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彩虹的盡頭
設計意圖第一次看見這個繪本就愛不釋手,反復閱讀了好幾遍。故事中的兩個小動物獾和狐貍看見了美麗的彩虹,思考著彩虹的盡頭會有什么樣的寶貝呢,并相約一起去尋寶。尋寶對于孩子們來說必然是好奇的,再配上生動的畫面,不就可以激發孩子們無盡的想象嗎?令人欣喜的是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實際上則蘊含著深刻的涵義。我們可以思考:對于動物來說它們的寶貝是什么?對于人類來說寶貝是什么?而對于人類來說有意義的寶貝又是什么呢?這些問題層層遞進,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人生的領悟。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溫馨、快樂的氣氛。2.能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故事情節,愿意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3.理解故事中“寶貝”的涵義,積極參與討論,知道什么才是“寶貝”。活動準備《彩虹的盡頭》繪圖ppt活動過程一、出示彩虹引出課題。
指導語:1、小朋友你們看到過彩虹么?說說你看到過的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發言)
2、老師啊也看到過彩虹,望著那看也不到頭的彩虹,老師總是想彩虹盡頭到底有什么呢?大家來猜猜看彩虹的盡頭會有什么?(幼兒自由發言)
3、老師有兩個好朋友,他們悄悄告訴我,彩虹的盡頭有寶貝!到底是什么寶貝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故事。(出示封面)
4、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老師的好朋友,看看圖上有誰?(特別提示一下新朋友獾)
講述開頭,開始尋寶之旅。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大膽想象故事情節,理解作品的內容和情感。1、 出示松鼠的圖指導語:他們來到了什么地方?看見了誰?(幼兒根據圖片講述)獾和狐貍過去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幼兒自由創編)討論后講述第一部分故事。(講述后著重重復一下誰的寶貝是什么,為什么)2、 出示鴨媽媽和小鴨的圖片指導語:他們又來到了哪兒?誰在那兒?鴨媽媽的寶貝會是什么呢?為什么?討論后講述第二部分故事。3、 出示兔爺爺的圖片指導語:繼續向前行,來到了哪兒?看見了誰?猜一猜兔子爺爺的寶貝是什么?討論后講述第三部分故事。4、 出示雨天的圖片指導語:看看天氣變得怎么了?獾和狐貍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在干什么?他們開始回憶一路上的見聞。一路上他們遇見了誰?(回憶情節、練習對話)松鼠的寶貝是什么?為什么?鴨媽媽的寶貝是什么?為什么?兔子爺爺的寶貝是什么?為什么?你們有回憶嗎?是什么?總結:松鼠把冬天能填飽肚子的東西——松果,當成自己的寶貝。而鴨媽媽是把自己最疼愛的寶寶——小鴨子當成自己的寶貝。兔子爺爺年紀大了,經歷過許多事情懂得很多道理,所以他的寶貝是回憶。5、 出示獾和狐貍對望的圖片指導語:他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一陣驚喜,找到寶貝了!猜猜是什么?講述第四部分故事他們為什么說對方是自己的寶貝?6、 講述結尾部分 指導語:獾和狐貍它們找到寶貝了嗎?它們的寶貝是什么呢?找到寶貝后他倆心里覺得怎么樣?小結:獾和狐貍最后要尋找的寶貝原來就是它們的友誼啊!三、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討論什么是“寶貝”指導語:剛才聽了故事中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寶貝,那你的寶貝是什么呢?小朋友有那么多的寶貝,到底什么才是寶貝呢?四、結尾 指導語:剛才小朋友說的很多關于對寶貝的理解,總之寶貝就是一種特別的東西,讓你變得非常非常開心。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找到你的寶貝,并且好好愛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