逐幸福,努力付出的時候,才會有美好的收獲。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編者的意圖在體現這一價值取向的同時,也在提示著大家,童話的表達應當有他的真正意圖,借“象”傳“意”,這是對小學童話單元編排的一次小結。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根據單元的要求,安排一節課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付出——心情”的線索,幫助孩子揣摩三個孩子的在勞動中的喜悅,突出十年如一日的揣摩,引導在體驗中感悟幸福的真諦。
一、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了解三個孩子所做的事情,揣摩人物在勞動中、辛苦中的心理,感受幸福的真正含義。
教學流程:
一、質疑,鋪墊
1、幸福,你會想到怎樣的情景?(溫馨的、快樂的家,有個讓人開心的朋友)
2、課文中三個孩子也許也有溫馨的家、開心的天天、讓人信任的朋友,為什么還是要問幸福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才是幸福呢?
二、讀好課文挖井部分,把握幸福來自付出。
要求:讀順,讀出人物在勞動中的心情。
方法:指名,教師示范
1、點撥心情
。1)快樂
節3,哪個詞跳入了你的眼中?
(2)又快樂又興奮
節4:劃出清泉流出的句子。此刻的心情( )
也許他們揮著鐵鍬,用手清理贓物,干凈的衣服都臟了,但是他們卻堅持住了,終于在他們的眼前冒出了(引讀)
也許他們挖了很久泉水都沒有冒出來,有個過路的人勸他們放棄,其中一個孩子要放棄,但是另外兩個孩子鼓勵他,終于他們看到(引讀);
是啊,這是怎樣的心情,哪些詞語強調出才能讀得更有感覺。(練讀,齊)
。3)高興
節5:
可能之前只是一個想法,但是經過努力,終于實現了,怎樣讀出他們的心情?(練讀,指名)
。4)又快樂又激動
句式:他們的心情如此快樂,是因為 。
2、感受收獲
。1)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心情,引讀(清澈的溪水……)
。2)你讀懂了什么?交流句子的理解
。3)小結: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個孩子你會后悔嗎?小小的付出不僅方便了別人,而且給還帶來了這么多意外的驚喜,也快樂了自己,為什么不去做呢?
三、感受幸福就在奮斗的過程中,比較感悟
1、三個孩子在十年中做了哪些事情,他們心中幸福的答案是什么?快速略讀,概括(學生默讀,交流)
2、板書:
第一個孩子:當醫生 幫助病人
第二個孩子:做對人們有用的事情
第三個孩子:當農夫 養活別人
3、 抓住其中的一人,追求幸福的過程,把簡單的事,變得不簡單。
(1)十年時間,十個春夏秋冬的輪回,3650個日子里,一直盡心醫治別人,十年如一日,簡單嗎?
(2)在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過程中,他可能會碰到哪些困難,可能在一天一個病人……,他是怎樣做的;可能在碰到難以解決的疑難雜癥時,他又會怎樣做?(練筆交流)
(3) 還有種種,他都能堅持著,十年如一日的背后是什么?(努力和堅持)他在自己的付出中找到了答案(引讀說話部分)
(4)幸福從哪里來?當他能夠用自己的雙手帶給人以快樂,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5)共鳴:你們的感悟和智慧女兒是一樣的,引讀。“幸福是要……”
4、深化:
你感覺到家的溫馨,你覺得你幸福,那么家的溫馨哪里來?
你感覺到被關心,你覺得幸福,那么關心從哪里來的?
……
板書:
快樂
又快樂又興奮 幸福是什么? 幫助別人
高興 努力和堅持 對別人有益
又快樂又激動
(快樂自己) (開心別人)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了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給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我感到真幸福!上課之前,我們來做個游戲吧!都偃缧腋5脑捙呐氖帧愤叧呑鰟幼。
2.幸福有很多表達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說,
幸福是一個謎,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們能從故事中找到什么樣的答案。
二、 自讀自悟
a) 自由讀閱讀導航。一生再讀。
1、認真默讀課文,想想文中的三個孩子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再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2、根據自學提示,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 ,多讀幾遍,說說自己的收獲,體會或疑問。
b) 生默讀后交流。(讀后說說自己的理解)
重點詞句段落的品讀:
。ㄒ唬 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1. 自由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2. 師生表演醫生給病人治病,然后師采訪醫生:當病人對你千恩萬謝的時候,你什么感覺?讀出你的這種感覺來。(一老奶奶腰痛,啟發孩子主動熱情為病人服務。)
3.其他學生跟著學一遍。
。ǘ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懇懇”是什么意思?(勤勞踏實)
2.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車上,輪船上都是怎樣勤勤懇懇的工作嗎?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為別人服務的時候,什么感覺?讀出這種感覺來。
3.有人看到你忙忙碌碌,也許會說,干活別那么賣力了,差不多就行了!這時,你會說──(讀劃線部分)
4.如果咱們班里有同學對班干部說,你天天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這時,你也可以對他說──
(三)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讀一讀這句話,你覺得這位青年說這話時,用什么語氣說的?那你就讀出來吧!
2. 你覺得這位青年還可能會用什么語氣來說呢?
過渡語:是誰對三個青年說的話做了總結呢?
(四)
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1、同桌一起讀,說說幸福是什么呢?(板: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
什么叫“義務”?能舉個例子說明么?在學校,
學生的義務是什么?在家里你的義務是什么?
3.“有益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在我們周圍或從書上電視上,你看到誰做的什么事是有益的事情呢?
4.智慧的女兒說的這句話揭示了幸福的真諦;丶液,你把學到的這句話和家人一起分享也是一種幸福!先給媽媽說──(讀句子)再對奶奶說。(再讀)最后向鄰居家的小弟弟說(再讀)。時光飛逝,轉眼間,你們變成了爺爺奶奶,那時你們會對自己的孫子孫女說(句子消失后背誦)讓幸福的真諦一代代傳遞下去吧!
5.同學們你們看,不知不覺中,大家已經把這句話背下來了,這就叫熟讀成誦。以后,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背誦更多得好文章。
。ㄎ澹w會身邊的幸福
1.三個青年經過十年的時間,終于弄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義。我想問同學們,假如第一個和第二個青年不到外面工作,他們能不能找到幸福?
2.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么?(有)什么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那時的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幸福了么?(學生簡要說四五自然段內容)
3.那他們是什么時候意識到的呢?讀有關語句,說自己的理解。(隨機板書:讓別人幸福)
4.師小結: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去尋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追尋,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就會感到幸福的。
。┩挼奶攸c
1.故事中是誰讓三個青年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呢?(智慧的女兒)
2.你覺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現在哪里?(不直接說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導青年自己尋找,這樣更能體會的幸福的真正含義。)這很像懂教育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將來你做了父母,要學習這一點呦!
3.師:在這個童話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這正是童話的一個特點。喜歡讀童話故事么?哪些童話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看,我也喜歡讀)
4.師小結:這些童話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認為還有哪些特點?(童話的想象非常豐富,故事性強,容易吸引讀者,每個童話都講了一個道理。)今后,我們在編童話的時候,如果借鑒這些特點,你寫的童話會更吸引人。剛才有同學講了,每一個童話還會向我們講述一個道理。
(七)師總結:(指板書)今天這篇童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幸福要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讓別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1.對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師配樂朗誦:
對雷鋒來說,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樂;
對警察來說,幸福是“舍一家團圓,保萬家平安”的奉獻;
對農民來說,幸福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獲;
對母親來說,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期盼。
作家畢淑敏這樣感悟幸福。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2.想知道老師對幸福的理解嗎?一首小詩,愿和大家一起分享!(師生配樂共同朗誦老師作的詩《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起暢游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和孩子們一起發現春的顏色。
幸福無處不在,
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覺,
找尋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3. 孩子們,你們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梢允且皇仔≡,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a、要求:四分鐘時間,不抬頭,不停留,寫出自己獨特的理解。一會兒我們找同學來匯報。(學生配樂寫)
b、找個別學生站起來匯報。沒機會說的人,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幸福。
4.師總結:孩子們,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要用心去體驗。讓我們隨著一首歌曲《我們多么幸!罚黄鹑ジ判腋#肺缎腋,傳播幸福吧!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5
案例背景:
《幸福是什么》一文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引下去尋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二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巨人的花園》和《幸福是什么》這類超人體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基于以上的情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搜集處理信息,豐富學習資源,豐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你認為什么是幸福?
生:我覺得媽媽天天領我吃‘麥當勞’就是幸福的。
生:我認為天天放假在家里看電視就是幸福。
生:我覺得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就是幸!
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地讀讀課文,并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課文中所講的幸福是什么?
