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通用11篇)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及大膽講述的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以及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重難點分析:
重點: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難點:通過觀察比較,大膽地交流關于名字的故事。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小紙片(把幼兒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讓幼兒能分清)分成四行貼在大黑板上;《百家姓》的書;家長采訪錄音《名字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尋找名字,引起興趣。 (用時5分鐘)
提問:請你們猜猜這些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
排,做好標記)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引導幼兒用“我的
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的句子響亮、神氣地來表達)
(二)展開:(用時20分鐘)
1.尋找“姓”的秘密。(用時6分鐘)
提問:這些名字都一樣嗎?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么?你們的姓是
怎么來的?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個字改掉呢,為什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姓嗎?(幼兒舉例,教師出示相應姓氏的卡片,建議以“擂臺賽”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指導語:我們的祖國真大!一共有十幾億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一般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就是姓,大多數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媽媽姓,那么多的姓我們就叫他百家姓。(出示《百家姓》的書) 2.教師講述“名字”的故事。(用時8分鐘)
(1)了解“名字”的組成。
提問:名字共有幾個字?
總結: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第一個字是姓,有的名字都
是有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個字組成的。
(2)教師講述“錢鐘書”名字的故事。
指導語:提起名字,老師想起一個人,他就是錢鐘書。錢鐘書是一個精通
文學、歷史的大學問家。你們知道他為什么叫錢鐘書嗎?
3.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故事。(用時6分鐘) (1)幼兒互相說說自己名字的小故事。
提問:誰知道你們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有什么小秘密嗎?
(2)播放采訪部分家長的錄音。
小結:原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們取名的,無論是取名
的過程,還是名字的變化,都是有一定意義的,都包含著父母、親人對我們的關愛、深情,表達了爸爸媽媽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愿。
(3)啟發幼兒說說自己對家人的美好祝愿,引導幼兒學會感恩。
(三)結束 (用時5分鐘)
1.全班幼兒在一張大紙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簡單裝飾后張貼在活動室門口,讓家長們欣賞幼兒的集體簽名。也可請幼兒當講解員,為更多的家長講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活動反思:
近期我們進入主題活動《不一樣的我》,活動的開展時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并借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這活動就是一個例子。星期一我們上《名字的故事》,在上這節課之前,我發通知請家長把孩子名字的由來寫在紙上再對孩子講一講。因為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義,因此,名字背后還會蘊涵著一個個溫馨的故事。《名字的故事》這一活動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并且感受家庭的溫馨,體會家人對自己寄予的愛和希望,讓他們懂得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第二部分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及其背后的小故事。在活動中第一部分孩子們說的非常踴躍,氣氛非常好;但第二個環節,也是重點部分,卻不怎么理想。只有一小半孩子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和背后的小故事,讓家長幫忙寫在紙條上也只有二三十個,因此造就這尷尬的情況。這是我這個老師工作沒做好,事先對這個活動的意思沒講清楚吧。不過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么作業,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2
活動目標:
⒈認識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后的故事。
⒉大膽講述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祝愿與期望。
活動準備:
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了解“名片”上的信息;寫有幼兒姓名及姓名由來的小紙片。
活動過程:
⒈找找我的名字。
師:猜猜這些寫滿字的小卡片寫的是什么字。
師:這些名字都一樣嗎?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
⒉說說我的名字。
⑴幼兒找出寫有自己名字的小紙片,大聲地念出自己的名字。
⑵請幼兒自由地向同組同伴介紹自己名字的意義,以及爸爸媽媽給自己取名字的小故事。
師:你的爸爸媽媽為什么要給你起這個名字呢?你的名字里藏著什么故事呢?
⑶以擊鼓傳花的形式,請輪到的幼兒說說自己名字的故事。
教師小結:原來爸爸媽媽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們取名字的,每個人的名字里都藏著一個小故事,都是有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祝福。
⒊寫寫我的名字。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彩色紙片,根據老師提供的名字卡片,臨摹或書寫自己的名字。
⒋取個大自然的名字。
師:你有沒有另外的名字?就是小名或別名?為什么要取這個名字?
