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船(精選15篇)
小白船 篇1
第七課 小白船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1、唱 《小白船》
2、八孔豎笛 我的童年
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用柔美、連貫、統一的聲音唱好《小白船》,并注意啟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八孔豎笛: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在不同音區自如地調整、運用氣息。
教學重難點:正確掌握豎笛不同音區的吹奏方法。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c 2/4 1234 50 | 5432 10 ||
mi ya mi ya
1=c 3/4 13 56 53 | 13 56 53 ||
mi hi mi hi
要求:連音練習氣息連貫,聲音優美;斷音練習氣息保持,聲音集中有彈性。
3、唱 《小白船》
a. 導入 歌曲:同學們知道那些關于月亮的傳說與故事呢?
b. 學說兒歌,體驗節拍:
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月兒圓圓,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拍節奏念歌謠。想一想,用什么節奏拍合適?
c. 聽歌曲范唱:歌里的小船在哪里飄蕩?他是什么顏色的?船上有什么?他在哪里升起,哪里落下?
d. 復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該用怎樣的節拍伴奏更合適,它有幾句,句尾有什么特點?
e. 按節奏念歌詞。
f. 分句跟琴學唱歌詞。要求歌唱聲音連貫、優美。
g. 歌曲表現什么情緒?是中國風格還是外國風格?歌曲有幾句?相同與不同的樂句分別有哪些?
h. 各句的句尾有什么特點?請學生在每句句尾的長音處創編節奏型,選擇其中的兩種分別進行嘗試練習。x x x x ,x x x x x ,
4、八孔豎笛 我的童年
a. 介紹3/8拍節奏含義和強弱關系。
b. 聽樂曲范奏,注意分句記號。
c. 跟琴哼唱樂曲旋律。
d. 分句跟琴學奏樂曲,注意氣息連貫、穩定,聲音圓潤、寬松。
5、師生再見。
小白船 篇2
一、教學目標 :
1、 情感目標:(缺)
2、 認知目標:學習用優美、連貫、統一的聲音演唱。
3、 技能目標:能用聲音表現出夜空中月亮搖動的生動形象和美好意境。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是在歌曲演唱時,要求氣息悠長連貫,長音的唱法等;本課難點是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促進想象力,并能較好表現歌曲的意境。
三、教學準備:
投影片、音像設備、磁帶、碟片、掛圖等;學生準備有關月亮的各種知識。
四、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播放一段美妙音樂。(選自一年級《閃爍的小星》前的朗誦配樂)
提問:這段音樂使你想到了什么時候?它有什么特點?(它表現的是什么情緒?)
學生活動:討論后發言。
這段描寫夜晚的音樂優美而寧靜,仿佛把我們帶入了神奇的夜空。
2、在這廣闊的夜空中,有一只小船在輕輕飄蕩,看!它正向我們飄過來:
欣賞歌曲《小小的船》(播放MTV)
學生活動:邊聽邊隨著音樂節奏輕輕晃動身體,感受節拍和搖蕩感。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做出相應反映,播放有關圖象和畫面。
(二)新授:
1、剛才我們欣賞了關于月亮的歌謠,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關于月亮小船的歌曲。(揭示課題)
2、教師范唱:
學生邊聽邊想:歌曲里的小船在哪里飄蕩?它是什么顏色的?船上有些什么?它在哪里升起,在哪里落下?(感受歌曲內容)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學生隨音樂輕輕做拍手律動。
4、學唱歌曲:
我們已經聽過很多遍歌曲了,你能直接哼唱嗎?
教師單旋律伴奏,便于學生掌握音準。
5、提問:這首歌曲是運用怎樣的節拍來表現搖蕩的感覺的?
學生發言后小結:歌曲用鮮明的三拍子的韻律生動描繪了月亮在夜空中輕輕搖蕩的形象。三拍子強弱規律:
6、讓我們再用“lu”來模唱一遍,注意表現出歌曲的韻律。
7、隨伴奏音樂朗誦歌詞。要求:有表情,正確、流利。
8、找出難點由學生做小老師教唱。掌握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唱法。
①藍 藍的 ②銀 河 里 ③ 船 ④ 西 天
9、跟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師做無旋律伴奏。
10、學生討論:用何種情緒和聲音表現歌曲意境?