。▽W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讀書情況。
。ū疚闹v三個年青人十年前為人們疏通了一口泉眼,砌起一口井,智慧女兒代表人們感謝他們并祝他們幸福,可他們不明白什么是幸福,于是智慧女兒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十年后他們明白什么是幸福。)
二、自讀自悟:
師: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
生: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師:他們是怎樣弄明白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學生邊讀邊畫。
師:當第一位青年給病人們治好病之后,病人們會怎么說?怎么做?如果你就是那位醫生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生:病人痊愈之后,會說謝謝你,給我治好了病。我會永遠記住你的恩情的。
生:病人們會說,十分感謝你。我要把我一半的財產送給你。
生:如果我是那個醫生聽了病人們的話,會感到很開心,很欣慰,很幸福……
師:那么,那些病人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病人們會特別高興,因為他們又恢復了健康……
師:是啊,無論是病人,還是醫生他們都會感到很開心,很幸福。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一下這個青年的話吧,一起來體會一下幸福的感覺。
(學生用以上方法自學第二個和第三個青年談話,進一步理解課文。)
師:(出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一句話)你們怎么理解這句話?
生:這認為她說得很道理。因為勞動就會有收獲,就會給別人帶來好處,也會使自己有錢……
三、升華認知:
師:學了課文之后,你認為幸福是什么?除了勞動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之外,生活中我們還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生:我認為中午給同學們盛飯,看到同學津津有味地吃飯是幸福的……
生:我覺得聽動聽的音樂讓我感到幸福。
生:我覺得和同學們做游戲讓我感到幸福……
四、作業:
以幸福為主題寫一篇隨筆,題目自擬,寫出真情實感。
案例分析
我們在重視課本、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須酌情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想象中適當超越文本、適當超越課堂,即讓學生利用一些課文留下的空白處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在課外讀物中得到的知識進行信息加工和再創造,探索課文的深層意蘊。例如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僅僅從三個青年自己的敘述中是很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便引導他們去想象這里面具體的故事,從活生生的事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受。把這種感受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現出來,就會使這種感受更加深刻。
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職責,做對別人有益的事。這個主題很顯然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意義。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了是一種幸福,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學生說不出這樣概括的話,但他們說出自己的生活。我們應該去肯定它。因此,在開課前,我沒有否定學生的回答。因為,他們的回答都是他們內心中最真摯的,是值得尊重的。
。╠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6
教材分析:《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話故事,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先講三個牧童發現樹林里一口老泉已經不涌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弄明白。接著講十年以后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為此感到快樂;仡櫢髯允甑纳罱洑v,他們對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后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設計理念:《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幸福是什么》是一種超人體童話,童話就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兒童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或介紹科學常識的一種文學體裁。在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直接走進文本,把自己作為童話中的一員,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同時又讓學生走出文本,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么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3、技能目標: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象,編寫童話,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興趣:
1、出示“幸福”這個詞語
2、齊聲朗讀
3、討論:你認為怎樣才是感到幸福的呢?
4、引導: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中的三個牧童也去尋找幸福,他們尋找的幸福與我們的幸福是不同的,我們去看看好嗎?
設計意圖: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本的基本點——幸福提出來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這個童話故事,去看看三個牧童尋找的幸福是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2、交流討論。(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
3、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嗎?
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齊讀)
設計意圖:找出中心句,圍繞著中心句去理解課文。
三、學習課文:
1、這三位青年是怎樣弄明白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2、理解三個青年說的話。
a、讀一讀
b、他們為什么會感到幸福呢?
c、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想想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等會我來采訪你。(討論---采訪)
設計意圖:在讀中感悟,走進文本,把自己作為童話中的一員,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理解幸福是什么。
3、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嗎?什么時候呢?(4、5自然段)
4、師:在疏通泉眼時,他們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幸福。十年后,他們又來到了小井旁邊,那顆幸福的種子已經結出了幸福的果實。
(出示句子,齊讀)清澈的泉水仍舊那樣靜靜地流著。小井周圍的樹苗已經長成枝葉茂密的大樹。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路上還看得見人的腳印,他們一定是到這里來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圍的沙地上有小鳥的爪印,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痕跡。三個青年快樂地看著這一切。他們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5、師:你看到的幸福的果實是怎樣的呢?和十年前一樣嗎?
出示句子對比:樹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經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
a、讀一讀,感受十年后的幸福
b、喝水或打水的人們、動物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c、最終感受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6、師:這時他們終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了,就如智慧女兒所說的------
(再次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設計意圖:運用前后對比來感受幸福,明白幸福的含義。
7、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人和事,聯系生活實際。
8、看來幸福是什么呢?------齊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9、那么同學們,你們幸福嗎?(相互交流,指名說)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本當中幸福的理解,又讓學生走出文本,在現實社會中去理解幸福是什么,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0、出示小詩小結:
幸福是幫媽媽做完家務時的滿足
幸福是考滿分時的興奮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學時臉上的微笑,
幸福是幫助同學時的快樂,
幸福是同伴之間的一聲聲問候,
幸福是……
設計意圖: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讓學生明白幸福就是給予。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仿寫詩歌。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十冊的補充教材,是一篇選讀課文,要求學生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理解課文內容,受到童話美的熏陶,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給予人生的啟迪。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思在悟。
2、設計多種方式,放飛學生想像的翅膀,培養其思維的空間。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人性,激揚靈性服務。
教學目標:
1、通過獨立閱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明白真正的幸福是什么,體會情感、受到思想啟迪。
2、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的學習方法閱讀課文,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我們多么幸福》,師生共同放聲歌唱。
2、師:啊,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二、初讀激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運用學過的快速瀏覽的辦法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生自由讀書。
3、匯報交流,結合評價。
。ㄖ该粚W生回答)
師小結評價:同學們閱讀概括能力很不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很好地把握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獨立閱讀重點感悟
師:這是一篇選讀課文,要求同學們運用平時學到的學習方法根據課后的思考題提示自學課文,在自己閱讀的基礎上,再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2、學生自學,在自學的基礎上可與同桌。上下桌同學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學情況。(這一環節,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
3、全班交流(這一環節體現了以生為主體,師為主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重點詞幫助理解,指導朗讀,自主感悟,自由表達等語言文字訓練,體現學習語文的目的及特征。)
a第一個青年的體會是怎么得到的?
生:第一個青年通過給病人治病,病人恢復健康多么幸福,他從而感到幫助別人很幸福。(結合板書:當醫生 給病人治病 幸福)
師: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你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生1:我是從“弄明白了……因而感到幸!敝畜w會到的。讀這幾句話不由使我想到我的叔叔犯重病痛苦不堪,家人為此事愁眉不展,也十分痛苦,在醫生的精心治療后病好了,家人臉上才有了幸福的笑容。我想醫生救死扶傷,幫助別人得到幸福,他一定也很幸福的!
師:你能用邊讀邊聯系生活實際的辦法來理解課文,真令人佩服。那你能把自己體會到的這份情感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生1:有感情朗讀
師:你體會很深刻,讀得很好,誰也能把自己體會到的用感情朗讀表現出來?
生2:有感情朗讀,師給予點頭表示贊許。
b:第二個青年的體會又是怎么得到的?
生:第二個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他勤勤懇懇地工作,他覺得自己的勞動沒有白費,對別人有用,所以很幸福。
(板書:做許多工作 對別人有用 )
師:你從哪些句中體會到的?
生1:讀句子“我走了很多地方……所以感到幸!。
師:“勤勤懇懇”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像得到他在火車上,輪船上都是怎樣工作的嗎?(放飛想像的翅膀,讓學生聯系生活理解“勤勤懇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體驗情感,培養語感)
生1:他在火車上,輪船上當搬運工,嚴寒酷暑,從未間斷、默默無聞地工作,為旅客帶來了許多方便。
生2:他當花匠,辛勤地為人們培養出許多美麗的花朵,帶來美的享受,樂趣無窮,他感到幸福。……
師:那你們能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表達出來嗎?(導讀,再次以讀促感,結合評價,生生互評,培養語感,體驗情感。)
c、誰再來談談第三個青年的體會又是怎么得到的?
生讀句子“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你們看,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保ò鍟恨r民 勞動沒有白費)
師:我們當中誰的爸爸是當農民的,你能談談讀了這幾句話后有什么想法嗎?
生:我的爸爸就是一位農民,以前我總在心理埋怨自己的爸爸為什么是個老土的農民,今天讀了后,我知道爸爸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了許多人,他也很了不起。
師:看樣子,這位同學讀得很認真,感觸也頗深。那你覺得這位青年說這話時,用什么語氣說的?
生1:要讀出樸實、辛勤的形象。
師:好,那你就來讀讀吧!
生讀后
師評價:我能從你讀中感悟到這確實是一個樸實、辛勤的農民。
師:你覺得這位青年還可能會用什么語氣來說呢?
生2:會用自豪、幸福的語氣說。
生2:有感情朗讀。(讀出自豪、幸福的情感)
師問其他同學,你們從他讀中感受到那自豪、幸福的味了嗎?
