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和星星跳舞》(精選2篇)
大班音樂《和星星跳舞》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園的孩子,不管是哪個年齡段,都喜歡唱歌,特別是唱一些朗朗上口的歌曲,這次活動是針對大班孩子的音樂活動,因為大班孩子們對簡單的歌曲,如4/4、3/4、2/4很平順的曲調已經有了一些知識經驗的儲備,所以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引入了一些孩子們沒有接觸過的音樂理論知識:弱起、附點節奏。而《和星星跳舞》這首歌曲恰巧有弱起、附點這兩個音樂知識點,正好可以重點講解,豐富幼兒的音樂理論知識。這次教學活動主要學習歌曲的演唱,特別是要唱準附點,并初步了解弱起的音樂理論知識,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音樂理論,培養孩子愛好唱歌的情緒。活動目標:1、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并唱準弱起、附點節奏。2、并用簡單的肢體動作表演歌曲,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1、星空背景圖,發光星星、眨眼星星、跳舞小人。2、音樂磁帶《小星星》。活動重點:理解歌詞,學唱歌曲。活動難點:并唱準弱起、附點節奏。活動過程:一、感受歌曲,學習歌詞。1、教師一邊出示星空背景圖一邊介紹——“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叫《小星星》的歌曲,我們來聽一聽吧!” ——教師示范演唱歌曲。(在這一環節,教師用歌唱的方式引出歌曲內容,有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認真傾聽歌曲內容。) 2、提問:——你聽到了什么?(一閃一閃),什么在一閃一閃?(星星)星星一閃一閃像什么?(眨眼睛)教師出示眨眼睛星星。——請幼兒完整把“看一閃一閃,一閃一閃,好像眨眼睛。”(跳舞)——那是誰和誰跳舞呢?(我和小星星)在哪里跳舞?他們快樂嗎?3、剛剛沒聽清楚沒關系,我們再來聽一聽,這次你還能聽到什么?——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在這一環節,教師采用多次演唱、幼兒傾聽的方式,主要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以及給與幼兒自己尋找答案或得成功感的機會。)4、提問:——這次又聽到什么了?(我想飛上天)飛上天去干什么?(陪著小星星)在哪里跳舞?(在那天空中,一同來跳舞)他們跳舞快樂嗎?(快樂的)那我們這樣說“快樂地來跳舞”。——教師出示跳舞小人。引導幼兒完整說出“我想飛上天,陪著小星星。在那天空中,一同來跳舞,快樂地來跳舞。”5、你們真厲害,聽出來這么多了。我們再來聽一聽,看看還有沒有新的發現。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如果幼兒還沒有把全部歌詞整理出來,那么進行第三次演唱。這里主要考慮幼兒能力的原因。)6、提問:——這次聽到什么了?(夜空明凈)你們知道什么是“明凈”?解釋明凈(明亮而干凈)。明凈的夜空夜空里怎么樣?如果幼兒不能回答出來就直接告訴幼兒,并引導幼兒完整說出“看夜空明凈,閃閃發光,星星亮晶晶。”7、請幼兒看圖譜完整念歌詞2遍。(在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接下來幼兒演唱歌曲做準備,我們要熟練的記憶歌詞,才能正確的唱出歌曲來,所以需要念歌詞。)二、根據節奏譜提示學習歌曲。1、我們一起來學著唱一唱這首歌曲吧!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1)教師帶領幼兒輕聲跟唱。(2)引導幼兒把聲音放出來歌唱。(3)教師退出演唱,只在幼兒比較有困難的地方提示跟唱。(這一環節,教師采用一般的教學手段,促使幼兒學習歌唱,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及時給與幫助,使活動進行更順暢。)2、出示節奏譜,這是什么?(節奏譜)這首歌曲是幾拍子?(4拍子)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小節線中間有4拍),指出/---x/這一節,你們看這是完整的4拍子小節嗎?(不是)。(這一環節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在這里要幫助幼兒認識弱起、理解附點,教師采用圖譜的形式,讓幼兒直觀的看見節拍,幫助幼兒明確的知道弱起在哪里開始,附點的延長要多長。)小結:樂曲由拍子的弱拍或者后半拍開始,叫做“弱起樂曲”或“弱起”。還有這個是小黑點叫附點,這個小黑點的地方我們要唱的稍微長一點。剛剛這兩句我們唱得不太好,我們再來練習一下吧。引導幼兒重點演唱弱起、附點句。用手臂的肢體動作、節奏譜提示幼兒收放演唱。如果中間有個別難以掌握的,就單獨加強練習。3、幼兒跟著琴聲嘗試獨立演唱,教師觀察傾聽幼兒的不足,指出后繼續演唱。