演唱要求:歌曲的第一樂段:深沉、寧靜
第二樂段:漸入高潮,又很快回到寧靜的氣氛中。
演唱時,氣息悠長、連貫,不可隨意換氣,特別是一字多音處要圓潤,長音時值應唱足,聲音不要用嗓子擠,多靠氣息支持,用歌聲表現出安靜、柔美的意境。
11、欣賞原唱:感受演唱方法,可隨自己理解加上動作。
12、隨伴奏帶領唱、齊唱。
第一樂段 獨領、女聲哼鳴
第一段
第二樂段 齊唱
第一樂段 女聲領唱
第二段
第二樂段 齊唱
(三)欣賞:有關月亮的歌曲
1、月亮姐姐快下來 2、彎彎的月亮
(四)請學生講講有關月亮的傳說和小故事或其他資料。
(五)準備練習:
請部分同學演唱一聲部,教師演唱二聲部,引導學生感受優美和諧的合唱部分,為下節課做好準備。
(六)總結下課。
對學生提出希望:現在好好學習,將來探索神秘的太空。
隨音樂列隊出教室。
2002/05
小白船 篇3
作者:上海市閔行區閔行第四幼兒園 郭蓓
一、內容與要求:
1、感受三拍子樂曲柔美、悠揚的旋律。
2、嘗試用動作大膽表現樂曲中的情景。 二、活動準備: 1、“小白船”課件。 三、教學內容: 1、欣賞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樂曲旋律 t:“前天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乘坐了輪渡船,小朋友覺得開心嗎?那么你乘渡輪時你有些什么感覺呢?今天,郭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別的船。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閉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 t:“聽完這段音樂你們感覺怎樣?” 2)引導幼兒關注樂曲的節奏(強弱弱) t:“哪個小朋友聽出來,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你怎么聽出來的?” 3)再次欣賞音樂 t:“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這段音樂輕輕的,柔柔的非常好聽。那么你們想再乘坐一次嗎?那么這次可要聽仔細哦,看看你聽到了什么?它好象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t:“現在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都聽到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簡單的內容,并且請個別幼兒上來表現一下) 4)利用多媒體欣賞音樂,理解歌詞。 t:“小朋友們都聽得非常仔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聽到的是一樣的?(播放多媒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用語言、動作表現歌曲: 1)集體表演: t:“現在郭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到小白船上來,我們一邊聽跟著小白船來做動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最好?” 2)個別幼兒表演: 3)再次集體表演:提醒幼兒注意表情,動作節奏等。 3、結束: t:“小白船越飄越遠,飄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讓我們也休息一會吧?” 四、反思: 1、音樂欣賞《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其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欣賞興趣、感受樂曲風格等,是主要的教學任務。通過這樣一節音樂活動,我覺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他們都愿意大膽的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兒受其知識水平的制約,一般須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才能感受樂曲旋律的特點。 2、由于這首歌中描繪的情景不是幼兒所具有的生活經驗,也無法讓幼兒體驗,因此,理解歌詞成了這一教學活動的關鍵點、難點。 措施:根據幼兒喜好鮮艷動態畫面的特點,我們決定借助多媒體圖像功能,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因為,生動形象的畫面不僅能吸引幼兒注意,也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水平,便于幼兒掌握和理解歌詞內容。
小白船 篇4
小白船 [活動目標] l、引導幼兒體會、感知歌曲中優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2、啟發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節拍,唱出優美、舒緩的韻味,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3、通過學習演唱3/4拍歌曲,使幼兒初步了解朝鮮族歌曲的特點。 [活動準備] 歌曲課件、音樂教學磁帶、錄音機、自制長鼓、朝鮮族服裝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幼兒聽兩段不同的音樂(曲一:活潑歡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樂),自由表演動作。 