生3:他突出了“養活了許多人”“你們看”“沒有白費”“也”等字眼讓我感到他確實很自豪很幸福。
生4:老師:我想這么讀,這幾句話來表現農民的自豪、幸福。
生4:根據自己的個性解讀有感情朗讀
師:你為什么要這么讀?
生4:強調“我”字“也”字來體現自豪。
師:你的理解也很有道理,還有誰也想讀這幾句話嗎?……
。ㄟ@一環節體現了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結合運用生生互評等方式,讓學生把自己的感悟用朗讀來表現,張揚學生的個性,激揚他們的靈性)
4師小結:同學們能運用抓重點語、句、通過邊讀邊思的方法獨立地學習課文,你們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
5師:從三年青年的體會中你發現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生答后,并出亦句子:
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別人有益的事情。
指名讀 齊讀
師:幸福是什么呢?
生1:幸福是靠勞動,做對別人有益的事
生2:幸福就是盡自己義務,辛勤工作,對別人有益。
生3:幸福就是做好事。
……(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表達)
再讀這句話后,指名背誦,齊背誦
四、聯系生活延伸教育
1、回憶一下,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自己覺得幸福的事?
2、你們慢慢在長大,你又想追求怎樣的幸福呢?
。ㄕ雇磥恚瑫乘裕n堂活躍,充滿生機)
五、總結課文,欣賞歌曲《幸福在哪里》
師:同學們談得真好,有一首曲子《幸福在哪里》是這么唱的。師唱《幸福在哪里》,生和著拍子。師唱后述說:“希望它將給予你們以啟迪,為追求真正的幸福在人生道路上揚帆前進。”(以歌引入新課,以歌收尾,首尾呼應情境相融,情感得到了升華,課堂達到了高潮)
六、拓展閱讀
1、寫寫讀《幸福是什么》有感
2、推薦課外閱讀《一塊燙石頭》
3、摘抄文中你喜歡的語句
板書設計
幸福是什么
當醫生 給病人治病
做好多工作 對別人有用
當農民 勞動沒白費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的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課教學中我努力嘗試著走個性化閱讀教學改革之路,注重自讀自悟中的個性化,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使學生感悟得透徹,表達得十分精彩,注重誦讀傳情中的個性化,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誦讀,讓學生讀出自我,在課堂上讀出“干姿百態”。
《幸福是什么》教學案例及反思
454650 河南省濟源市濟水南街學校 趙莉娟
《幸福是什么》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十冊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講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引下去尋找幸福。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讀懂故事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難點是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從而懂得珍惜幸福。
一、教學片斷
。ɡ斫馊磺嗄旰椭腔叟畠旱脑捄,學生知道勞動可以帶來幸福。)
師:幸福在哪里,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艱苦的勞動里。幸福,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請聽配樂朗誦《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
播放配樂朗誦。
師:從朗誦中,你知道還有什么也是幸福?
生:健康是一種幸福。
生:創造也是幸福。
生:得到祝福是一種幸福。
…………
師:是啊,幸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幸福需要你用心去體會。比如,每天,老師能看到59張可愛的笑臉,看到59個勤學好問的身影,能在這樣一個團結和睦的集體中生活,我感到幸福!你能以“我感到幸福!”為結尾,簡短說幾句話嗎?
生積極構思后自由發言。
生:班級建設圖書角,我毫不猶豫地拿出兩本書供全班同學借閱,能夠共同分享知識,我感到幸福!
師:這是分享的幸福。
生:元霄節的晚上,我們和小伙伴一起到世紀廣場看焰火表演。當五彩繽紛的花朵在我們頭頂盛開,我感到幸福!
師:這是多彩的幸福。
生:一次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一只高大兇猛的斗狗,嚇得是瑟瑟發抖。正當我不知所措時,一位身著西服的大人趕走了狗。叔叔為我解除困境,我感到幸福!
師:挺身而出的幸福。
生:寒冷的冬天,我騎快車往家趕不慎撞倒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不顧自己的疼痛,扔下手中的袋子,跑過來扶起我。一位陌生人對我如此關心,頓時,一股股暖流涌入心田。那一刻,我感到幸福!
師:關愛的幸福。
生:一個大雨傾盆的日子,我乘路車回家,上車后才發現口袋空空的。我很著急,擔心售票員阿姨會將我趕下車。阿姨仿佛看出了我的窘態,溫和地說:“沒關系,我也有一個跟你年齡差不多的孩子。要是有一天他也發生了這種情況,會不會有人要趕走他呢?阿姨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安心坐車吧。”素不相識的路人如此的信任我,我感到幸福!
師:信任的幸福。
生:奧運賽場上,當鮮紅的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當莊嚴的國歌一遍遍奏響時,身為炎黃子孫,我感到幸福!
師: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幸福!
…………
師:幸福就是不開心時的一句安慰,病中的一句問候,是你的微笑,我的祝福。幸福是一個美麗的天使,有純潔的心靈,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降臨到你地身上?墒,因為幸福長著一對翅膀,隨時隨地也都會與你擦肩而過!同學們,好好地珍惜幸福,讓她和我們永遠在一起!
二、教學反思:
幸福是一個熟悉而又永恒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卻又不是一兩句話!缎腋J鞘裁础愤@篇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個主題顯然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意義。而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是一種幸福,回報也是幸福。學生總結不出這樣的話,于是我就請學生欣賞散文朗誦《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這樣的安排無疑很好地加深學生對幸福內涵更寬泛的理解,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行的。我順勢啟發學生以“我感到幸福!”為結尾,聯系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回想他們做過的事進行說話,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幸福,理解幸福,并激勵學生要學會創造幸福,珍惜幸福,做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人教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老泉,砌上小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涵義。
設計時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為主,聽說讀感寫相結合,最終從一個高度上來體會幸福。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感悟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選擇這篇課文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發學生對幸福的思考,對生活的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上課時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渲染、激活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三、教學目標: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又在那里。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讓學生從文中三個青年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從淺層次的幸福過渡到深層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于以上的情況,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合作交流、拓展、多元的品味幸福
3、引導學生從身邊發現幸福、感受幸福
教學重難點:感悟幸福的真正含義。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幸福。
四、教法學法分析: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教師教學著眼點要放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上。只有教師把著眼點放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上,才能解決每個人一輩子的事情。”因此本節課教師主要采用了學導式教學法。學生學會根據自學提示明確學習目標,合作探究完成學習目標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表自己的感悟。
五、教學流程
本節課教師主要通過5個環節來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都具有更高的啟示。課前,多媒體播放《幸福拍手歌》,讓學生一邊唱一邊感受。上課時,又由“什么是幸福”入手,引導學生與生活對話,對“幸福”有初步的體驗,設立問題情景,引發了孩子對幸福的認識、探討和追求,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欲望。
二、回顧舊知,理清脈絡
回顧是對知識的梳理過程。進入課文后,教師以自學提示的方式出示3個問題,(點擊課件),“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十年前,三個小孩清理噴泉砌石的目的是什么?由清理老泉引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提示去回憶、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對學習新知做了鋪墊。
三、緊扣主題自讀自悟
葉圣陶先生曾說“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也。在初步突破文章重難點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學導式教學法,(點擊課件)先出示自學導航,通過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加深孩子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出示學習方法五字訣,引導學生通過讀,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寫體會的方式,進行小組內交流學習,給學生創造了讀書與感悟的空間。
四、匯報交流,引導想象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想象力。
在教學時教師直接從10年后再次相遇為切入口,首先以圖片再現的方式讓學生感受10年來那個曾經被3個青年清理過的老泉如今的美麗摸樣。直觀的讓學生對比感受勞動可以讓“泉水污濁,雜草叢生,枯枝爛葉”變成“泉水清澈,樹木茂盛。鮮花盛開的世外桃源”勞動可以帶來很多的好處,創造很多的幸福。
情景再現之后,教師又一音樂渲染的方式,激發學生潛在對美的訴說的欲望,進行配樂有感情朗讀課文。(課件)
另外在引導學生感悟幸福的真正含義方面,學生僅僅從三個青年自己的敘述中是很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教師便引導學生在課文留下的空白處展開想象,去想象這里面具體的故事,每一個職業可以作什么,被幫助的人會說什么,這些讓孩子自己去想象。接著教師用(點擊課件)醫生平日工作中的救死扶傷、送去健康;用大地震中的舍小家顧大家的大愛,用園林工人裝扮自然美化環境、用服務員熱情服務為旅客送方便、用消防員用生命捍衛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用農民可以生產糧食……多種手段將一個個活生生的事例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可以靜靜的感受、說出實實在在的體會。這樣在學生的腦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真正的讓孩子感受到了幸福真正的含義就是(點擊課件)“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中” 這種通過對課文中的精彩語段的研討,實現對人物情感的再創造,既體現了語文本體觀,又體現了學生主體觀,情與景交融,其樂亦融融。
五、聯系生活多元拓展
情感+語言=詩。實現對課文情理的語言創造,是小語教學的一種境界。凡是有激情澎湃的課堂,就有詩的火花在閃爍。在學生深入地理解幸福的深刻含義之后,教師關注了學生情感的點燃。首先(點擊課件)伴隨音樂教師出示收集到的孩子身邊的幸福,通過直觀的看讓孩子體驗身邊的幸福,真正的明白能夠做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幸福。語文光感受是不夠的,如何讓孩子把感受的表達出來呢?這時教師(點擊課件)又安排了學生自由創作《幸福是什么》小詩環節,在孩子這種表達中,升華了幸福的高度。下面,就讓我們帶著期待,走進《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3.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象,學寫隨感,合演課文劇,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幸福的含義,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課前準備】:
ppt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幸!边@個詞。
2、你覺得什么是幸福?讀課題。
【設計圖意: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本的基本點——幸福提出來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檢查初讀,把握全文 。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請學生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出來。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孩子已經有較好的自學能力,通過導讀課上的初讀和預習,孩子們已基本掌握了字詞和課文的主要內容。在課上讓孩子再讀課文,老師作一個簡單的檢查,既鞏固了預習和初讀的成果,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更是讓孩子再次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把握全文!