三、分角色演唱、表演歌曲。1、在演唱的時候我們發現有小星星、小朋友。2、那我先來唱小星星的部分,你們來唱小朋友的部分,你們一定要注意好我的手勢,我會提醒你們什么時候開始的哦!先是我來唱。然后交換。引導幼兒用多種分唱的形式感受分角色演唱(男女、小組)。(這一環節,只要是用多種形式來幫助幼兒復習歌曲演唱,避免單一的反復演唱使幼兒產生厭倦情緒。)3、你們知道星星怎么閃爍的嗎?誰來表演一下!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自由地表演小星星的姿態。如高舉雙手張開五指做閃爍狀,或揮動雙臂搖晃手指,在不同的方位閃爍等等。4、小星星在閃爍的時候,小朋友能做什么動作呢?5、現在,我請幾位小朋友站到前面來做歌曲里小朋友,其他人坐在椅子上做小星星,小星星唱的時候小朋友不唱,就用小手指著星星,小朋友唱的時候,我們小星星就不唱啦。根據幼兒興趣玩1-2遍。(配合肢體動作的表演,讓幼兒避免長時間不動造成的負面情緒,使幼兒更好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四、游戲:和星星跳舞1、小星星、小朋友的動作都做的非常好看,那現在我們要來玩一個游戲:小朋友和星星跳舞。請一組幼兒做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做星星。當樂曲唱到“我想飛上天……”時,小朋友飛到小星星前邀請其站起來,手拉手一起跳舞。小朋友可做邀請的動作(如一手背在后背,一手側向打開),邀請“星星”朋友,然后手拉手一起表演星星舞蹈。(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明白,音樂活動不僅是簡單的歌唱,還能表演,提高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2、教師對剛才的表演情況進行簡單評價,并提出、強調要求。3、邀請其他組小朋友,重復游戲。五、結束——“天快要亮了。小星星要休息了。小星星們,我們休息去吧!”自我評析: 這次教學活動,在設計的進程上能符合孩子的發展水平,學習歌詞——記憶歌詞——學唱歌曲——音樂表演,都能輕松的過渡到下一環節,但是在掌握難點時,附點知識因為小中班學習中已經有所涉及,所以能很快把握住,也理解附點的含義,甚至能正確的唱準附點。而弱起小結,因為是孩子們新接觸的知識,我們看著圖譜分析從何處開始演唱,我們還采用自己打節拍的方式提醒自己哪里開始,在多種方式的幫助下,孩子們都能理解弱起的意義,也有能唱準歌曲的開始。在歌曲演唱方面,因為歌詞內容符合幼兒對星空的渴望,歌曲曲調優美,幼兒演唱興趣較高,同時愿意用動作來表示對歌曲內容的喜愛。
大班音樂《和星星跳舞》 篇2
《和星星跳舞》 音樂教學反思
《和星星跳舞》是一個音樂活動,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唱歌曲,并能根據樂曲創編簡單的動作,并嘗試跟同伴合作邀請舞。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歌曲的情境美,感知音樂的歡快。
在目標的達成上,我通過歌詞圖譜相結合的方法并引導幼兒隨音域念唱歌詞的方式來學習歌曲,有利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的鞏固。幼兒也能從欣賞歌曲中感知歌曲快樂的情緒,這個可以體現在幼兒在活動過后還在津津樂道地自由哼唱。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中,在引導幼兒學小星星跳舞的時,我先引導個別幼兒嘗試創編,在鼓勵其他幼兒一起來學一學,做一做,這個環節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好,有個互動和互補的作用。但在組織開展集體邀請舞時,有部分幼兒的動作更傾向于互相模仿,因此,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注重幼兒動作技能的學習和積累。
本活動過程中,幼兒不僅欣賞了歌曲,在歌曲的意境中體驗了天空中星星跳舞時歡快的情景。《綱要》中也指出教師在活動中充當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尤其是藝術領域中的創編環節,教師不要限制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但要是環節創編中,只是以幼兒的創編為主,那么幼兒對音樂欣賞的情感抒發方式又怎楊能得以提高呢。這也是我們平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困惑。于是,就本人認為創編是需要的,但要建立在一定的技能掌握之上。于是,當孩子們都盡情地抒發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時,我在活動的高潮部分又呈現了一套較完整的動作,供幼兒參考。當然,在活動中也不刪除孩子們自己有創編的體現環節,由幼兒自由組織創編另一套動作,并以比賽的形式開展,這樣更能激發幼兒的表現欲,又能從中充分體現了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