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好玩的游樂場》
(二)設計意圖 藝術是幼兒社會生活經驗的反映,藝術的形象性特征天造地設地成為幼兒自我表達的最佳方式。大班的孩子們非常喜歡玩運動器械,那優美的姿態,富有節奏的動感令人陶醉!如何把這些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活動中,給他們一個既來源于生活又有別于生活的新體驗呢?我選擇了圣桑《動物狂歡節》中的終曲作為欣賞內容。因為本首樂曲活潑流暢,歡快的旋律,動感形象的節奏變化,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如a段象爬滑梯的腳步與滑下去的連貫,b段音樂又表現了秋千從慢到快的感覺等等。根據幼兒學習特點,活動以“游樂場”為主線,通過創設音樂游樂場、臉譜游樂場、身體游樂場、太陽游樂場等多個游戲情境,采用支架式教學策略,步步深入引導幼兒欣賞音樂,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表現樂曲的樂趣。讓幼兒在表現中拓展思維,多種能力獲得發展。(三)活動目標1.喜歡傾聽音樂,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表現樂曲的樂趣。2.感受樂曲的abacd結構和活潑流暢的性質。 3.能展開聯想,用不同動作匹配表現樂曲。 (四)活動重點:感受、表現樂曲的結構和性質活動難點:用不同動作匹配表現樂曲 (五)活動準備cd音樂;各種圖片;絲帶20條;呼啦圈一個;動畫。 在游樂場玩過運動器械 (六)活動過程回憶游戲經驗請幼兒回憶游樂場里玩過哪些運動器械。欣賞感受樂曲(一) 根據圖片感受樂曲性質1、(出示圖片)說說小精靈玩了哪些運動器械:滑滑梯、秋千、爬網和跳跳床。2、教師提出聽音樂的要求:哪一段音樂象小精靈玩了什么運動器械。3、在教師引導下幼兒邊聽樂曲邊指相應的圖片。4、幼兒說說對樂曲的感受。(二) 根據圖譜感受樂曲結構1、(出示圖譜)教師提出再次聽音樂的要求:小精靈是怎么玩的,先玩了什么,又玩了什么,接著玩什么,最后玩什么。2、幼兒看圖譜聽音樂。3、明確小精靈玩運動器械的順序,并在圖譜前貼上相應的圖片。聯想表現樂曲(一)利用臉譜表現樂曲1、欣賞難點段c、d段,根據音樂說出是什么運動器械,并在臉譜游樂場中找到位置。邊說邊按節奏表現動作。2、找到其他運動器械。邊說邊按節奏表現動作。3、幼兒教師一起根據圖譜順序在臉上動作,匹配表現樂曲。(二)利用身體表現樂曲1、引導幼兒在身體上創編出一種“滑滑梯、蕩秋千、爬網和跳跳床”動作。2、幼兒看圖譜用創編的身體動作按順序匹配表現樂曲。3、引導幼兒在身體上創編出多種“滑滑梯、蕩秋千、爬網和跳跳床”動作。4、幼兒看圖譜用自己最喜歡的身體動作,按順序匹配表現樂曲。5、討論:看不見圖譜,怎么辦? 幼兒脫離圖譜,用動作表現樂曲。(三)利用道具表現樂曲:1、幼兒用絲帶圍在呼啦圈上建造太陽游樂場,要求邊建邊想怎么用光芒玩游戲。2、提出玩太陽游樂場的要求:傾聽音樂,隨樂曲及時變化游戲內容。3、幼兒、教師一起隨音樂游戲,鞏固表現樂曲。了解樂曲本意欣賞動畫片:介紹樂曲作者,了解樂曲本意,激發幼兒進一步欣賞表現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