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夢姐姐的花籃
活動目標:1、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體驗快樂、美好、多樣的夢境。2、能大膽想像并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夢境。活動準備:幼兒前期經驗:教師與幼兒談論過關于夢的話題。教師準備:散文操作圖一份,背景音樂一份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價值取向:對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梳理和歸納 1、在睡覺的時候,有時會做夢。你喜歡做夢嗎,為什么?小結提升:原來每個人做夢的感受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做夢,因為他做的是美夢;有的人不喜歡做夢,因為他做的是可怕的夢。但是沒關系,做夢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我們不必害怕,不必擔心。二、欣賞理解1、完整欣賞散文★價值取向:傾聽散文,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重點問題:為什么一到夜里,夢姐姐是輕輕的從樹林里飛出來?小結提升:夢姐姐真是個有愛心、有禮貌的人,她不想吵醒正在睡覺的小動物,所以她要輕輕的飛。2、分段欣賞散文★價值取向:幫助幼兒理解花的顏色、小動物的顏色、夢的顏色三者之間的聯系結合操作圖提問:①夢姐姐提著花籃,把花撒在了誰的身邊?②小黃雞、小青蛙、小紅鳥在哪里睡覺?是怎么睡的;③夢姐姐在它們身邊撒下了什么顏色的花?④小動物收到夢姐姐的花,就做了一個什么顏色的夢?夢見了什么?重點問題:你們聽出來了嗎,這三段話有什么秘密?小結提升:原來這三段話都是一樣的。(結合操作圖進行小結)先說了什么顏色的花,再說了什么小動物,最后再說做了什么顏色的夢。重點問題:小朋友做了什么樣的夢?關注點:結合幼兒的前期經驗,進行拓展。為接下來的仿編環節做鋪墊。3、再次完整欣賞散文★價值取向: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完整欣賞,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散文。三、仿編詩歌價值取向:關注幼兒對散文句式的理解以及幼兒是否能完整、連貫的表達。1、教師示范仿編詩歌。2、幼兒嘗試仿編。3、再次完整欣賞散文重點問題:你想得到一朵什么顏色的花,做一個什么顏色的夢呢?小結提升:我們在說自己的夢的時候也要和詩歌里一樣,先說得到了一朵什么顏色的花,再說做了一個什么顏色的夢。3、幼兒交流自己的夢四、活動延伸你們的夢好美啊!可是有什么辦法讓大家看到你的夢呢?區域活動中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把自己的夢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