三、突破難點,理解幸福的含義。
1、幸福是什么?智慧姐姐怎呀說的?
2、誰能把“詫異”換個詞。(要求學生整句讀,并且讀出詫異的語氣)
【設計意圖:理解“詫異”,并通過換詞豐富孩子的詞匯!
3、一個孩子說——另一個孩子說——第三個孩子說——(引讀)
4、(板書:靠勞動、盡義務,做有益的事)你怎么理解?
【設計意圖:找出中心句,圍繞著中心句去理解課文!
5、默讀課文,看看三位青年是怎樣理解的。劃出有關的句子,在旁邊寫上批注。生匯報。
【設計意圖:智慧姐姐對幸福的詮釋中,“義務”一詞對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比較難理解的。突破了這個難點,孩子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會水到渠成。在這里把難點讓孩子提出來,并交給他們解決的方法,有利于下面的閱讀!
6、小結,理解“義務”。(生說自己的理解,出示: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
7、醫生,你有不同的經歷嗎?(請其他孩子說)說完讀句子。
8、你們是怎樣弄明白幸福是什么的?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青年,想象一下他做了什么,編一個故事,從而明白幸福的含義的。同桌互說。匯報。
9、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說)
【設計意圖: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的對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幸福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于是我便引導他們去想象這里面具體的故事,從活生生的事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受。學生展開再想象,編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在他們的腦海里,“義務”“幸!币巡辉俪橄,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
10、(出示圖畫)從那些句子感受到他們的幸福?有感情讀有關句子。
【設計意圖:長文短教,突出重點、難點。三個孩子疏通泉眼,砌井加蓋這部分內容顯淺易懂,孩子一讀就懂,讓他們簡單來講講就可以了。并且有了前面對幸福的理解,孩子們更能感受三位青年重回樹林后幸福的感覺。】
11、小結:
四、拓展訓練,抒寫幸福的感受。
1、學生講讓別人得到幫助的幸福呢?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發現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2、不同的人對幸福的理解有不同的答案,(投影小詩)來,一起讀。
對于老師來說,幸福是(投影出示有關老師的幸福的小詩,讀詩)
你覺得幸福是 (投影出示)
【設計意圖: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或者別人給予自己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讓學生明白幸福是多層次,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詮釋。我們應該珍惜幸福,更要付出和給予,讓別人獲得幸福自己會更幸福。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仿寫詩歌。】
五、布置作業。
任選一題:
1、以幸福為主題寫一篇隨感,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2、把課文改編為課文劇,找幾個伙伴合作表演。
【設計意圖:這個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職責,做對別人有益的事。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是多元的,有很多種含義,通過這節課,相信孩子能寫出有關幸福的感言。合演課文劇是課后也是本單元的要求,同時也是孩子們喜歡做的實踐作業,讓他們自由選擇,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作業成為孩子們愛做、樂做的事情!
六、板書設計。
幸福是什么
勞動
幸福靠 盡義務
做有益的事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本課 6 個生字,讀準“鐵鍬、詫異、耕地”等詞。
2.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來獲得。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3.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初步的自主閱讀能力,愿意的話可以和同學演演這個故事。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在三個牧童對幸福的尋找和認識當中體會幸福的真正含義。
2.教學難點:理解智慧的女兒與牧童兩次對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好奇,導新課
1.幸福是什么?多少年來人們尋尋覓覓……在那遙遠充滿神奇力量的童話王國里,有一位謙虛、善良、美麗的智慧的女兒,她能告訴你幸福是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2.那就需要每一位同學靜下心來細細讀懂第十課。
二、帶好奇,初讀文
1.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反復多讀幾遍。
2.你能用上“先……再……接著……最后……”來說說課文是怎么敘述這個故事的嗎?
3.指名答,教師適當引導。
。ㄏ葘懭齻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再寫他們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接著寫十年以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此時他們已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4.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你可以將課文分成幾大部分內容呢?
5.師:幸福是什么?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嗎?
三、解好奇,精讀文
1.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2.同桌交流,列寫小標題。
3.師生交流。(板書:學做醫生,為人治;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4.十年后,三個牧童已經變成三個青年,他們明白什么是幸福了嗎?從哪些句子讀懂的呢?引導學生交流中品讀重點詞句。
如:“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仔細讀讀這句話,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讓這個青年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嗎?
這里有兩個“幸福”,你怎么理解它們的含義。
你能想象這位青年是怎么治病的嗎?當他看到自己的醫術治好了病患時,心里會怎么想?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又如:“他們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這三個青年曾經做過什么?對當時的他們來說,這是件怎樣的事情?(生答:多么小的事情、多么快樂的事情等。)
現在來看呢?從哪里你讀懂了這是件給別人帶來好處的事情?
指名答。
指導讀好“小”與“大”的對比感。
5.三位青年找到的幸福是什么?你再讀讀他們各自說的話,談談你的看法。
6.指導讀好這些句子,邊讀邊想象他們找到幸福后滿足的笑容。
【設計意圖】好奇是引發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因為好奇所以求知,因為好奇所以探究,因為好奇所以記憶!
四、留思考,引下文
是誰讓三個牧童去尋找幸福的呢?又為什么要去尋覓?她最終告訴牧童的幸福和你想的一樣嗎?
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五、課后作業
熟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么
學做醫生,為人治病;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第二課時
一、找人物,抓特點
1.課文中有個人物,一直在指點著迷茫中的人們到生活中去體會真正的幸福,你知道她是誰嗎?(指名答。)
2.作者筆下的“智慧的女兒”這個人物形象有什么特點呢?(指名答。)
師:她不僅擁有著神奇的力量,而且美麗、善良、謙虛,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她的這些品質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圍繞智慧的女兒出現的原因,引導牧童體會幸福的含義,揭示幸福的真正含義三大板塊內容,找到有關語句,小組合作理解。
二、談體會,悟啟示
1.智慧的女兒把幸福的真正含義藏在了她說的話中,你能通過反復朗讀,并結合三個牧童的經歷體會到嗎?
2.小組討論,師巡視了解學生想法。
3.讀智慧的女兒的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
(通過自己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4.聯系自己的生活或三個牧童的行為談談對“義務”“有益”兩個詞的理解。
5.朗讀全文并想想本文給我們的啟示。
【設計意圖】在文本中感悟幸福,在生活中發現幸福,在和作者同眼看、同耳聽、同心知的過程中體會幸福。
三、品特點,學方法
1.課文中智慧的女兒能夠突然而來,飄然而去,有著非比尋常的本領,之前我們學習的《巨人的花園》一文中,誰也有著這樣神奇的本領呢?(指名答。)
2.想想原來你讀過的童話故事和這兩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你發現了童話故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有什么特點嗎?(指名答。)
3.《巨人的花園》和《幸福是什么》在寫法上也各有特點呢,你發現了嗎?
【設計意圖】歸類與概括能幫助學習事半功倍!
四、選作業,勤實踐
作業 ab 餐:
a 餐 選擇幾種動物或幾件物品,以它們為主人公,編個童話故事。
b 餐 選擇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和心愛的小伙伴一起表演表演。
五、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么
學做醫生,為人治病;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通過自己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六、名言鏈接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幸福。——歐文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1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講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引下去尋找幸福。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勞動,要*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讀懂故事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難點是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從而懂得珍惜幸福。
一、教學片斷
(理解三位青年和智慧女兒的話后,學生知道勞動可以帶來幸福。)
師:幸福在哪里,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艱苦的勞動里。幸福,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請聽配樂朗誦《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
播放配樂朗誦。
師:從朗誦中,你知道還有什么也是幸福?
生:健康是一種幸福。
生:創造也是幸福。
生:得到祝福是一種幸福。
…………
師:是啊,幸福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幸福需要你用心去體會。比如,每天,老師能看到59張可愛的笑臉,看到59個勤學好問的身影,能在這樣一個團結和睦的集體中生活,我感到幸福!你能以“我感到幸福!”為結尾,簡短說幾句話嗎?