二、展開: (一)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特點、熟悉歌曲旋律。 l、提問幼兒:剛才的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哪段音樂是三拍子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三拍的強弱規律。 2、組織幼兒跟隨歌曲音樂練習三拍子節奏。 (二)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并學習歌詞。 l、教師介紹歌曲名稱并示范演唱歌曲。 2、通過提問及課件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提問: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曲里唱到的小白船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小船有什么不一樣?歌里還唱了什么? 3、幼兒看課件完整欣賞歌曲。要求幼兒記住歌曲中最喜歡或是最優美的歌詞。 4、根據幼兒分別說出的歌詞,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歌詞。 (三)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小聲完整跟唱歌曲。 2、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反思,并有重點地練習演唱:我們還有那句唱得不夠好,還需要再練練? 4、通過歌曲接龍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 5、為幼兒提供場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組演唱,激發幼兒的演唱興趣。 6、請幼兒集體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給客人老師聽。 (四)通過觀察朝鮮族服裝和欣賞朝鮮族舞蹈,引導幼兒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1、啟發幼兒通過教師身上的朝鮮族服飾,初步認識和了解朝鮮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2、請幼兒欣賞教師表演的朝鮮族舞蹈。 三、結束:請幼兒背上“長鼓”,伴隨小白船的音樂,與教師一起載歌載舞。 附: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3/4拍子的朝鮮族民歌。它的旋律優美、舒緩,整首歌曲由四個樂句組成。歌詞把彎彎的月亮形象地比喻成小白船,在銀河里飄呀飄。把神話傳說中月亮上的桂花樹、小白兔情景化、動態化,仿佛把人們帶到一種夢幻、優美的意境中,歌曲的內容生動形象、富有幻想,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這首歌曲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學會正確演唱3/4拍子歌曲。難點是啟發幼兒感受并演唱出歌曲優美、舒緩的韻味。
小白船 篇5
綜合課《小白船》教學設計
教材:小學音樂(沿海版)第六冊
課題:第三課《小白船》第二課時
課型:綜合課(樂器進入課堂實驗課)
執教者:華康小學 劉舜妙
一、 教學對象分析:
本班學生音樂表現力較強,已能用律動與打擊樂器表現
不同拍子的旋律,不足之處是音色較弱,須加強引導。
二、 教材分析:
1. DO在第一線音樂知識的學習。E大調DO在五線譜上的位置,以此類推,掌握五線譜上E調的各音位置。
2.學習歌曲《小白船》,《小白船》是朝鮮三拍子民歌,學生通過
律動、鍵盤、打擊樂器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習這首歌曲,啟發學
生感受歌曲那富有幻想色彩的美的意境。
三、 教學重點、難點:
1. 通過律動、學歌謠,感受、區分二拍子與三拍子。
2. 學習DO在第一線的音樂知識。
3. 各環節注重創造性培養。通過學生自己設計歌曲伴奏型、
創編動作,增強學生的美感。
四、 教學媒體準備:
錄音帶、音響、地上五線譜、VCD、電腦、軟件。
五、 教學設計構思:
1. 看電視畫面說月亮,培養興趣引入新課,由教學內容想到文化范疇。
2. 學習歌謠,通過律動感受而拍子和三拍子。
3. 學習歌詞啟發學生美感。
4. 學習音樂知識,通過地上的五線譜——手上的五線譜——板書上的五線譜,循序漸進,學生很容易掌握。
5. 加入打擊樂器與口風琴伴奏創編動作,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能力。
六、 教學過程:
(一) 律動進課室
聽著歡快的音樂,做律動進入音樂室。
(二) 新課導入
1. 看電腦軟件圖片A、滿月;圖片B、彎月。
2. 談話:請同學們說出有關月亮的傳說(例如:嫦娥奔月、黑狗吞月等)。
(三) 學習歌謠
1. 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
月兒圓圓,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2. 學習二拍子: 三拍子:
3. 為歌謠伴奏(拍手、拍腿、打擊樂器)。
(四) 新歌教學
1. VCD范唱《小白船》,做三拍子擺動。
2. 提問:歌曲中的小白船在哪里飄蕩?什么顏色?有槳嗎?有帆嗎?飄到哪里去了呢?
3. 手拍三拍子,按節奏讀歌詞。
4. 學習bE調do的位置在第一線,通過地上的五線譜——手上的五線譜——黑板上的五線譜進行學習。
5. 學唱譜(先分為兩個聲部單獨練習,再合唱)。
6. 歌曲表達了什么情緒?
