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運動會》教學設計(通用3篇)
《動物運動會》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認識動物及其運動方式的多樣性.通過播放動物運動的片斷,引導學生認識動物及其運動方式,為活動3做鋪墊,運用游戲性較強的活動方式,可幫助學生把已有的零散的認識梳理總結,上升為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從多種途徑觀察到動物的運動方式.
2.能夠通過感官和全身的活動,感知并模仿某種動物運動的主要方式.
3.能用圖和文字的形式記錄并觀察結果.
4.能夠歸納出動物的多種運動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對觀察,模仿動物的各種運動方式感興趣.
2.能夠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紛繁復雜.
三,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周圍常見動物的名稱.
2.能找出運動方式相似的動物的共同特征.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1.開始意識到自然界的物質都在不同的運動和變化.
2.能發現動物的身體某些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并與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指導學生認識動物及其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2.引導學生總結運動方式相似的動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課堂討論交流的互動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設備
課時建議: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去動物王國看一看,請大家張開想像的翅膀,閉上眼睛,飛呀飛,大家飛過浩瀚的大海,飛過巍巍的群山,飛過茫茫的田野,飛過綠綠的草地,來到了動物王國.請大家看大屏幕.
播放動物運動的課件.
教師:同學們,請大家根據所播放的視頻想一想,那些動物天上飛 那些動物地上爬 那些動物路上跑 那些動物水中游
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
教師: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動物的運動.
(二)新課教學
◆活動1:觀察,模仿動物的運動
1.觀察動物運動
教師:同學們,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動物,你知道動物怎樣運動嗎 舉例說說,誰能說說書上的動物是怎樣運動的
學生討論,舉手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通過哪些途徑可以觀察到動物的運動 請在書上第四頁寫出你的做法
學生記錄并且回答.
2.模仿動物運動
教師:大家說得非常好,那么請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模仿一下他們是怎樣運動的.這里我提示一下:在模仿時,注意感覺自己身體哪個部位用力大
學生開始模仿表演,教師適當評價.
3.【分組活動】比一比,誰模仿得更準確
教師:現在我們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再模仿一下你所感興趣的動物是怎樣運動的,請小組成員把每個同學的模仿情況記錄在書上第五頁下表中,評出你們小組的超級模仿秀.
小組活動,評出超級模仿秀.
全班交流討論,統計出全班同學模仿動物的數量,發現動物有多少種不同的運動方式,將結果記錄到第六頁上面的方格中.
◆活動2:報名參加運動會
1.填寫學生運動會報名表
教師:讓我們回憶一下校運會的情景,想一想,運動會上都有哪些運動項目呀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我們來填一下第六頁學生運動會報名表.
學生填寫運動會報名表.
2.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
教師:大家都有參加運動會的經驗,現在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幫助它們報名吧.首先各小組討論確定一下動物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小組討論,確定動物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教師:請同學們按照動物的運動方式,分析動物適合參加的比賽項目,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提示:有的動物擅長2項,不要忘記填寫!
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
3.課后查詢:每項參賽動物的運動速度,最長運動距離.
板書設計:
第二課 動物運動會
活動1:觀察,模仿動物的運動
1.觀察動物運動
2.模仿動物運動
3.【分組活動】比一比,誰模仿得更準確
活動2:報名參加運動會
1.填寫學生運動會報名表
2.填寫動物運動會報名表
3.課后查詢: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教師: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上節課講了些什么內容呀 請舉手回答,看誰回答的準確.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上節課我們已經為動物報名參加運動會了,這節課我們就接著上節課的內容,繼續學習.
(二)新課教學
教師:現在我們翻開書第六頁,看已經填好的動物運動會報名表,小組內討論一下報名結果是否合理,陳述報名理由.
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上節課,我留了一個作業,就是查詢每項參賽動物的運動速度,最長運動距離.下面,大家根據查詢結果預測一下"在每個項目中,哪種動物能得冠軍呢 "
學生回答.
教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參加相同項目的動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呀
學生思考并討論.
教師:好,我給大家一點提示,參加飛行比賽的動物,它們身體哪一部分比較發達呀 其他各組動物又如何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
(擅長跳躍的動物后肢比較發達,擅長游泳的動物身體多為流線形,身體表面光滑.)
◆活動3:按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1.欣賞課件
教師:我們欣賞一下動物運動的課件.
師生共同觀賞課件.
教師:從課件中我們知道這是按照什么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的呀
學生回答.(運動方式)
2.小組討論
教師:除了按照運動方式對動物進行分類以外,還能有哪些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并把你們的分類標準和結果記錄下來.比1比,哪個小組的分類方法多 哪個小組分得細
學生活動:思考分類標準并把結果記錄在第七頁的動物分類記錄卡上.
匯報結果.
3.閱讀科學在線
指導學生閱讀科學在線.
