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動物
故事:小烏龜看爺爺 韻律:小兔和小烏龜
常識:龜 故事:小雞過河
常識:狗兒汪汪 繪畫:小狗
詩歌:大樹和小鳥 故事:大獅子和小老鼠
繪畫:恐龍
看圖講述:大羊和小羊
故事:胖胖兔減肥
故事:小狐貍的槍和炮
手工:動物賀年卡
(選取了其中的幾個活動)
活動一:小烏龜看爺爺
一. 活動目標:(1) 理解故事中的小烏龜因行動緩慢而發生的趣事,體驗角色間的親情。
(2) 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講述圖意。
二. 活動準備:故事掛圖;樂曲磁帶(一):烏龜;樂曲磁帶(二):兔子;烏 龜、兔子模具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 音樂導入
1.出示烏龜、兔子模具,教師:“瞧,烏龜和兔子。請小朋友們來幫個忙聽聽放出的兩段樂曲中那一段比較象烏龜?那一段比較象兔子?” à 放樂曲(一)、(二)
2.教師:“第一段象誰?” “為什么?” “第二段象誰?” “為什么?”
<二> 理解故事
(引導幼兒理解小烏龜因爬行速度慢,經歷了很長時間才到達爺爺家,所以蘋果樹都慢慢開花結果了。)
1.教師:“讓我們再來聽一個《小烏龜看爺爺》的故事。 à 講述故事配以出示掛圖:
《小烏龜看爺爺》
小烏龜想爺爺了,他說:“我要去看爺爺,順便給他送一棵蘋果樹去。”
a.插問:“小烏龜把蘋果樹綁在了哪里?為什么?”
小烏龜把蘋果樹綁在背上,出發了。
b.插問:“走啊,走啊蘋果樹發生了什么變化?”
走啊,走啊,蘋果樹開花了。蜜蜂來了,蝴蝶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結出了小蘋果。小鳥來了,大鳥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成熟了,爺爺的家到啦!
c.插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小烏龜行動緩慢?”
(要求幼兒在講述中可用故事中的語句來回答。)
小烏龜和爺爺吃著紅紅的蘋果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