生積極構思后自由發言。
生:班級建設圖書角,我毫不猶豫地拿出兩本書供全班同學借閱,能夠共同分享知識,我感到幸福!
師:這是分享的幸福。
生:元霄節的晚上,我們和小伙伴一起到世紀廣場看焰火表演。當五彩繽紛的花朵在我們頭頂盛開,我感到幸福!
師:這是多彩的幸福。
生:一次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一只高大兇猛的斗狗,嚇得是瑟瑟發抖。正當我不知所措時,一位身著西服的大人趕走了狗。叔叔為我解除困境,我感到幸福!
師:挺身而出的幸福。
生:寒冷的冬天,我騎快車往家趕不慎撞倒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不顧自己的疼痛,扔下手中的袋子,跑過來扶起我。一位陌生人對我如此關心,頓時,一股股暖流涌入心田。那一刻,我感到幸福!
師:關愛的幸福。
生:一個大雨傾盆的日子,我乘路車回家,上車后才發現口袋空空的。我很著急,擔心售票員阿姨會將我趕下車。阿姨仿佛看出了我的窘態,溫和地說:“沒關系,我也有一個跟你年齡差不多的孩子。要是有一天他也發生了這種情況,會不會有人要趕走他呢?阿姨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安心坐車吧!彼夭幌嘧R的路人如此的信任我,我感到幸福!
師:信任的幸福。
生:奧運賽場上,當鮮紅的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當莊嚴的國歌一遍遍奏響時,身為炎黃子孫,我感到幸福!
師: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幸福!
…………
師:幸福就是不開心時的一句安慰,病中的一句問候,是你的微笑,我的祝福。幸福是一個美麗的天使,有純潔的心靈,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降臨到你地身上。可是,因為幸福長著一對翅膀,隨時隨地也都會與你擦肩而過!同學們,好好地珍惜幸福,讓她和我們永遠在一起!
二、教學反思
幸福是一個熟悉而又永恒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卻又不是一兩句話。《幸福是什么》這篇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勞動,要*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個主題顯然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意義。而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是一種幸福,回報也是幸福。學生總結不出這樣的話,于是我就請學生欣賞散文朗誦《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這樣的安排無疑很好地加深學生對幸福內涵更寬泛的理解,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行的。我順勢啟發學生以“我感到幸福!”為結尾,聯系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回想他們做過的事進行說話,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幸福,理解幸福,并激勵學生要學會創造幸福,珍惜幸福,做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2
【設計理念】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篇略讀課文的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閱讀和表達。根據本課童話特點,通過自主閱讀,了解童話的主要內容,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并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進行有效的合作指導,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感悟和啟迪。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編排劇本并能積累運用文本語言。
3、通過表演,懂得幸福的內涵,并學會珍惜幸福。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教學過程預設】
一、激趣引入課文,明確學習要求
1、同學們這一單元要求我們和同學們合作演童話,這節課我們就來演童話《幸福是什么》。
(板書課題)
2、要演好童話,我們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還要寫好劇本。
。úシ拧缎腋E氖指琛氛{節氣氛)
二、初讀了解內容,學當編劇
1、請孩子們自由讀課文,要求:
讀準、讀通課文,生字處、難讀處多讀幾遍。
2、了解故事大意:
要演好這個童話,首先得有劇本,這篇童話篇幅較長,默讀故事,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拧⊥瑢W們交流:
課文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ㄏ戎该麑W生說。再師生合作概括出課文主要內容。)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提綱:
第一幕:
時間:從前的一天。
地點:樹林的老泉旁。
人物:牧童甲、乙、丙,智慧姑娘。
牧童甲:來,咱們把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牧童乙、丙 :好。
(快樂地)
……
第二幕:
時間:十年后的一天。
地點:樹林的小井旁。
人物:青年甲、乙、丙,智慧姑娘。
青年甲:你們知道我這十年做了些什么?我們分手以后,我到一個城市去 了,進了學校,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是一個醫生。
青年乙、丙:你弄明白是什么了嗎?
……
。ǖ谝荒灰越處煹膶橹,第二幕放手讓學生自己列。)
板書:
清理老泉、給病人治病、做過很多事、耕地種麥子
、啤「鶕䦟W生補充的劇本或板書,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交流:三個牧童清理老泉,因而得到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是什么!
三、自主想象,研讀重點片段
1、請學生自讀16~26小節,指導:
充分朗讀對話,想想三位青年體會到幸福是什么了嗎?默讀十年后三個牧童相聚時的對話并用直線劃一劃。
交流回答:
⑴ 第一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W做醫生,為人治病。)
想象:醫生為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給病人治好病后,他會說些什么,病人又會說些什么呢?再次齊讀“弄明白了……”
、啤〉诙䝼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么樣的呢?并回答第二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恰↓R讀三青年的對話。
2、這是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此時此刻出現了誰?(智慧的女兒)她說了些什么?用波浪線劃一劃。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全體齊讀。
。ㄐ腋R*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板書:
*勞動,盡義務,做益事。
四、自演故事當演員
1、交流劇本,再次熟悉角色。
2、以四人組為單位合作表演。
3、根據情況組織評議。
五、再次感悟文本內涵
1、讀了童話,編了劇本,演了故事,幸福是什么,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
2、填空:
幸福是 , ;
幸福是 , 。
幸福是 , 。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3
一、概述
1.本課屬于魯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第十課。
2.課內自讀課,需要一課時。
3.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上小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涵義。
4.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認識4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能夠速讀課文,了解故事 ,深層次理解幸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聯系實際說說幸福的含義,從身邊發現幸福,體會幸福。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現狀1、有比較好的預習習慣;2、閱讀的速度不過快,需要在速讀方法上加以指導;3、通過調查談話知道,受年齡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對幸福的理解比較模糊。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與活動策略:在指導學生速度的基礎上展開小組互助學習。
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及時發現并引導小組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學習活動的表面膚淺。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資源:1、多媒體課件;
2、有關課文重點生字的fiash資料;
3、學生課下搜集有關幸福的文章和詩歌。
4、有關幸福的歌曲,《幸福在那里》《太陽光金亮亮》。
六、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新課 出示目標
1、同學們,大家看著奧運福娃圖片,聽著有關幸福的歌曲,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在一起高興的上課,你是否感到自己很幸福呢?是呀,只要用心觀察,你會發現,我們周圍有很多和幸福有關的事物,我們處在幸福之中。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出示幻燈片1)
2、身邊的幸福:大家可以看到,在我們的衣服上、墻上、器物上、門上、書法作品中甚至蛋糕上隨處可見這個福字,幸福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之一,我們會經常受到親人和朋友的祝福。幸福這兩個字到底怎樣解釋呢?請看圖片!“土”表示土地,有了土地,就有飯吃,有衣穿;“¥”表示有錢花。福也暗含一個人,有口飯吃,有自己的一份田地。大家可以看出,人們最初對幸福的人是主要著眼于生活的富足。21世紀的我們能不能停留在幾千年前的認識上呢?
3.下面我們學習童話《幸福是什么》,請看目標。(出示幻燈片4)我們要通過自讀達成這新目標。
。ǘ⑺僮x課文
1、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我們要學會速讀。第一步,視讀法,請同學們打開鋼筆:“一目十行”,筆尖指住一 行的末尾緩緩向下移動,閱讀的速度和移動的速度一致。視線自上而下掃視全篇,筆尖移動的速讀要和速讀的速度一致。時間3分鐘。
2、標志搜索法:我們要“沙里淘金”,本文的題目是“幸福是什么”,大家要搜索與幸福有關的句子。用波浪線標出含有幸福的句子。時間要求3分鐘。
3、精讀標畫出來的句子和段落。速讀只有和精讀配合才有意義。精讀的關鍵是“有的放矢”,要有問題的引導,看看這些段落是怎樣回答幸福是什么這個問題的。要求3分鐘。
。ㄈ、我能合作
1、小組交流預習中遇到的生字和詞語。
2、向同桌復述文章中故事。
復述提示:
十年前,三個牧童在樹林里 ——————,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
十年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體會到了幸福。
文章可分為____部分。
3、每位同學向小組說說自己 通過讀課文發現的幸福的含義。
4、記下和自己不同的意見。
( 四)、師生討論課文內容
1、課文中是怎么回答“幸福是什么”這個問題的?