1) 抓特點:每個樂句結束有6拍。
2) 設計樂句最后6拍的伴奏。
7. 拍手為歌曲伴奏。
8. 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9. 創編動作
1) 想象自己是一顆種子……
2) 創編動作表演《小白船》。
(五)小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很多音樂知識,也學會了《小白船》這首優美的歌曲,老師覺得很高興,你們覺得高興嗎?好,這節課上到這里,請同學們聽著歡快的音樂離開音樂室。
小白船 篇6
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在我國流傳很久的朝鮮童謠。通過孩子們神奇美妙的幻想,把宇宙描繪得生機勃勃,又富有詩情畫意。歌曲反映了小朋友熱愛美、追求美、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歌曲分為兩個樂段,每個樂段有兩個八有兩個八小節樂句組成。第一樂段是兩個平行樂句。前半句相同,旋律下行,造成深沉、寧靜的氣氛;后半句上行回升,使前后平衡。第二樂段旋律平穩寧靜。最后以樂句句首出現最高音,仿佛是驚奇的贊嘆,熱烈的歡呼,把情緒推向了高潮,接著旋律又逐漸下行,再現了第一段末為,使歌曲又回到幽靜安逸的氣氛中去。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用優美、連貫、統一的聲音演唱。
2、能用聲音表現出夜空中月亮搖動的生動形象和美好意境。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是在歌曲演唱時,要求氣息悠長連貫,長音的唱法等;本課難點是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促進想象力,并能較好表現歌曲的意境。
三、教學準備:
錄音機豎笛 電子琴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美妙音樂。(《閃爍的小星》)
提問:這段音樂使你想到了什么時候?它有什么特點?(它表現的是什么情緒?)
學生活動:討論后發言。
這段描寫夜晚的音樂優美而寧靜,仿佛把我們帶入了神奇的夜空。
2、在這廣闊的夜空中,有一只小船在輕輕飄蕩,看!它正向我們飄過來:
欣賞歌曲《小小的船》
學生活動:邊聽邊隨著音樂節奏輕輕晃動身體,感受節拍和搖蕩感。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關于月亮小船的歌曲。(揭示課題《小白船》)
2、你們知道這首歌曲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嗎?(《小白船》是一首在我國流傳了很久的朝鮮童謠(兒童演唱的民謠),它通過對孩子們神奇美妙的幻想的描繪,把宇宙描繪的詩情畫意又生機勃勃。
3、提問(1)、你們還記得歌曲中的小船是在哪里飄蕩的?它是什么顏色的?船上有些什么?(2)、最后小白船飄向了哪里?(3)、歌曲中是把什么比喻成小白船的?(感受歌曲內容)
4、提問:這首歌曲是運用怎樣的節拍來表現搖蕩的感覺的?
5、學生發言后小結:歌曲用鮮明的三拍子的韻律生動描繪了月亮在夜空中輕輕搖蕩的形象。三拍子強弱規律:請同學用動作表現三拍子的律動。
6、這是歌曲的譜子,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四個樂句,每一行旋律就是一個樂句,聆聽歌曲,每一個樂句的結尾有什么特點?(范唱1)
每一個樂句的最后都有很長的拖拍,一共有6拍子,為什么要唱6拍子?可不可以改成3拍子?(老師直接唱3拍子)
7、小結:6拍子,可以更具有抒情感。表現音的遼闊。
隨著老師的伴奏,輕輕的唱一唱歌詞。
認為這首歌曲,怎樣演唱可以更好的表現歌曲的情境?力度,字正腔圓
學生回答,并演唱。(錄音回放)
8、學唱歌曲的二聲部 。
(1)我們來看一幅畫面,你有什么感覺?
(2)一幅很美的畫面缺少了色彩,會有些單調。同樣在音樂中,如果只有單聲部旋律,也會有些單一,不夠豐滿。這首歌曲,如果用兩個聲部的形式演唱,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受呢?
(3)我們能不能在短時間里,嘗試一個簡單的二聲部演唱?
