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快樂音樂家》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藝術教育應以幼兒為本”,教師在活動中要尊重孩子,強調幼兒的主動性,改變幼兒被動式地進行藝術活動的教學模式。所以,在設計本活動時,我注重讓幼兒在欣賞、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加強對音樂表現力,充分感受音樂表演的樂趣。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節奏,并學會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音樂。2、引導幼兒學會辨別鋼琴、木琴、小提琴發出的不同音色。3、體驗音樂表演的樂趣。活動準備:音樂圖譜、各種樂器圖片(鋼琴、木琴、小提琴)、音樂、黑板一塊、課件《快樂音樂家》重點難點:重難點:嘗試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音樂。活動過程:一、律動入室,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二、欣賞樂曲、感受和理解音樂1、故事《快樂音樂家》導入,激發幼兒興趣。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學會傾聽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3、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4、圖譜演示,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音樂節奏。5、幼兒聽音樂畫圖譜,加強幼兒理解音樂節奏。三、分段欣賞音樂,進行動作創編1、感受a段音樂,辨別鋼琴、木琴、小提琴發出的不同音色,并大膽創編樂器演奏的動作。(1)完整欣賞a段音樂,辨別鋼琴、木琴、小提琴發出的不同音色。指導語:讓我們來聽一段音樂,聽聽冬冬在音樂里都使用了什么樂器?(2)分小段欣賞,借助圖片,引導幼兒進行一步辨別鋼琴、木琴、小提琴發出的不同音色。(3)大膽創編樂器演奏的動作。(4)結合圖譜,將創編出的動作隨樂練習和表演a段音樂。2、感受b段音樂,大膽創編觀眾看表演的動作。(1)教師借助圖片,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創編動作。(2)跟隨音樂,并用肢體語言完整表現b段音樂。(3)結合圖譜,將創編出的動作隨樂練習和表演。四、集體表演,大膽形象地表現音樂故事1、引導幼兒結合圖譜,大膽隨樂表演音樂。2、引導幼兒大膽面向觀眾再次表現創編,體驗音樂表演的樂趣。五、活動結束,律動出室活動延伸:在表演區提供圖譜和樂器圖片,讓幼兒進行音樂創編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