板書設計:
第二課 動物運動會
活動2:報名參加運動會
1.說一說參加相同項目的動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活動3:按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1.欣賞課件
2.小組討論
3.閱讀科學在線
《動物運動會》教學設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體育鍛煉能使其身體各部位器官、系統的功能以及各種身體素質和身體活動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使幼兒的體質不斷增強。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激發幼兒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手段,其內容和形式與幼兒生理特征緊密聯系,它的娛樂性和競技性能夠滿足幼兒個性心理需要,它對幼兒生長發育、心身健康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起到積極作用。
本次活動圍繞“動物王國”主題,創設了“動物運動會”游戲情境,目的在與在游戲中幫助幼兒了解幾種小動物的特點,樂于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集體參與集體競賽活動,體驗合作的愉快。為了達成這兩個目標我首先組織孩子們對每種動作所擅長的運動項目進行討論,總結出每種動物動作要領后,帶領幼兒進行集體練習。然后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所喜歡的動物,可愛的小兔都是女孩子選擇,選擇小猴的小朋友剛開始只有兩個,于是我告訴他們: “這次運動會每個比賽項目都設一、二、三名。”聽我這么一說從螃蟹隊中走出了五六名孩子參加小猴爬比賽。然后分角色在輕松自由的游戲情景中練習,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最后進行了比賽,還對榮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孩子進行頒獎,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
活動目標:
1.學習快速側步行走,動作的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2.能大膽、積極選擇扮演的小動物,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游戲。
3.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墊子、平衡木、橡皮筋、沙袋若干、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模仿小動物入場,做小動物模仿操。
2.幼兒聽信號快速反應走。
游戲“1、2、3”看誰反應快:聽到1往左走,聽到2往右走,聽到3停住。游戲2—3遍。
二、基本部分
1.學習側步行走。
(1)請幼兒說一說什么小動物愛側步走?請幼兒模仿“螃蟹側行“的動作,其他幼兒觀察。
(2)請幼兒說一說該動作的動作要領,幼兒再次體驗動作。
(3)游戲:螃蟹1、2、3.
2.游戲:小動物運動會。
小動物在森林里要舉行“運糧”比賽的運動會,螃蟹、小兔、小猴、小狗它們都來參加。它們要爬過草地,走過獨木橋,鉆過山洞,最后將糧食運到目的地。你們也想去參加嗎?請幼兒選擇自己扮演的動物。
(1)交代游戲規則。
小朋友要學自己扮演的小動物走路的樣子:螃蟹是側步行走,小兔是跳,小猴是手腳著地爬,小狗是跑。小動物將糧食運到目的地后,趕緊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個小朋友才可以出發。
(2)教師示范,幼兒練習。
(3)幼兒比賽。
(4)教師講評。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分組進行腰背及下肢放松活動。
(2)小動物們帶著自己的食物回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目標的制定較為清晰恰當,符合《綱要》的要求,并且目標基本完成,環節設計也層層遞進,游戲中幼兒態度積極,情緒良好,在新授側步行走時,教師親自示范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接著進行側步行走專項比賽,如此突出活動的重點,大部分孩子均能充分掌握側步行走的動作要領。另外,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是以孩子為本,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扮演參加比賽,這一環節中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讓能力不同、水平不同的孩子都有一個選擇權,滿足孩子的不同需要同時遵循了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的原則,但是如果能讓幼兒交換一下自己扮演的小動物,并且用小動物們的動作、行動來表現每種動物的特征,通過扮演不同的小動物進行比賽,取得成功的喜悅,也許更能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需改進之處:
1.熱身活動時間短,幼兒沒有完全熱身。在學習新的動作技能時,時間較少,部分幼兒還未能正確掌握動作要領,而游戲環節所花時間較多,造成幼兒運動負荷過大。因此,今后要注意把握好幼兒的運動量并多加注意安全問題。
2.幼兒在練習時,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同時基于活動設計的目標,對幼兒的表達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支持和引導。
《動物運動會》教學設計 篇3
一、設計意圖:序數是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一個事物對于另一個事物的相對位置或相對大小。對中班幼兒提出了“會用數詞描述事物的順序和位置”的目標要求。研究表明,我國5歲兒童在序數概念的發展上并不理想,這種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與兒童的生活經驗有關,兒童在生活中接觸序數的機會可能少于接觸基數的機會。我嘗試用游戲的形式,將認識5以內的序數設計成“動物運動會”的游戲情節,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并能為以后學習10以內的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目的1.理解序數的含義,能用序數詞正確表示5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2.