(4)我們可以在每個樂句的6拍長音上,做做文章,想想看,你有什么好主意?(節奏、三度音程)
(5)師生合作演唱二聲部
(6)同學們進行兩個聲部的合作演唱。
14、隨伴奏帶領唱、齊唱。
小白船 篇7
目標:1,了解三拍子節奏特點;
2,學習用聲勢正確的演奏樂曲;
3,引導幼兒正確分析樂曲。
準備:鼓,鼓槌各一個,紙船一只;
過程:
一,導入部分
游戲《碰碰碰》,老師敲鼓給出三拍子節奏,請幼兒根據老師給出的節奏形式或跑或慢走或輕或重走;
二,主要部分
1,出示小白船,問幼兒這是什么,引出主題;
2,請幼兒欣賞歌曲《小白船》,老師用適當語言引導幼兒欣賞;
①河面的浪花一會高一會低(一高兩低),小船在河面上一會高一會低,老師強調出強弱拍。
②再次欣賞歌曲,請幼兒畫出浪花圖譜:三個浪花一小節,一強兩弱。
3,用聲勢打節奏。
① 請幼兒說出身體哪些部分可以發出聲音,哪些適合放在強拍,哪些適合放在弱拍。
②請幼兒以分組的形式為歌曲打節奏。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手拿絲帶隨音樂翩翩起舞。
小白船 篇8
活動目標:
1、 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優美意境。
2、 嘗試用動作安三拍子樂曲的特點,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彩帶、綢巾等表演道具。
2、 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 傾聽歌曲,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引導幼兒在歌曲中感受音樂的起伏、舒緩。
2、 再次傾聽歌曲,鼓勵幼兒閉上眼睛,靜靜的體驗樂曲的意境:在這首歌曲中你看到了什么?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
二、表現歌曲。
1、 鼓勵幼兒在音樂聲中用動作表現自己的感受。
2、 引導幼兒互相模仿同伴的動作。
3、 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現歌曲,嘗試選擇道具豐富表演內容。
4、 鼓勵幼兒輪流欣賞與表演。
小白船 篇9
一、內容與要求:
1、感受三拍子樂曲柔美、悠揚的旋律。
2、嘗試用動作大膽表現樂曲中的情景。
二、活動準備:
1、“小白船”課件。
三、教學內容:
1、欣賞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樂曲旋律
t:“前天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乘坐了輪渡船,小朋友覺得開心嗎?那么你乘渡輪時你有些什么感覺呢?今天,郭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別的船。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閉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
t:“聽完這段音樂你們感覺怎樣?”
2)引導幼兒關注樂曲的節奏(強弱弱)
t:“哪個小朋友聽出來,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你怎么聽出來的?”
3)再次欣賞音樂
t:“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這段音樂輕輕的,柔柔的非常好聽。那么你們想再乘坐一次嗎?那么這次可要聽仔細哦,看看你聽到了什么?它好象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t:“現在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都聽到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簡單的內容,并且請個別幼兒上來表現一下)
4)利用多媒體欣賞音樂,理解歌詞。
t:“小朋友們都聽得非常仔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聽到的是一樣的?(播放多媒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用語言、動作表現歌曲:
1)集體表演:
t:“現在郭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到小白船上來,我們一邊聽跟著小白船來做動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最好?”
2)個別幼兒表演:
3)再次集體表演:提醒幼兒注意表情,動作節奏等。
3、結束:
t:“小白船越飄越遠,飄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讓我們也休息一會吧?”
四、反思:
1、音樂欣賞《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其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欣賞興趣、感受樂曲風格等,是主要的教學任務。通過這樣一節音樂活動,我覺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他們都愿意大膽的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兒受其知識水平的制約,一般須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才能感受樂曲旋律的特點。
2、由于這首歌中描繪的情景不是幼兒所具有的生活經驗,也無法讓幼兒體驗,因此,理解歌詞成了這一教學活動的關鍵點、難點。
措施:根據幼兒喜好鮮艷動態畫面的特點,我們決定借助多媒體圖像功能,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因為,生動形象的畫面不僅能吸引幼兒注意,也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水平,便于幼兒掌握和理解歌詞內容。
小白船 篇10
小學音樂教材第八冊教案
第七課 小白船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1、唱 《小白船》
2、八孔豎笛 我的童年
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用柔美、連貫、統一的聲音唱好《小白船》,并注意啟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八孔豎笛: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在不同音區自如地調整、運用氣息。
教學重難點:正確掌握豎笛不同音區的吹奏方法。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1=c 2/4 1234 50 | 5432 10 ||
mi ya mi ya
1=c 3/4 13 56 53 | 13 56 53 ||
mi hi mi hi
要求:連音練習氣息連貫,聲音優美;斷音練習氣息保持,聲音集中有彈性。
3、唱 《小白船》
a. 導入 歌曲:同學們知道那些關于月亮的傳說與故事呢?
b. 學說兒歌,體驗節拍:
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月兒圓圓,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拍節奏念歌謠。想一想,用什么節奏拍合適?