⑴聯想大自然中什么最能代表自己,(如我的動作很快,就像一陣風,我很愛干凈,就像小花貓)
⑵給自己取一個特別的名字,并告訴同伴自己取名的理由。 活動后記:活動前請幼兒和父母一起把名字的故事寫在小卡片上,活動的時候請幼兒拿好自己的小卡片,說一說自己的名字有什么故事,一部分幼兒能說出自己名字的故事,但是在活動中發現有少數幼兒雖然手里拿了卡片但還是不知道卡片上寫的是什么,可能家長自己寫的時候沒有與孩子說。通過活動大家知道了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故事。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張三李四,因為有了名字這個人類的符號,才有了你、我、他(她)。今天給孩子們上《名字的故事》,在活動前幾天我就布置了任務,讓他們回家去問問自己的爸爸、媽媽,自己名字包含著什么意思,學寫自己的名字,并請家長把自己名字的意思寫在彩色紙上拿到幼兒園。
上課的這一天,孩子們陸陸續續地來了,帶來了一張張寫有自己名字意思的彩色紙。在向孩子講清了自己名字的性是怎么來的等有關問題后,活動進入到高潮——教師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名字所包含的深層含義。因孩子們都早有準備,舉手發言的小朋友很多,讓我們來聽聽我班孩子名字的故事吧!(因個人隱私的原因,在這里,我把孩子們的名字都隱去了)。
幼兒名字意思一:希望小馬兒馳騁千里,志向遠大。
幼兒名字意思二:希望孩子成為有涵養、有學識的人。
幼兒名字意思三:做一個純潔、無暇、美麗的女孩。
幼兒名字意思四:秋天的駿馬。
幼兒名字意思五:希望長大后成為一名科學家,駕駛著飛機飛上天空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幼兒名字意思六:靠海出生,名字帶水,愿他的心胸如大海一樣寬闊,大展宏圖。
幼兒名字意思七:振興祖國、振興中華民族,做一個像陽光一樣燦爛的男孩。
…
看著這些寄托著每一位家長期望的一句句包含深意的句子,讓我想到了自己也是一位母親,自己對女兒也寄予了美好的愿夢。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普天下的父母當有了自己的小寶寶后,頭一條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身體健康、四肢具全。接下來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聰明伶俐,長大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定要超出自己的長輩——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愿望。借這次活動和這篇隨筆,讓我班的每一個孩子長大后都成龍成鳳,這也是每位做教師的最大的心愿。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2.能辨認自己或他人的姓名,對漢字感興趣;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3.感知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通知家長:與孩子談談孩子名字的故事和含義,讓孩子了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及名字里包含著父輩對自己的期望。
2.多媒體照片4張;幼兒、教師名字卡;班級幼兒姓氏卡;《百家姓》錄音;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照片導入,激發幼兒交流自己名字故事的興趣。
引導幼兒自主討論4幅照片的不同寓意,感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祝愿,繼而激起講述自己名字故事的欲望。
二、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或含義,感知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幼兒在交流自己名字故事的同時,在黑板上找出自己名字的位置(第幾行第幾個)。大家一起辨認,文字與含義對應,激發幼兒認識漢字的興趣。
教師根據幼兒學習狀況,適時點評,如:幼兒表述名字位置出現錯誤時,引導幼兒幫忙糾錯;幼兒講述不清時,教師適當介入提醒、修正;及時發現認字的孩子,明確學習方向,樹立學習榜樣,激勵幼兒互相學習,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等。
三、引導幼兒發現名字里的秘密。
1.教師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引導幼兒感知男孩與女孩名字的不同。
2.為教師的名字找位置,進一步強化對序列的正確描述。
3.知道中國姓名中,姓在前名在后。學習用不同的方法統計本組幼兒姓氏的數量、及每個姓氏中同姓的數量。(根據時間靈活調整,可延伸到區角活動中進行)
4.觀察發現姓名中數量的不同,引發復姓。
5.引導幼兒交流討論:關于姓氏的傳承。感知姓氏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中國的傳統是隨爸爸姓。
6.中國姓氏知多少。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有關中國姓氏的興趣。
四、活動延伸(區角活動)。
1.把自己名字的故事畫下來與大家分享。
2.為自己未來的孩子取名字。
3.統計班級上有多少個姓氏;每種姓氏有多少同姓的。
4.認名字大賽,激勵幼兒對漢字感興趣,為幼小銜接做準備。
