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小水滴旅行記》
教育理念和思路:陳鶴琴先生提出:“做中學,學中教,做中求發展”的思想。《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讓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感受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萌發對科學的興趣。本次活動,我以《綱要》為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入手,由淺入深的幫助幼兒理解水—水蒸氣—雨滴的變化過程,體會探究小水滴變化的樂趣。教育策略:本節教學活動共分三部分內容,首先我以實驗探究法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究水的變化,激發起幼兒的求知欲望;二是在故事中來驗證自己的想法,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水遇熱和遇冷后的變化過程,最后通過趣味游戲的形式將理念進行升華。教學目標: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引發幼兒探究欲望。2、理解故事情節、內容、感受小水滴從水—水蒸氣—水的變化過程。3、在游戲中激發幼兒的表現力、創造力。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水的變化過程。難點:知道水和水蒸氣是互變的。活動準備:小水滴旅行記ppt 課件;電磁爐、小鍋各四個 ;記錄表每人一份;太陽、大風、小水滴圖片;音樂活動過程:一、幼兒實驗,探索發現水滴的秘密1、給電磁爐加熱,啟發幼兒發現水遇熱后變成什么?(水蒸氣)2、發現水蒸氣遇冷變成什么?(小水滴)3、用記錄表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講述記錄內容。(水加熱后變成水蒸氣,遇冷后變成小水滴)二、欣賞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理解故事內容1、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故事第一段提問:太陽公公會幫助小水滴嗎?怎樣幫助的? ( 幼兒自由發言)小結:小水滴在太陽的幫助下遇熱變成了水蒸氣。2、欣賞故事第二段后提問:水蒸氣是怎樣去旅行的?風把水蒸氣變成了什么? ( 幼兒自由發言)小結:水蒸氣遇冷變成白云。3、欣賞故事第三段后提問:白云怎樣去旅行? (幼兒自由發言)小結:白云越飛越高遇冷變成小雨滴落回河里。三、通過循環圖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四、完整欣賞故事,加深對水——水蒸氣——雨滴的變化過程的認識。五、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水蒸氣和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的現象。六、音樂游戲:小水滴旅行記,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