c. 聽歌曲范唱:歌里的小船在哪里飄蕩?他是什么顏色的?船上有什么?他在哪里升起,哪里落下?
d. 復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該用怎樣的節拍伴奏更合適,它有幾句,句尾有什么特點?
e. 按節奏念歌詞。
f. 分句跟琴學唱歌詞。要求歌唱聲音連貫、優美。
g. 歌曲表現什么情緒?是中國風格還是外國風格?歌曲有幾句?相同與不同的樂句分別有哪些?
h. 各句的句尾有什么特點?請學生在每句句尾的長音處創編節奏型,選擇其中的兩種分別進行嘗試練習。x x x x ,x x x x x ,
4、八孔豎笛 我的童年
a. 介紹3/8拍節奏含義和強弱關系。
b. 聽樂曲范奏,注意分句記號。
c. 跟琴哼唱樂曲旋律。
d. 分句跟琴學奏樂曲,注意氣息連貫、穩定,聲音圓潤、寬松。
5、師生再見。
小白船 篇11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樂曲柔美、悠揚的旋律,能用動作表現樂曲中的情景。
2、體驗音樂欣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歌曲錄音《小白船》、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欣賞感受,理解歌曲:
感受樂曲旋律:
——“這段音樂聽上去有什么感受?好像看到什么?”
聽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你聽到了什么,歌詞里唱了些什么內容?“
“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
“教師即興哼唱,引導幼兒用拍手表示三拍子的節奏。(強弱弱)
出示教學掛圖,邊看邊聽錄音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內容:
——“歌曲唱的小百船指的是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小白船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小百船在天空中怎么開呢?“
2、用語言、動作表現歌曲:
教師用富有感情、柔美的語調念歌詞:
——“夜晚,像小百船一樣的月亮出來了。藍藍的天空……”
幼兒模仿用柔美、安靜的聲音誰音樂朗誦歌詞。
幼兒想像“小百船”在星空中的情境:
——“小百船在星空中干什么?”
“你能不能用動作來表現星空中小百船?”
幼兒誰音樂用柔美、舒展的動作表現歌曲:
重點:教師觀察、啟發幼兒按三拍子節奏做動作。
3、整體感受,自由表現:
用“啊——”、“啦——”、“嗚——”等聲音哼唱。
自由選擇用不同方式(哼唱、朗誦、動作),誰音樂大膽表現。
小白船 篇12
一、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對根據歌曲創編動作已經有一定的基礎,能基本掌握3/4拍的歌曲,《小白船》是一首3/4拍的歌曲,意境優美,有一定的表演空間適合幼兒創編表演,設計此次唱歌活動,意在讓幼兒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意境,并能夠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動作。
二、活動名稱:歌曲―《小白船》
三、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鼓勵幼兒大膽用動作表現歌曲。
3、體驗感受歌曲中的優美意境。
四、活動準備:小兔子頭飾一個、月亮船。
五、活動過程:
1、以情景表演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看!它和它的小白船來啦!(教師表演歌曲)
2、新授歌曲《小白船》
(1)介紹歌曲
師:藍藍的天空銀河里,有什么東西呢?……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很好聽的歌,歌的名字叫《小白船》。
(2)教師范唱,介紹歌詞
師:請大家注意聽老師長一遍著首歌,唱完后,告訴我這首歌叫什么名字,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熟悉歌曲的主要節奏,朗讀歌詞
(4)熟悉新歌:節奏朗讀法
幼兒在記憶歌詞的同時掌握歌曲的節奏。
(5)教唱新歌:分句教唱法
(6)復習歌曲,完整演唱
幼兒和教師完整地演唱歌曲兩遍,要求聲音優美連貫。
3、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創編動作。
4、請幼兒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5、教師小結,幼兒和教師一起表演歌曲結束活動。
六、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讓幼兒自由表演和演唱。
附《小白船》歌詞:
藍藍的天空銀河里,
有只小白船,
船上有顆桂花樹,
白兔在游玩。
槳兒槳兒看不見,
船上也沒帆,
飄呀飄呀飄向云天。
渡過那條銀河水,
走向云彩國,
走過那個云彩國,
再向哪兒去?