醫生:治病救人 健康是幸福的
工人:工作助人 奉獻是幸福的
農民:耕田養人 收獲是幸福的
。ㄎ澹、拓展模仿
。1)、幸福就是醫生用精湛的醫術為病人解除痛苦
(2)、幸福就是工人用辛勤的工作為他人服務為社會做貢獻
。3)、幸福就是農民用辛勤的耕作生產糧食養活眾人
(4)、幸福就是警察用出色的工作崇高的責任感保一方平安。
。5)、幸福就是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忠誠和勇敢保家衛國——汶川大地震,天地摧,山河碎,地動山搖,萬物傷悲。災區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十幾萬子弟兵用忘我的拼搏救民于水火,看著自己救出 的鮮活生命,他們是幸福的。
——災區人民是不幸的,他們又是幸福的——他們因為生活在祖國這個團結互助是大家庭中而感到幸福,
——平安是幸福的 。
。6)、幸福就是科學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性的勞動為國家做貢獻
——嫦娥奔月,神奇問天圓了華夏兒女的千年夢想。
——夢想成真是幸福的。
——希望同學種下大學夢成才夢,經過努力,你會收獲成功。
。7)、幸福就是運動員用自己頑強拼搏為祖國爭得榮譽。
幸福就是志愿者用自己無私奉獻服務奧運,收到世界人民的好評,為國爭光。
——獲得榮譽是幸福的。
。、我的收獲
1、(鏈結)生字展示:讀音、筆順。
2、(鏈結兩種句子)用這兩種句式可以幫我們快速的寫許多句子。
3、通過這篇童話我們知道,幸福要靠勞動來創造,付出汗水,才能成功。
。ㄆ撸⑿〗Y:
同學們,三個牧童用十年光陰探索幸福的人生的真諦,我們在這里用40分鐘學習幸福的含義。正像第一個青年所說,真正的道理往往是簡單的,但它需要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去實踐,甚至用一生去探索。一定要相信:播種夢想收獲成功,付出勞動得到幸福。祝大家幸福。謝謝大家。
七、教學評價設計
1、學生自評:學生說說自己學本文后的收獲;
2、小組互評:利用課后作業和《基礎訓練》小組互評;
3、教師點評:抽查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情況。
八、幫助和總結
1、導入環節:利用歌曲和圖片創設情景。
2、導讀環節:有步驟地介紹“三步速讀法”。
3、當學生理解幸福內涵有困難時,出示一組資料。
(1)、幸福就是醫生用精湛的醫術為病人解除痛苦
(2)、幸福就是工人用辛勤的工作為他人服務為社會做貢獻
。3)、幸福就是農民用辛勤的耕作生產糧食養活眾人
。4)、幸福就是警察用出色的工作崇高的責任感保一方平安。
。5)、幸福就是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忠誠和勇敢保家衛國——汶川大地震,天地摧,山河碎,地動山搖,萬物傷悲。災區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十幾萬子弟兵用忘我的拼搏救民于水火,看著自己救出 的鮮活生命,他們是幸福的。
——災區人民是不幸的,他們又是幸福的——他們因為生活在祖國這個團結互助是大家庭中而感到幸福,
——平安是幸福的 。
。6)、幸福就是科學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性的勞動為國家做貢獻
——嫦娥奔月,神奇問天圓了華夏兒女的千年夢想。
——夢想成真是幸福的。
——希望同學種下大學夢成才夢,經過努力,你會收獲成功。
。7)、幸福就是運動員用自己頑強拼搏為祖國爭得榮譽。
幸福就是志愿者用自己無私奉獻服務奧運,收到世界人民的好評,為國爭光。
——獲得榮譽是幸福的。
4、拓展學習:指導中隊開展“幸福是什么”社會調查活動。
板書設計:
為國增光
幸福是什么 ? 醫生:治病救人 身體健康
無私奉獻
勞動,盡義務,做好事 工人:工作助人收獲果實是幸福的!
和平安定
農民:耕作養人 家庭和睦
夢想成真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4
案例背景
《幸福是什么》一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講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引下去尋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自己盡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 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于以上的情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搜集處理信息,豐富學習資源,豐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學習策略:
1,搜集現實生活中為他人謀利益的事跡,積累生活經驗.
2,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事例理解三個青年話的意義.
3,編童話,深化理解.
4,寫讀后感,內化情感.
教學步驟:
一,自學課文,理清脈絡.
二,緊扣主題,自讀自悟.
三,聯系現實,深化理解.
四,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案例描述:
從課題入手讀懂故事
我和同學們一起演唱《幸福拍手歌》,在歌聲中開始這節課的學習.在熱烈的氣氛里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感到幸福時可以有很多表達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學生頓時愕然)"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這個問題能不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請學生上黑板板書課題,讀題.)
接著我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地讀讀課文,并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糾正不當的讀書姿勢,留意學生的反映.)
學生匯報讀書情況.
張非:課文講了三位青年找幸福的故事.
林艷玲:我覺得張非說得太簡單,本文講三個年青人十年前為人們疏通了一口泉眼,砌起一口井,智慧女兒代表人們感謝他們并祝他們幸福,可他們不明白什么是幸福,于是智慧女兒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十年后他們明白什么是幸福.
(學生評價這兩位同學的答案.)
生:張非的簡潔.
生:林的具體.
師: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
生: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師:他們是怎樣弄明白的呢 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學生邊讀邊畫.
填補空白,實現與文本的深層對話
學生畫句子,讀課文,交流.老師總結歸納.一切照章執行.如果此時結束這一學習環節,表面看學生似乎把課文的內容已經讀懂了,但實際上,這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去太遠,孩子們是無法真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相機拋出了一個問題:這三個青年為什么會感到幸福孩子們一聽,楞了.他們可能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問題.我于是引導他們:想象他們在這十年中發生的故事.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例如:第一個青年和他們分手后來到了一個城市,在學校里努力學習醫術,最終成了一名在當地很有名氣的醫生.這年,災難降臨了這個城市,這里出現了一場瘟疫.許多人為了躲避瘟疫,紛紛離開這個城市,只留下那些痛苦中的病人.作為醫生,他比別人更懂得瘟疫的威脅,可是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潛心鉆研醫治這場瘟疫的良方,在他的努力下,奇跡出現了,他運用一種獨特的配方消滅了瘟疫.原來背井離鄉的人們又回到了生養他們的城市,往日蕭條的城市又逐漸恢復了繁華.
如果說開始學生只停留在理解的表層,那么現在應該多了一點感性的體驗.只見文俊杰又舉起了手:
"老師,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其實就有這樣的人.在非典期間,那些白衣天使,尤其是像犧牲的葉欣,鄧希賢等,他們為病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課堂開始升溫,同學們爭先恐后說出了自己所了解的事跡.
例如:我們都熟悉的雷鋒叔叔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滿火車.途中幫大嫂抱小孩,送他們回家,幫列車員打掃衛生等等.在他的日記里寫道:"
在講述中在交流中,他們認識到這些人為什么能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明白自己的責任,為他人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做了對他人有益的事情,他們為此而感到幸福.
一向"叛逆"的張駝,又一語驚人:
"我想到的不是這些好人,而是那些貪官,那些腐敗分子,他們不把自己的職責記在心上,不能盡到自己的職責,反而坑害老百姓."
我想在孩子們的心中已稱出了幸福的重量.
多元感悟,引發對生活的思索
如果說前段的教學是在預設中生成,那么后面的課堂應該是水到渠成.
黃星首先"發難":"老師,您幸福嗎 "
我非?隙ǖ鼗卮鹆怂.同時我也反問同學們:"孩子們,你們幸福嗎 "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頓時嘩然.
"上個學期,老師讓我給幾個成績差的同學補課,我開始很不愿意,可是后來我看到他們在我的幫助下取得了進步,我又感到很甜蜜."
"我幸福,我有父母的呵護."
"過生日的時候,看著一大堆禮物,我會感到很幸福."
……
當時有很多家長也坐在教室里聽課,我沒有急于去給評判學生的回答,我把話題交給了家長.梁譯文家長:"幸福是看到孩子健康成長,學習上取得好成績時的欣慰."還有很多家長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原來幸福是多元的,孩子和家長的激情感染了我,我說:"幸福是一種心靈的震顫,她披著雨露,帶著清香,他她披著樸素的外衣,親切溫暖的包裹著我們,她總是在孤獨,無助是來臨,看到幸福,就好像春天來臨時,心底里泛起的茸茸綠意,看到幸福,就好像是在寒冷的冬天看到陽光,不知不覺中心也變得暖洋洋亮光光."
要下課了,可同學們的情緒依然高漲,我布置了一項作業:以幸福為主題寫一篇隨筆.
學生隨筆:
幸福就是分享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這原來是拉芳洗發水廣告的一句話,可是一句至理名言.
不是嗎 就像《幸福是什么》課文中,第一個青年當醫生救了很多人,所以他幸福;第二個青年到處流浪,但他為人們做出了貢獻,所以他也幸福;第三個青年做農民,他種的麥子養活了許多人,他也非常幸福.他們三個人幸福的原因就在于他們讓別人幸福,別人幸福他們自己就幸福.
所以,一個人幸福不是真的幸福,大家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愿每一個人都幸福,也希望讓別人的幸福的人幸福!
