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洗手帕》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參與節奏樂的興趣及大家合作成功的快樂。
2、 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現樂曲的強弱,并能運用樂器合拍地進行演奏。
3、初步掌握演奏樂曲的重音、輕音及合奏部分。
活動準備:
1、節奏譜一張。2、鈴鼓、三角鐵、雙響筒、椅子、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 體驗勞動的樂趣
1、老師:“上次在學雷鋒做好事時,我們班的小朋友幫助幼兒園把沒有用的雜草拔掉,今天這里的椅子也有點臟了,需要小朋友幫忙擦干凈,你們能做到嗎?” 2、擦完后提問:剛才你們做了一件什么事?心里感覺怎么樣?椅子擦完后毛巾很臟你們怎樣洗?毛巾洗干凈后要怎樣做?
二、引出歌曲《洗手帕》,并復習。
1、復習歌曲并出示圖譜。
老師:我們在上節課學了一首歌,是告訴我們怎樣洗手帕的,現在我們用歌聲把他唱出來吧。
2、復習音樂特點后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老師:“小朋友,這是一首什么音樂呀?”“誰來告訴我,這首曲子可分為幾句?”“這三句音樂一樣嗎?哪里是一樣的,哪里不一樣?”“你感覺第一、第三句的音樂怎么樣?是重音還是弱音?你覺得用身體動作可以怎樣打節奏?第二句的音樂怎么樣?”是重音還是弱音?你覺得用身體動作可以怎樣打節奏(教師哼曲調。)3、再次聽琴聲做律動。4、老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告訴老師,你們剛才都拍了哪些節奏型呀?”引導幼兒說出剛才拍過的節奏,再出示節奏型。三、提供樂器讓幼兒練習節奏。1、老師:“小朋友拍得真好。你們想不想跟小樂器來玩一玩呀?老師這里有三種樂器”“我們就把小朋友剛才想的節奏用樂器來伴奏。”2、給每段句子配樂器。
老師:“第一句,你們覺得配什么樂器好呢?(重音的、大力的)
“第二句又配什么樂器呢?(輕音、小力的)
“第三句你們說配什么樂器最合適?(重音的、用力的)
3、引導幼兒找出齊奏的地方。
老師:“你們的小眼睛有沒有發現有幾個地方一定要全班小朋友齊心協力的合奏才能使整首樂曲更好聽?”(解決合奏問題)
4、老師把樂器的標志全部貼上圖譜后請每一組的小朋友出來拿樂器。
老師:“請剛才貼標志的三個小朋友站在你剛才選的樂器前面,請各個小組的小朋友出來拿樂器。”
5、看老師指揮演奏兩次。
6、交換樂器演奏兩次
四、情感升華,結束。
學雷鋒出了幫組幼兒園除草、搽椅子外,你們平時還做過什么好事?做了好事后心里感覺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