5.記憶大挑戰——中國姓氏知多少。通過《百家姓》的錄音、文字卡等了解中國姓氏的豐富。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名字的組成,知道自己的姓名的意義與獨特性。
2、感受中國百家姓的多樣性。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大膽說出自己對名字的理解。
活動準備:
寫有幼兒姓名的卡片,并按順序排列成5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尋找姓名的秘密
1、 尋找自己的名字
師:你們看,黑板上有這么多的卡片,你們猜猜上面寫了些什么啊
幼:名字
師:你們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請你們大聲的告訴我,在第幾行第幾個,叫什么名字
幼:……
2、 尋找姓名的特點
師:我們大一班每個小朋友的姓名都是不一樣的,那有誰可以告訴老師,都有哪些不同啊?
幼:字數、姓名組成等
師:原來我們的姓名有三個字的也有兩個字的,有的第一個字一樣,可是后面的又不一樣了
二、尋找姓的特點
1、 了解姓名的組成
師:那姓名中的第一個字我們怎么稱呼他呀?
幼:姓
師:那剩下的是什么啊?
幼:名
2、了解姓氏的特點
師:原來我們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組成的,那你們知道自己的姓是怎么來的嗎?(提示:為什么姓x,yyy為什么姓y)
幼:因為爸爸姓
師:那能用媽媽的姓嗎?
幼:能/不能
師:其實,我們可以用爸爸的姓也可以用媽媽的,不過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是用爸爸的姓的。
可是,老師有個問題了,我們的姓可不可以隨便改啊?
幼:能/不能(提問原因)
師:其實等我們長大成年以后是可以改的,不過很不方便,所以老師覺得盡量是不改我們的姓的
3、 認識其他的姓氏
師:那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的有這么多,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姓啊?看看哪個小朋友知道的姓最多了
幼:金、陳、謝、薛、蘇、許、錢、趙、孫、章……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又知道了這么多的姓。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姓,這些合在一起就是中國的百家姓
三、說說名字的含義
師:我們的姓都是跟著爸爸或者媽媽的姓,不是隨隨便便取出來的,那我們的名字呢?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啊?
幼:……
師:看來,我們的名字都是爸爸媽媽認真思考以后取出來的,都有特殊的意義。那你們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幼:喜歡/不喜歡(提問原因)
師:那我請你們一個個上來拿好自己的名字卡片,然后找一個朋友,跟他講講你的名字的意義
活動反思:
1、在尋找名字特點的這一階段,花了較長的時間,對于名字的字數不同這一區別幼兒始終沒有講出來,作為
教師,應在這個時候進行提問,引出這一區別。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兩個名字,讓幼兒說出不同。
2、對于姓是跟父親還是母親這一敏感話題停留時間過長。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情與手勢語的運用不夠,比較生硬。
4、對于幼兒回答的反饋不夠,對于幼兒的回答可以有意識的進行表揚,活躍幼兒的思維。
5、在本次教學完成后,可以出示百家姓,作為活動延伸,使得整個活動更為完整。
小百科:姓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還有小名、別名、綽號、乳名等。廣義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團體的名稱;狹義的姓名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為名和字的合稱。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今合稱“名字”,則指姓名或名。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6
設計思路:
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尊和自信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對于即將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本設計以引導幼兒了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為切入點,以蘊含著對寶寶美好祝愿的照片為媒介展開活動,通過大膽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準確說出名字的位置,意在提高幼兒正確表述空間方位的能力;通過尋找班級中姓氏的數量及同姓人,學習統計的不同方法及感知中國姓氏的豐富多樣;通過對自己和他人名字的探索,激發幼兒關心同伴及對認識漢字的興趣,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活動以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輔以教師的引導、提升,幫助孩子樹立我能干、我能行的自強自立精神。