從不同的方向(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判定某一物體所處的位置,初步理解物體的排列位置因起始方向的變化而不同。三、活動準備“動物運動會”課件、小動物圖片若干、房子圖卡、幼兒操作卡四、活動過程(一)以“小動物參加運動會”引入活動,引導幼兒復習5以內的數。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運動會嗎?幼兒1:知道,就是比賽幼兒2:有賽跑、游泳、打球幼兒3:還要評出冠軍什么的。師: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要開運動會,(出示小動物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來了幾只小動物?它們是誰?幼:有獅子、小羊、兔子、牛、豬,一共五只小動物。(孩子們運動會還是比較熟悉的,可是老師這個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孩子們諸多的討論。孩子們對動物運動會的話題比較感興趣,注意力一下就集中過來,并且很快數出動物的數量)(二)游戲:“小動物排隊”,教師引導幼兒用序數詞正確表述物體在數列中的位置。師:五只小動物很快排好了隊伍,(出示圖片2)請小朋友說說小豬排在哪里?幼兒1:小豬排在第四。師:你是怎么數的?(請這名幼兒示范點數)(教師提問各種動物排在哪里?)師:你們對小豬排在哪里有不同意見的嗎?幼兒2:排在第二師:你也來數數怎么是第二呢?(請這名幼兒示范點數)(讓幼兒掌握序數詞是本環節的重點,教師的提問是小動物排在哪里而不是排在第幾,能較好的達成目標一。從幼兒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兒對序數的掌握是比較清楚的,能很快說出每種動物所處的位置。教師拋出問題“還有什么不同意見?”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同一種動物會有不同的排列位置,引出下個環節。)(三)引導幼兒初步理解物體的排列位置因起始方向的變化而不同。師:為什么小豬一會兒是排在第四一會兒又排在第二了呢?幼兒1:第四是從這邊數起的(中班孩子還分不大清楚左右),第二是從另外一邊數的。幼兒2:從不同邊數第幾就不一樣了。師小結:判斷一個物體所處的位置時,由于方向的不同,物體所處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相對性問題在序數的判定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也是幼兒學習序數中的難點問題。本環節通過讓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孩子們很快明白了數排列變化的問題。)(四)以“比賽開始了”(出示圖片3)復習判斷5以內物體所處的位置。師:小動物們開始比賽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比賽什么項目?幼兒1:是賽跑啊師:請小朋友們來說說ⅹⅹ動物排在第幾,從哪開始數的?(本環節讓幼兒根據上面所學的經驗,從不同的方向數出動物的排列次序)(五)幼兒操作活動,復習5以內的序數,進一步理解序數的含義。(1)出示房子圖卡,認識小動物的新家,根據小動物身上的數字把小動物送到相應的樓層。(2)“快樂的郊游”,根據提示畫出動物的相應位置。(3)“找一找,連一連”,根據兩次動物排隊的次序,按要求寫出動物每次的各是第幾位。五、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學會了5之內的單向序數,初步建立了序數的概念,并且能按從左到右和從右到左的順序進行點數,為今后學習不同的方位序數奠定了基礎,也為幼兒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準了坐標。整節活動環節安排比較合理,,思路也比較清楚,幼兒所學效果較好。具體體現在:(一)關注幼兒對序數詞的掌握。序數詞的掌握是序數教學的重點,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能關注幼兒是否已經正確掌握序數詞,借助直觀教具進行講解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數的含義,能用序數詞正確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二)滲透物體排列位置的相對性問題。相對性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是一個重要的數量關系,在序數判定中,即物體排列的位置不變,但對其所處位置的判定會因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變。在本次活動活動中,教師能用很自然的問題“為什么小豬的位置有的小朋友說是在第二,而有的小朋友說是第四呢?”引發幼兒思考、討論,讓幼兒初步理解從不同的方向點數,其結果是不同的。(三)注重通過操作和游戲進行學習與鞏固。學習序數不僅要讓幼兒掌握序數詞,而且應注重讓幼兒在積極操作的過程中,構建初步的數概念,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小動物運動會”的游戲情節,先出示五只小動物,在幼兒點數數量的基礎上說說“什么小動物排在哪里?”讓幼兒學習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說出某個動物在整排動物中的序數;接著出示動物比賽的圖片,讓幼兒說說哪只動物站在哪條跑道,幫助幼兒利用剛學的有關對序數的認識解決新的問題;最后讓幼兒操作練習,按幼兒能力不同分成三組,投放難度不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鞏固對序數的認識。(四)應用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深奧的序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為生動有趣的教學軟件,整個活動以小動物運動會的形式,貫穿始終。每當電腦顯示小動物參加比賽的畫面,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欲望,同時電腦又以不同的聲音來判斷幼兒回答的正確與錯誤,有聲有色,情景交融,優化了教學情境不足之處:1.生活即課堂,可以將幼兒學到的知識經驗應用到幼兒的生活當中,如可增加幼兒排隊的環節,讓幼兒說說自己排列的位置。2.整個活動的信息量不是很飽滿,活動時間偏短,可以增加幼兒操作練習的機會,讓每個幼兒嘗試做各種難度的練習。3.注意避免活動中的無效提問。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提問很重要,通過提問可以激發幼兒思維的積極性。但是在活動一開始,教師的導入就顯得有點走過場,“你們知道什么是運動會嗎?”,屬于與目標無關的無效提問,沒有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集中教育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