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小狐貍的變身法
1、準確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幼兒不同于成人,對感興趣的事物會自主地全身心投入。抓住本班幼兒活潑、好奇心強的特點,我選擇了《小狐貍的變身法》這個故事。首先,題目新穎。變身法?孩子們一下子被這個新鮮、有趣的名字吸引,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自然而然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活動中來。此外,我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式的圖片,讓幼兒直觀地欣賞小狐貍的變身過程,對幼兒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突,自然而然地激發了他們想要表達的愿望和沖動。
2、注重幼兒情感的體驗。
大班的幼兒情感日起穩定,也日益豐富。因此,在活動設計中,我著重引導幼兒體驗小狐貍得意——孤單——快樂的情感變化,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的環節,幫助幼兒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恰當的詞語描繪小狐貍的心情。這樣一來,不僅豐富了幼兒的詞匯量,而且加深了對故事情節的理解,使幼兒真切地體會到“只有真誠地幫助別人,才會贏得真正的朋友,才會更加快樂”的積極情感。
3、重視師幼互動的靈活性。教學中,有效的師幼互動能鼓勵、激發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在集體中大膽表達,還能及時糾正出現的問題。面對幼兒各抒己見的回答,我盡量做出了合理的引導和點評。如:針對“小狐貍會怎樣捉弄小貓”的問題,受到故事情節的影響,孩子們都認為小狐貍會變成老鼠、小魚等小貓喜歡的食物吸引它。我立刻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追問道:“老鼠和小魚會讓小貓摔倒嗎?”讓幼兒聯系生活經驗推測、判斷,找出內在原因,更深入地發展了幼兒的思維。又如:在猜測“小狐貍會變什么”時,幼兒的思維受到圖片的限制,放不開。我及時給予提醒,及時將幼兒從“死胡同”里拉了出來,調動了幼兒的求異性。因此,我深感,作為幼兒敬愛偶是,既要講究發問的策略,又要妥善引導幼兒的應答能力,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