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吃苦頭的狐貍》
一、設計意圖 本活動欣賞音樂《山王宮殿》,這首樂曲節奏由慢到快,旋律由低沉到高亢。活動通過《母雞蘿斯去散步》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欣賞樂曲,將其還原成動動作與情節,從而感受并體驗樂曲旋律與節奏。二、活動目標1、感知并區分音樂旋律與節奏的變化,理解音樂和形象。2、理解音樂內容,嘗試用適當的肢體動作表現故事情節。三、活動準備《母雞蘿斯去散步》ppt、音樂《山王宮殿》及各環節片段、故事情境圖片、記號筆。四、活動重點 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故事情節。四、活動難點 肢體動作與旋律與節奏變化相吻合,速度、動態等合拍。五、活動過程(一)感受音樂,理解情節 教師配樂講述故事《母雞蘿斯去散步》。“有一首好玩的曲子說了一只倒霉狐貍和幸運母雞的故事,我們來聽聽看,故事里母雞散步前在家里做了什么?這只狐貍怎么了?吃了哪些苦頭?”——梳妝打扮、系鞋帶、關門。——被釘耙打到、掉進臭池塘、掉進稻草堆、被面粉壓住、擠過窄門、碰到蜂房、跑步、敲門。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譜,明確每個環節的具體動作,由幼兒創編每個吃苦頭的動作。提問:“狐貍還做了什么?”(跑步、敲門)(二)分析音樂,理解旋律節奏變化提問:“這首曲子是快的還是慢的?低沉還是高亢的?”——曲子從慢到快,從低沉到高亢。“狐貍怎么走路的?”明確動作,有重拍、速度由慢到快、每段第二個八拍結束回頭看,一直前進動態。(三)嘗試做動作,表現故事老師請小朋友們來表演這個故事。梳妝環節:回憶動作后直接跟音樂。第一個苦頭:預令明確(…向后看,…吃苦頭)口令一次(1-2)第二——四個苦頭:回憶動作后直接跟音樂。教師表演第五個苦頭,提問擠了幾次窄門,標注擠四次窄門(每句一次),跟做。(2:1表演,1跟做)教師表演第六個苦頭,提問碰到幾個蜂房,每句一個,標注碰到四個蜂房,跟做。(2:1表演,1跟做)教師表演第七個苦頭,提問跑了幾片草地,每句一片,標注碰到四片草地,跟做。(2:1表演,1跟做)教師表演第八個苦頭,提問敲幾次門,標注敲四次門。幼兒直接跟做。強調在重音上敲門。(2)教師表演完整故事一遍,幼兒直接跟做,教師糾正幼兒不合拍子的動作。(2)(四)活動延伸教師請幼兒起立,加上腳部的動作表演兩次。分男女生、讓個別幼兒上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