活動目標:
1.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2.能辨認自己或他人的姓名,對漢字感興趣;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3.感知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通知家長:與孩子談談孩子名字的故事和含義,讓孩子了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及名字里包含著父輩對自己的期望。
2.多媒體照片4張;幼兒、教師名字卡;班級幼兒姓氏卡;《百家姓》錄音;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照片導入,激發幼兒交流自己名字故事的興趣。
引導幼兒自主討論4幅照片的不同寓意,感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祝愿,繼而激起講述自己名字故事的欲望。
二、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或含義,感知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幼兒在交流自己名字故事的同時,在黑板上找出自己名字的位置(第幾行第幾個)。大家一起辨認,文字與含義對應,激發幼兒認識漢字的興趣。
教師根據幼兒學習狀況,適時點評,如:幼兒表述名字位置出現錯誤時,引導幼兒幫忙糾錯;幼兒講述不清時,教師適當介入提醒、修正;及時發現認字的孩子,明確學習方向,樹立學習榜樣,激勵幼兒互相學習,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等。
三、引導幼兒發現名字里的秘密。
1.教師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引導幼兒感知男孩與女孩名字的不同。
2.為教師的名字找位置,進一步強化對序列的正確描述。
3.知道中國姓名中,姓在前名在后。學習用不同的方法統計本組幼兒姓氏的數量、及每個姓氏中同姓的數量。(根據時間靈活調整,可延伸到區角活動中進行)
4.觀察發現姓名中數量的不同,引發復姓。
5.引導幼兒交流討論:關于姓氏的傳承。感知姓氏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中國的傳統是隨爸爸姓。
6.中國姓氏知多少。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有關中國姓氏的興趣。
四、 活動延伸(區角活動)。
1. 把自己名字的故事畫下來與大家分享。
2.為自己未來的孩子取名字。
3. 統計班級上有多少個姓氏;每種姓氏有多少同姓的。
4. 認名字大賽,激勵幼兒對漢字感興趣,為幼小銜接做準備。
5.記憶大挑戰——中國姓氏知多少。通過《百家姓》的錄音、文字卡等了解中國姓氏的豐富。
活動反思:
幼兒對自己的名字有著很深的好奇心,對于名字后面的秘密也急于進行探索,因此,對此我注意了以下方面的提升:
1.照片寓意的提升:媽媽將祝福寄托在孩子的名字里,如甜甜、樂樂、大偉等,那你們的名字里藏著怎樣的故事呢?(照片與名字故事的結合,而不是脫節。)
2.介紹自己名字的故事后,引導感知男孩、女孩名字的不同(借助自己名字)。可在區角里為自己未來的孩子取名字,或者將自己名字的故事畫出來與大家分享。
3.幼兒講自己名字的故事后,教師要結合故事、名字,加深對漢字的認識(不認識的會關注看教師提醒激發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始終保持對名字秘密的探索興趣,找出其中蘊含的社會、文化知識,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7
學期我們大班進入第一個主題活動《不一樣的我》,活動在開展時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并借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這活動就是一個例子。
星期四我們上了社會課《名字的故事》,在上這節課之前,我發短信請家長把孩子名字的由來寫在紙上再對孩子講一講。因為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也是最長用到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義,因此,名字背后還會蘊涵著一個個溫馨的故事。
《名字的故事》這一活動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并且感受家庭的溫馨,體會家人對自己寄予的愛和希望,讓他們懂得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
