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讓誰先吃好呢?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動物某一特征進行排序,并嘗試在數石頭的游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
2、通過排序和復合分類來促進大班幼兒思維活躍性,以及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動物圖片、記錄卡、鉛筆橡皮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出示ppt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后說出動物的特征和名稱
——長耳朵小兔、大嘴巴鱷魚、高個子長頸鹿、長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
毛毛蟲
2、了解桃子的主要特征。
——(點擊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桃子的形狀、色彩、味道
師:長耳朵兔子、長尾巴猴子、高個子長頸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鱷魚、小毛
毛蟲和我們一樣,看到這個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
子。
二、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師:究竟讓誰先吃好呢?(關鍵提問)
(一)幼兒分組合作對動物圖片進行按某一特征分類。
1、了解幼兒根據動物特征分類、排序的情況(身高、尾巴、耳朵……)
2、請幼兒介紹自己一組是按何特征進行排序的,老師利用ppt演示。
(二)利用數石頭游戲,比出動物間的輕重關系。(難點)
1、師:誰會要求比體重? 那體重得怎么稱。坑檬裁春棉k法呢?(蹺蹺板)
2、師:兩個人玩蹺蹺板時,一個蹺得高,一個蹺得低,想一想,蹺得高的表示
重還是輕呢?蹺得低呢?如果蹺蹺板是平的,又說明什么呢?
3、師:用蹺蹺板怎么稱出動物們的重量呢?(一邊坐小動物,一邊放上石頭)
怎么比出誰重、誰輕呢?(只要數一數石頭的數量就可以了)
4、(出示動物比重圖)瞧,小動物們找來了許多一樣大、一樣重的石頭,爭先恐后的坐到蹺蹺板上,忙著稱自己的體重?墒撬鼈兠咳艘粋蹺蹺板,誰都沒法互相數一數。為了公平起見,等會兒,我們來幫它們數數每人稱出了幾塊石頭的重量。數的時候,既不要漏數,也不要重復數,數完了就馬上把石頭的數量記在方格里。再根據石頭從多到少給動物排排隊。
5、幼兒根據動物比重圖進行數石頭排排隊的記錄活動。
6、驗證幼兒的數數和排隊情況,確定按體重排的順序。
(三)按動物的高矮、大小、長短、輕重,進行新一輪的排序。
1、“不行,這時候毛毛蟲提出了意見。你們猜猜毛毛蟲會說什么”
2、“這個桃子應該我先吃!”師:“毛毛蟲為什么會這么說”
3、師(出示排序圖):咦,比誰最高,長頸鹿是第一名;比誰的嘴巴最大時,鱷魚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長、尾巴最長時,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誰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蟲排序圖)現在,要論誰的個子最小,毛毛蟲是第一;比誰的嘴巴最小,毛毛蟲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動物,毛毛蟲還是第一名,要說尾巴最短的,毛毛蟲又是第一名;誰的體重最輕,第一名不還是毛毛蟲嘛!
4、師: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