我找到了幸福
文俊杰
幸福是什么 在別人眼里,幸福是家庭美滿,一家人過得平平安安.上星期三找到了我的幸福.
我們小隊中的鄭鵬飛,因為上課不認真,欠作業等原因造成成績非常差.我是班上的數學尖子聲,我便開始輔導他.一開始,他也不認真,我跟他講的時候,他總是東張西望,一點也聽不進去,我說了他幾句,他便開始聽了.翻開他的作業本,哇塞,全部是c.我只好一題題給他講.可是越講越麻煩,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還好最終他聽懂了.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了,從四點半轉眼到了五點半,我十分著急,可我又明白此時不能焦急.就這樣,我焦急而又耐心把那一大堆的餓錯題全部講完.第二天,數學測驗,他竟破天荒的考了80多分.我一聽到這個消息,我真不知是什么感覺,好像找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現在我知道那就是幸福!
案例分析
1,再造想象,實現與文本的深層對話.
我們在重視課本,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須酌情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想象中適當超越文本,適當超越課堂,即讓學生利用一些課文留下的空白處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在課外讀物中得到的知識進行信息加工和再創造,探索課文的深層意蘊.例如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僅僅從三個青年自己的敘述中是很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便引導他們去想象這里面具體的故事,從活生生的事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受.學生根據自己原來的經驗和課外書上獲得的知識,展開再想象,編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引出了現實生活中的英雄事跡.在他們的腦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
2,多元感悟,體現語文的人文特征.
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職責,有益于別人的事.這個主題很顯然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意義.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了是一種幸福,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學生說不出這樣概括的話,但他們說出自己的生活.我們應該去肯定它.在這一課的最后,許多學生包括家長都說了很多與課文中不一樣的感受,這是真實的,是值得尊重的.
一,歌聲導入,齊唱《幸福拍手歌》
二,揭題,解題
三,快速閱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三個青年人是怎樣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再次閱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
五,理解三個青年說的話.
讀句子想情景有感情讀
六,按照以上的方法學習第二和第三個青年的話.
七,匯報交流
八,小結.老師演繹一首《幸福在哪里》.
九,除了勞動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之外,生活中我們還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分組討論全班交流.
十,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你們想知道爸爸媽媽的想法嗎 請家長談幸福.
十一,總結.
十一,作業:
1,課外閱讀畢淑敏的《提醒幸!
2,以幸福為主題寫一篇隨筆,題目自擬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5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要說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課文《幸福是什么》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我把這篇閱讀課文的教學重點定為:三個牧童是怎樣弄懂幸福以及理解幸福的含義。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沒有作過多的講解。在學生默讀全文后,要求找出重點句(智慧女兒的話)并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然后抓住文中三個孩子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通過朗讀、表演、交流,感到了只有付出勞動,做對別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接著我讓學生聯系他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看法。之后又出示了幾組不同身份的人對幸福的理解,讓孩子們體會幸福的真諦。與此同時,我不失時機地出示了一些關于幸福的名人名言,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一方面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語言。課后要求學生回家與父母交流,然后讓他們動手寫下自己對幸福的理解。金琳寫道:“媽媽告訴我,幸福無處不在,有時,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讓人感到幸福。如:看著睡夢中孩子安祥的臉龐,媽媽會感到幸福;看著馬路上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相互攙扶,這是一種幸福;餐桌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吃飯,這也是一種幸福……”李倩寫道“我與爸爸在暢談中,爸爸問我:‘當你在公交車上把座位讓給大肚子阿姨時,阿姨摸著你的頭,向你表示感謝,當你教小弟弟打羽毛球時,看到小弟弟學會后那高興的樣子,你的感覺怎樣?’媽媽問我:‘當你把一首新曲子彈出優美的旋律,當你在參加社區朗誦表演取得成功時,你又是怎樣的感覺?’我明白了,原來幸福就在家人的笑臉里,在我的努力中,在別人的贊美聲中……”在與父母的交流中,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尋找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要經歷很長時間,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時伸出自己的雙手,就可以抓住幸福。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勞動,每次課后自己總能夠從課堂中發現不足之處。如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找出重點句理解,不很妥當。如在學生了解文中三個孩子尋找和認識幸福后,再交流對幸福含義的理解,這時對課文中重點句理解就水到渠成。
總之,教學本課后,我深深地認識到: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讓學生的人生更為燦爛,更有意義!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學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有個人的獨立感受。
2、進行創作表演活動,激發學習熱情及思維活力。
3、進行練筆訓練,激發學生再次創造。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放錄音,請同學們側耳傾聽,當意境悠遠的音樂、嘩嘩的溪流聲、小鳥悅耳的歌聲、小動物們歡快的嬉鬧聲在教室每個角落回蕩,孩子們臉上出現神往的神情時,問他們:“你仿佛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告訴學生,在美麗的樹林中,發生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你愿意讀讀它嗎?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思考:三個青年和智慧女兒的話你聽明白了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2、交流感悟:由學生選有關語句朗讀,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創作表演
1、讓學生在讀通的基礎上,自己找同學,自編自演課本劇。感受不同角色的語氣,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課本劇展示。同學們互相評議。
四、發散訓練
讓學生任選一題,表達你對幸福是怎樣理解的?
1、說:以其中一個牧童的口吻,給身邊的人講一講發生在村子里的一口噴泉邊的美好
經歷。
2、畫:借智慧的女兒的神筆,畫一副畫,并寫上幾句話,表達你對三位青年的贊美。
3、編:村民們來到井邊,看到不噴水的小井又流出了清涼的泉水,肯定有一段對話。找2~3名同學扮演村民,進行對話訓練。
4、寫: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困難嗎?你想智慧的女兒給你幫助嗎?請給智慧的女兒寫一封信,和她交個朋友吧。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7
〖抓住重點段落把長文讀短,短文讀長〗
例如劉明瓊教學《幸福是什么》時,這篇文章很長,她主要采取了抓住“三位青年十年后……”這樣一個重點段落進行教學,使學生能比較快地把握主要內容,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廣東省潮州市楓溪區堤頭小學 章漫潔】
〖師生交流課〗
新理論指導下的新的語文教學,應是這樣的: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自主互動的教學對話;情思飛揚、言語鮮活的在場狀態。這種師生交流課型,為師生創設了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師生在其中交流思想和感情,互相說心里話。這樣的課堂沒有任何說教味,十分親切自然。如教《幸福是什么》一節課時,我一改傳統的“師傳生授”的教學觀,采用師生交流的教學組織形式。課前我先播放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渲染課堂氣氛,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與學生共同交流,許多學生都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我。一位調皮的男學生對我說:“老師,您現在教我們讀書,您覺得幸福嗎?”我聽了莞爾一笑,告訴他:“當然了,看到你們這么聽話,學習這么用功,我真的感到很幸福。”那個男學生聽后似有所悟。通過這樣親切的交談,我發覺師生間的距離很近很近,就像是朋友在互訴心事一樣,絲毫也不造作。
此外,我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文的內容特點等方面,采取其它的課型,如辯論課、生生合作課、演講課等,這樣有助于搞活課堂,培養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彈離跳板,飛向詩的國度──《幸福是什么》一文教學有感
在深入反思幾十年來小語教學的成敗得失之后,肩負著歷史使命的新大綱正式出臺。新大綱既是思想論,又是方法談;既概括,又具體,就許多關鍵問題進行了界定,引導并規范著小語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對于用時最多的閱讀教學,新大綱更是從大綱的高度強調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1、淡化分析,強化積累;
2、以讀為本,加強誦讀;
3、披文入情,重在感悟。真可謂是力戒陳習,抓住根本。
所以,如何貫徹新大綱精神,優化閱讀教學,構建富有時代特色的閱讀教學形態,則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問題。不久前,筆者執教了《幸福是什么》一文,或許是無心插柳之故,課堂上竟氣氛活躍,節奏輕盈,教者鄭重,學者真誠,最后還誕生了若干首不錯的詩,讓人激動不已。
一、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恰當剪裁教學內容,讓教材成為一塊跳板