在那遙遠的地方。
閃著金光。
晨星是燈塔,
照呀照得亮。
小白船 篇13
三年級第二課
上海市閔行區虹橋中心小學 蔣毛毛
[教學目標]
一、操作
1.通過學唱《乃喲乃》了解土家族民歌特點,要求學生用明亮的聲音、歡快的舞蹈、悠揚的器樂聲表現土家族兒童開朗活潑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運用聽、寫等方法進行音樂聽覺訓練,培養學生聽辨的能力,提高聽覺的敏銳性和記憶能力。
二、認知
1.通過認認、聽聽、唱唱,掌握s01的音高,熟悉它在高音譜表和鍵盤上的位置。
2.結合歌曲教學,認識呼吸記號并了解它的意義和作用。
三、情意
1.通過欣賞《小白船》和學唱《乃喲乃》,引導學生去感受朝鮮族民歌和土家族民歌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在歡快的舞蹈中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兒童歡樂的心情。
[課時安排]
本課可分為3教時。
第一教時:欣賞《小白船》,認識sol的音高音位及視唱練習,拍擊節奏。
第二教時:學唱《乃喲乃》,認識呼吸記號,復習視唱(2)。 “
第三教時:練練三、四、五,綜合分析兩首少數民族民歌的特點。
[教學設計]
一、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少數民族民歌待點,認識呼吸記號,掌握s01的音高、音位。
2.難點:聽辨音程、節奏。
二、突破口
1.通過欣賞《小白船》與演唱《乃喲乃》,了解熟悉朝鮮民歌與土家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2.在練一練的過程中,聽辨fa—re、re—sol、fa—mi、mi—do等旋律音程,并通過節奏,
組合練習鞏固音高、音位的知識和相關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音樂欣賞《小白船》。
1.欣賞前,教師可通過朗讀歌詞和講故事,也可通過介紹“中秋節”賞月風俗導入,并結
合書中插圖,讓學生初步感受、了解樂曲內容。
2.第一遍聽賞,感受朝鮮族民歌特點,聽辨演奏所用的樂器。
3.第二遍邊聽、邊用身體動作(如左右擺動、劃船等)表現樂曲的速度、力度并想象歌曲
表現的美好意境。
4.用線條連一連、唱一唱,進一步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的特點。
5.表演游戲《小白船》,也可輕聲跟唱或用口琴等樂器吹奏樂曲。
教學隨筆
欣賞樂曲時應讓學生聽出這是一首 拍的口琴演奏的樂曲,它給我們講了一個美麗的神話般的故事。表演時請一個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當旁白,把自己想象到的意境通過語言表述出來;其他學生每兩小節為一個劃船動作,表示上下起伏的小船在水上飄蕩;另選一名女孩,頭披紗巾如“嫦娥奔月”般飄游在廣闊無垠的星河之中。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朝鮮族民歌特點與樂曲的優美意境。
(二)認識呼吸記號及“sol”。
1.復習“<”(漸強)與“>”(漸弱)記號。
2.區別“v”與“<”“>”的不同點,知道“v”(呼吸記號)的名稱與用處。
3.認識“sol”的唱名、音位及音高。
4.在手譜上找到“sol”的音位。
5.練習視唱一、二,掌握lu、lu的口型和正確的發聲方法。
6.運用呼吸記號練唱視唱二、三,做到緩呼緩吸。
教學隨筆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認知部分,要求學生能正確運用呼吸記號,做到緩呼緩吸、連續不斷,教gep要做好示范,學生要正確體驗。視唱時先唱會樂曲,再唱lu、l 。第三條視唱要注意呼吸記號的正確使用,特別是第六小節后的換吸,后面的呼吸用得不好會影響樂句的完整性。練習時也可邊拍擊節奏邊視唱,幫助學生掌握好每個音的時值。
(三)學唱歌曲《乃喲乃》
1.教師范唱(可使用伴唱錄音載歌載舞地表演)給學生一個歡快、活潑的初步印象。
2.介紹土家族民歌特點及民族風格。
3.分句拍擊歌曲節奏,找出相同的節奏型。
4.視唱樂曲,找出do、mi、sol的唱名,做好歌曲后面的練習。
5.鼓勵學生自己用樂器吹奏旋律,大膽表現自己的學習成果,從中進一步感受民歌特點。
6.用“練練四”的節奏為歌曲伴奏,第二小節、第三小節樂句要與歌曲對應好,避免混亂。
7.學會歌詞后,讓同學編配動作進行表演,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兒童歡樂愉快 的心情。
8.表演活動《跳跳拍拍》,以歌舞一拍手一歌舞一跺腳……的形式進一步表現歌曲的歡樂情緒。
(四)拍擊節奏。
1.復習一下《大鐘與小鐘》中學過的4種節奏,分析一下書上4組節奏的特點,然后讓學生看圖模仿拍擊。
2.聽教師拍擊,讓學生憑記憶把節奏拍擊出來。
3.教師按4個不同方向連接拍擊,讓同學們迅速作出判斷并按圖示要求將節奏拍擊出來(具體操作也可照教參p11)。
(五)聽音練耳《運動場上》。
1。看圖唱出小動物身上的唱名,跟琴唱準音高。
2,聽出每組音的不同點,并用手位動作表示。
3.按教師彈奏的順序為音程寫上編號。
4.按編號用二分音符寫在五線譜上,鞏固對音位的認識。