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孩子們都積極參加,主動舉手,能認識自己的名字,也能大聲的朗讀出自己的名字,部分幼兒還能正確的書寫自己的名字,很了不起哦。在這環節中,我還讓幼兒進行了名字聯想,想象一下你的名字像什么?并能給你的名字添畫,讓名字看起來與眾不同。第二部分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及其背后的小故事,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們都知道自己名字的故事和含義,這多虧了家長朋友們的配合,在前一天都已經把孩子名字的故事和含義告訴了幼兒,才使得幼兒都知道自己的名字故事及含義,這個環節很順利的進行著。在孩子們的回答中發現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很高,也很寶貝自己的孩子,例如:王琦玥:琦,石頭;玥,珠子。王琦玥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陳欣怡:欣怡,快樂的意思。陳欣怡的爸爸媽媽希望她能在快快樂樂的時光中漸漸長大。在這些孩子的名字里,我讀懂了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愛,在聽了自己名字的故事含義后,孩子們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他們的懂事、天真,真是為這個冬日添上了一抹陽光。第三部分讓孩子在給自己取一個小名。在活動中孩子們說的非常踴躍,氣氛非常好;有些孩子本身爸爸媽媽都已經取好了小名,還有些孩子們沒有小名,那我們就現場幫這些孩子們取小名;例如:陳,楊楊;王,玥玥;齊,夢夢。顧名思義,我們都是拿孩子名字的最后一個字來取小名的,這樣的小名好記還好聽,有沒有改變爸爸媽媽對孩子名字的意思。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么作業,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氣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
活動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始終保持對名字秘密的探索興趣,找出其中蘊含的社會、文化知識,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8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
2.感知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二、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及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卡片。
三、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談話導入
師:請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嬰兒哭聲的聲音)
師:對,這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的哭聲,隨著這一生清脆的哭聲的到來,一個新的小生命就來到了這個多彩的世界。接下來爸爸媽媽就要開始給他干什么呢?
幼:起名字。
師:對,就像咱們小朋友一樣,爸爸媽媽也都給你們起了好聽的名字。那你們認識自己的名字嗎?如果把所有小朋友的名字寫在一起,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嗎?(能)
(二)找找我的名字
1.師:瞧,這里有我們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你的名字在哪里?
(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標記)
2.師: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
3.這些名字都一樣嗎?
老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名字是每個人特有的,誰的名字就代表了誰。
(三)尋找姓的秘密
1.認識了解名字中的第一個字,知道這就是姓。
2.提問:你們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是什么意思嗎?你為什么姓x?你家里還有誰姓x,你的姓氏和爸爸一樣還是和媽媽一樣?爸爸姓什么?爺爺姓什么?
3.討論,自己的姓可以改掉嗎?請幼兒嘗試說出自己的理由。
4.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姓和名,
教師總結:我們中國的姓氏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我們都是隨爸爸的姓,也有少數跟媽媽姓的。
5.說一說班內有哪些姓。請幼兒找出班內同姓的幼兒有幾個,并把他們喊出來。
小結:我們中國的姓氏非常非常的多,有一個字的姓,也有兩個字的姓,還有一種關于姓氏的書,叫《百家姓》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有機會可以跟家長一起看一看這本書。
(四)說說我的名字
1.師:“你們知道了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那你們知道你們的名字是誰起的嗎?為什么會給你起這樣的名字?
2.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名字的故事,同時說一說有幾個名字。
小結:有的小朋友有兩個名字,有姓氏的那個名字就叫大名,也叫學名,沒有姓氏的名字就叫小名。小名一般是長輩或是最親的人叫的名字,不管是大名還是小名都不是爸爸媽媽隨隨便便給我們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你們的期望,和對你們美好的祝愿。
3.提問:如果現在你們的爸爸媽媽在這里,你們想對爸爸媽媽說一句什么話?應該怎么做呢?