《幸福是什么》為一篇幅較長的童話,故事生動有趣,通過三個牧童在智慧的女兒引導下尋找到幸福的過程,告訴人們“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別人有益的事情”的這一人生道理。雖然文章主旨明確,但要深切地體會語言、感悟哲理則有一定難度。在寫法上,作者善于布白留空,對于三個牧童分手后十年間的所作所為的描寫極為簡約,僅通過三個牧童的簡單講述來表現。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布白恰好成為學生探索精神盡情展示的平臺。因此,對三個牧童及智慧女兒的幾處語言描寫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語言訓練的焦點,成為了對學生進行想像力和表達力的語言性實踐及體驗生命歷程的關鍵。這樣處理既擺脫了串讀串講串問的陳舊教學模式,又集中了教學內容,長文短教,重敲一處,使教學效益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二、感悟語言,展開想像,實現對課文情感的再創造
在確定教學重點內容之后,圍繞教學目標,便可展開教學全過程。在板書“幸福是什么”這一文題之后,激發學生自由談談對幸福的認識,什么“受到老師表揚、得到同學安慰、向災區兒童獻愛心、心愿實現、畫好了一幅畫”等等,教師依據“過去”“現在”“未來”而分類板書,然后便引導學生進入“幸福是什么”的追求中。在初讀了解課文大意之后,啟發學生帶著“三個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而得到了智慧女兒的贊揚?”“三個牧童十年后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嗎?你怎么知道的?”的問題自能讀書。學生自學自悟后分小組交流,然后再集中探討第一個牧童的幸福歷程。多媒體出示牧童的話:“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也感到幸福。”在反復理解與朗讀后,問:他是怎樣幫助別人的?教師不斷創造情景:遇到一個下肢癱瘓的老大娘,他是怎么做的呢?遇到一個雙目失明的孩子呢?遇到……引導學生不斷地從語言、動作、神態、情感各方面去體驗白衣天使的奉獻歷程,去體驗救死扶傷的神圣與莊嚴,從而真切感受幫助別人而獲得幸福的愉悅。如此炮制,在全方位、多層面地體驗了火車服務員、輪船職員、消防隊員、農民等等的真誠勞動之后,學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的含義。
通過對課文中的精彩語段的研討,實現對人物情感的再創造,既體現了語文本體觀,又體現了學生主體觀,情與景交融,其樂亦融融。
三、情感+語言=詩。實現對課文情理的語言創造,是小語教學的一種境界
詩是語言的精華,激情是點燃語言的火把。凡是有激情澎湃的課堂,就有詩的火花在閃爍。在學生深入地理解幸福的深刻含義之后,教師應關注著學生情感的點燃。要求學生回頭看看黑板上課初留下的種種答案吧,學生提出將“買彩票得大獎”擦掉,我欣然照辦。當學生默然時,我追問:黑板上的這些都是真正的幸福嗎?學生答:有的是兒時的幸福,只不過是在享受幸福;現在的真的是幸福,因為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帶給了朋友、父母、老師以快樂;未來的是心中的夢想,只能期盼著未來再實現啦。在這種情況下,我又板書下“小時候、現在、未來”三個詞語,并告訴他們:“是!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幸福;現在啊,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未來呢?幸福就是你們燦爛的前程!”并要求他們寫出一首詩,當然,孩子們的驚喜是可想而知的!人人都變成了詩人,人人都才華橫溢。下面謹錄取一首,以饗讀者:
幸福是什么
小時候,
幸福是鉆進媽媽懷里撒嬌,
幸福是和爸爸一塊在草地上蹦跳,
幸福是喂只兔子、栽棵小樹,
比一比,看誰跑得快,誰長得高。
現在呀,
幸福是我的習作,幸福是我畫的小貓,
幸福是把心愛的書都獻給陌生的朋友,
幸福是領獎臺上咚咚的心跳,
當然,更幸福的還是爸媽往上翹的嘴角。
未來啊,
幸福是靠勞動獲得的第一筆報酬,
幸福是心中的夢都變成了現實,
幸福是我們都成了顆火熱的太陽,
溫暖別人,也溫暖著自個兒。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8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火眼金睛(辨字組詞)(8分)
牧( 。 ∑觯ā 。 Вā 。 ∶埽ā 。
收( 。 ∏校ā 。 ‘悾ā 。 ∶郏ā 。
二、花落誰家(選字填空)(15分)
密 蜜
( )蜂 秘(。 。ā。┨恰 ∶ā。 【o(。
戴 代 帶
佩( ) (。╊^ 。ā。┍怼 。ā。╊I 愛(。
懇 墾
勤(。 。ā。┣小 ¢_( ) 。ā。┗摹 。ā。┣
三、詞語巧搭配(18分)
( 。 。ā 。 。ā 。
。ā 。┑幕ōh 。ā 。┑墓媚铩 。ā 。┑娜
。ā 。 。ā 。 。ā 。
。ā 。 。ā 。 。ā 。
。ā 。┑亓髦 。ā 。┑亓髦 。ā 。┑睾暗
。ā 。 。ā 。 。ā 。
四、找朋友(請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3分)
詫異──( ) 仍舊──( 。 『圹E──( 。
五、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6分)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b級智能訓練:課外復習與拓展(30分鐘內完成,滿分50分)
六、巧填關聯詞(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并選用所填的兩個關聯詞寫句子)(3分)
1、( )到那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 )告訴你們。
2、他們( 。┲蛔隽艘患∈,( )給別人帶來了多么大的好處!
3、我( )當過消防隊員,( 。┳鲞^花匠。
4、( 。┪医o病人治好了病,使他們恢復了健康,( )我感到很幸福。
5、三個孩子( 。┌讶凼柰,( )把堵泉口的雜物清理了。
所填的關聯詞中選兩個分別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七、添枝加葉(照樣子擴句)(12分)
例:泉水填滿小井。
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滿那口小井。
1、樹葉飄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鳥在唱歌。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太陽放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師教育我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快樂閱讀(25分)
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師、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是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時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1、文中哪一句話能概括全段的主要意思?在這句話下面用“---”標出。(5分)
2、文中哪些話寫了云的“姿態萬千”?用“ ”標出。(5分)
3、文中那些話寫“變化無!?用“~~~”標出。(5分)
4、文中“像奔馬”的后面為什么要用省略號?(10分)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幸福是什么》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讀懂課文。
3、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孩子們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
2、找出三個牧童所說的話,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孩子們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歌曲《幸福在哪里》、生字卡片、多媒體、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板書:幸福。(學生齊讀)關于幸福,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兩個詞語的?(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2.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師隨著樂曲朗誦:是呀,在你們的眼中幸福是兒時手中的泡泡,是與伙伴的嬉戲,是媽媽的香吻,幸福到底是什么?今天讓我們一起探討去“幸福”這個話題。板書:幸福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以自學為主)
1、提出自讀要求:同學默讀課文,結合課文的內容,想一想幸福到底是什么?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及自己的理解回答。
師總結:是呀,(出示智慧女兒的話)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你們現在的義務是什么呢?(學生回答,教師進行及時的鼓勵。)
2、提問:那課文的主人公,三個青年是怎么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呢?(此處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先說哪個青年都可以,教師適當進行引導。)
。1)生:第一個青年通過給病人治病,病人恢復健康多么幸福,他從而感到幫助別人很幸福。
師: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你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嗎?
生1:我是從“弄明白了……因而感到幸福”中體會到的。 (此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談談對這句話的體會。)
師:那你能把自己體會到的這份情感用朗讀表達出來嗎?
生1:有感情朗讀
師:你體會很深刻,讀得很好。
。2)生:第二個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他勤勤懇懇地工作,他覺得自己的勞動沒有白費,對別人有用,所以很幸福。
師:你從哪些句中體會到的?
生1:讀句子“我走了很多地方……所以感到幸福”。(自由讀這句話)
。3)生:第三個青年種地養活了許多人,我是從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你們看,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體會到的。
師:能帶著幸福的感覺讀一下嗎?(男女聲賽讀)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第一個 治病救人
第二個 做過許多有用的事
第三個 耕地 養活了許多人
3、師:現在我們請同學分組來演一演三個青年重逢的這段故事,一會我找同學表演。(學生分組角色扮演,匯報。)
4、師:現在請大家再看一下黑板,大家有沒有發現,三個青年對于幸福的感悟,有一個共同點?是什么呢?(學生回答:勞動)
板書:勞動
5、師:同學們回答的真好: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是智慧女兒對幸福的理解,我們看看下面幾位名人他們是怎么理解幸福的?(出示課件,名人對幸福的感悟)
6、師:看了這些名言,你們有什么感想呢,接下來談談你的幸福觀,你能用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嗎?(學生把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概括成一句話。)
三、理解拓展
師: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學生回答,這個故事有趣,神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師:這個故事就是一篇童話,你們說的就是童話的特點。(出示童話的特點),本篇課文就源于生活像文中的挖水井及三個青年尋找幸福的過程都是生活中可能發生的,而他又高于生活,加入了作者的豐富的想象,那文中那哪些部分是作者幻想出來的呢?誰能讀出相關的段落?(學生找出智慧女兒出現的段落。)
師:很好,這些段落就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等手法編寫出來的。智慧女兒的突然出現和消失使課文內容曲折離奇,讓讀者喜歡閱讀,這就是童話的魅力!
四、作業:請你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編寫一篇童話吧!
五、總結
師:這節課大家表現得都很好,找到了幸福的目標,有一首曲子《幸福在哪里》是這么唱的。(學生聽歌)
出示多媒體課件(本班級學生在家里,在學校里勞動,以及各行各業在工作中的圖片)教師在樂曲中總結:是呀,幸福不是從天而降的,幸福要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得,讓別人得到和擁有幸福,往往就是自己的最大、最長久的幸福。希望大家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創造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