5.將每組音程配上下面的節奏唱唱、拍拍,也可做“接龍”游戲。
教學隨筆
這是教學的難點部分。先引導學生找出2組音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如fare與fami,mido與fami,resol與fare等。但教材中的fa要到下一課才會學到,所以這個練習也可以放在第三課,或將fa先改為do來練習。
(六)課堂小結
(七)師生告別,下課
小白船 篇14
[活動目標]:
l、引導幼兒體會、感知歌曲中優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2、啟發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節拍,唱出優美、舒緩的韻味,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3、通過學習演唱3/4拍歌曲,使幼兒初步了解朝鮮族歌曲的特點。
[活動準備]:
歌曲課件、音樂教學磁帶、錄音機、自制長鼓、朝鮮族服裝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幼兒聽兩段不同的音樂(曲一:活潑歡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樂),自由表演動作。
二、展開:
(一)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特點、熟悉歌曲旋律。
l、提問幼兒:剛才的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哪段音樂是三拍子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三拍的強弱規律。
2、組織幼兒跟隨歌曲音樂練習三拍子節奏。
(二)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并學習歌詞。
l、教師介紹歌曲名稱并示范演唱歌曲。
2、通過提問及課件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提問: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曲里唱到的小白船和我們平時見到的小船有什么不一樣?歌里還唱了什么?
3、幼兒看課件完整欣賞歌曲。要求幼兒記住歌曲中最喜歡或是美的歌詞。
4、根據幼兒分別說出的歌詞,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歌詞。
(三)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小聲完整跟唱歌曲。
2、幼兒集體完整演唱歌曲。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反思,并有重點地練習演唱:我們還有那句唱得不夠好,還需要再練練?
4、通過歌曲接龍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
5、為幼兒提供場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組演唱,激發幼兒的演唱興趣。
6、請幼兒集體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給客人老師聽。
(四)通過觀察朝鮮族服裝和欣賞朝鮮族舞蹈,引導幼兒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1、啟發幼兒通過教師身上的朝鮮族服飾,初步認識和了解朝鮮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鮮族民歌。
2、請幼兒欣賞教師表演的朝鮮族舞蹈。
三、結束:請幼兒背上“長鼓”,伴隨小白船的音樂,與教師一起載歌載舞。
小白船 篇15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并用相應的語調跟隨音樂朗誦歌詞。表現樂曲優美寧靜的風格。
2、創編柔美、舒展的動作隨音樂表演。
3、認真觀看同伴的創編動作,積極參與表演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2、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在《小鴿子》的樂曲伴奏下,自由動作進入教師。
二、復習歌曲《詠柳》。
1、繼續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詩意。
2、隨音樂輕生吟鳴,并即興動作。
三、出示背景圖,幼兒邊聽音樂《小白船》,邊看圖,想象音樂好像說的是什么:
四、體驗樂曲情緒。
1、用和音樂一樣優美、安靜的聲音,隨音樂念歌詞。
2、用按三拍子節奏的搖晃動作,體驗樂曲的情緒;
3、隨音樂即興舞蹈。
4、請動作較好的幼兒領跳,集體跟隨樂曲舞蹈。
5、一半幼兒隨音樂輕輕跟唱,另一半幼兒隨音樂跳舞。
6、相互交換聯系內容。
五、復習歌曲《青蛙和蛤蟆》。邊唱邊手指表演、看指揮分角色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