小結:如果他們聽到一定會很高興的,老師聽了也很感動,知道你們長大了,但是你們說的這些能做到嗎?那就給自己加油、鼓掌吧。
4.選出班內聽、最獨特的名字。
(1)師:剛才小朋友介紹了自己名字的故事,現在我們來聽一聽這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叫起來感覺一樣嗎?有什么感覺?(男孩名字和女孩名字)
小結:男孩名字比較響亮,感覺很強壯、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較美、文雅、感覺很溫馨。
(2)請你們想一想,你覺得我們班誰的名字聽呢?
請一幼兒回答后,全體幼兒大聲喊出來。小結:老師覺得你們每個人的名字到挺好聽的。
(3)師:發現這節課小朋友表現都很好,回答問題也很積極。現在我們來放松一下,做個游戲好不好。(好)剛才有的小朋友講了名字的故事,還有的小朋友沒有講,老師很想知道他們的名字的故事,你們想不想知道?(想)
(4)玩游戲——擊鼓傳花,并介紹游戲玩法。
師:“那我們就玩“擊鼓傳花”的游戲,鼓聲向起開始依次傳花,鼓聲停止,花在誰的手里誰就將自己名字的故事講一下。
(五)幼兒玩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9
設計意圖: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名字。為什么會有這個名字?名字里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名字的含義是什么呢?為了跟孩子們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我特意為孩子們設計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活動《名字的故事》。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清晰的語言講述有關名字的故事。
2. 嘗試運用圖畫等方式表述有關名字的含義。
活動準備:
1. 事先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2. 寫有班級幼兒名字的卡片。
3. 圖畫紙、記號筆、蠟筆等。
活動步驟:
一、 名字大比拼
1. 點名游戲。教師點幼兒的名字,幼兒響亮地回答,感受點自己名字的自豪。
2. 名字大比拼。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名字,誰知道我們班一共有多少個名字呀?這些名字你都能記住嗎?誰來說一說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比一比那個小朋友記住的名字最多?
二、 我的名字有故事
1. 分發卡片,請幾位幼兒猜猜自己拿到的名字有什么故事。
誰來猜猜看,你手里的名片上這個小伙伴的名字有什么故事?
被踩到的小朋友不要說話哦,這可是你的秘密,現在可別說出來,一會兒啊,再讓大家大吃一驚好嗎?
2. 名字的故事真有趣。小朋友們才出的名字的故事對不對呢?你們都捂著嘴巴開心地笑呢!那就請你來說說看,你到底為什么叫這個名字,把有趣的故事告訴大家。
3. 幼兒分頭去找手里的卡片上的小朋友,互相去聽一聽他們名字的故事。被找到的幼兒為同伴講述自己名字的故事。提醒幼兒仔細傾聽同伴的講述。
三、 誰的名字最有趣
1. 引導幼兒講述剛才聽到的名字的故事。
2. 繪畫“名字的故事”。每個小朋友的名字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可太好聽了,如果能辦成一個名字展覽會,那該多好啊,這樣來我們班上的做客的客人都能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名字了!所以,我們一起來把剛才聽到的關于名字的故事畫下來,可以花自己的,也可以畫覺得最有趣的名字故事哦嗎!
3. 幼兒繪畫作品展覽。
延伸活動:在班級開辟一個“名字的故事”展覽叫,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同時可也已將“名字的故事”的對象跨達到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了解更多有關名字的知識。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10
一、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他們非常需要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的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教育活動"名字的故事",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名字也是區別于他人的一個方面,但對于自己的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幼兒了解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我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認識名字的機會。在活動前我們請家長與孩子談談孩子名字的含義和故事,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大膽的交流表達,讓幼兒了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以及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地交流關于姓名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體會爸媽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
2.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并請部分家長下下來。
2.寫有幼兒名字的小紙片(把幼兒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讓幼兒能分清)貼在大黑板上。
四、活動過程
一、打招呼,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再用獨特的方式打招呼
二、尋找名字的秘密
1.請你們猜猜這些寫滿字的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字?(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標記)
2.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這些名字都一樣嗎?(感受名字的獨特)
總結:原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大部分名字是由兩個字組成的,還有小部分人的名字是2個或4個字。
三、尋找姓的秘密
1.我們的名字又叫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姓名中的第一個字是什么?(姓),找出自己的姓貼在胸前,相互觀察一下,你們的姓一樣嗎?一樣的就叫是同姓,在好多年前可能是一家人,可以擁抱一下。
2.你為什么姓這個姓?(因為爸爸姓什么寶寶就姓什么),老師姓衣,你們猜猜我的爸爸姓什么?
3.除了這些姓,你知道有哪些姓嗎?姓不一定都是一個字,還有兩個字的姓,我們叫她復姓。(如,諸葛、上官等)
4.教師總結: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0幾億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你想了解更多的姓,可以看《百家姓》的這本書。
四、說說我的名字
1.你們的姓是跟爸爸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都有小秘密,你知道你名字的含義嗎?請小朋友找出自己的名字貼在胸前,跟自己的名字在一起。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或起名字時的小故事。
(1)請小朋友說自己名字的含義。
(2)猜說老師名字的含義。
(3)通過家長寫下愛心卡片,了解幼兒名字的含義。
小結:原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們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愿。
五、延伸
1.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2.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么叫你?
3.你愿意為朋友取一個即特別又好聽的名字嗎?
大班社會《名字的故事》 篇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2、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及大膽講述的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以及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活動重點:
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活動難點:
通過觀察比較,大膽地交流關于名字的故事。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小紙片(把幼兒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讓幼兒能分清)分成四行貼在大黑板上;《百家姓》的書;家長采訪錄音《名字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尋找名字,引起興趣。(用時5分鐘)
提問:請你們猜猜這些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排,做好標記)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引導幼兒用“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的句子響亮、神氣地來表達)
二、展開:(用時20分鐘)
1、尋找“姓”的秘密。(用時6分鐘)
提問:這些名字都一樣嗎?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么?你們的姓是
怎么來的?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個字改掉呢,為什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姓嗎?(幼兒舉例,教師出示相應姓氏的卡片,建議以“擂臺賽”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2、教師講述“名字”的故事。(用時8分鐘)
(1)了解“名字”的組成。
提問:名字共有幾個字?
總結: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第一個字是姓,有的名字都是有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4個字組成的。
(2)教師講述“錢鐘書”名字的故事。
3、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故事。(用時6分鐘)
(1)幼兒互相說說自己名字的小故事。
提問:誰知道你們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有什么小秘密嗎?
(2)播放采訪部分家長的錄音。
小結:原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們取名的,無論是取名的過程,還是名字的變化,都是有一定意義的,都包含著父母、親人對我們的關愛、深情,表達了爸爸媽媽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愿。
(3)啟發幼兒說說自己對家人的美好祝愿,引導幼兒學會感恩。
三、結束 (用時5分鐘)
全班幼兒在一張大紙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簡單裝飾后張貼在活動室門口,讓家長們欣賞幼兒的集體簽名。也可請幼兒當講解員,為更多的家長講述自己名字的故事。
活動反思:
近期我們進入主題活動《不一樣的我》,活動的開展時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并借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這活動就是一個例子。星期一我們上《名字的故事》,在上這節課之前,我發通知請家長把孩子名字的由來寫在紙上再對孩子講一講。
因為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義,因此,名字背后還會蘊涵著一個個溫馨的故事。《名字的故事》這一活動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并且感受家庭的溫馨,體會家人對自己寄予的愛和希望,讓他們懂得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讓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第二部分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及其背后的小故事。在活動中第一部分孩子們說的非常踴躍,氣氛非常好;但第二個環節,也是重點部分,卻不怎么理想。只有一小半孩子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和背后的小故事,讓家長幫忙寫在紙條上也只有二三十個,因此造就這尷尬的情況。這是我這個老師工作沒做好,事先對這個活動的意思沒講清楚吧。不過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么作業,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