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最后一個蘋果》
活動背景: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和幽默風趣的人相處,會覺得非常輕松愉快,氣氛融洽。其實小朋友們也很喜歡幽默,因為幽默能使自己身心健康、愉快,并且會得到好的人緣,大家就喜歡、愿意跟他在一起說話、玩。本學期我們大班開展了-----幽默與笑聲的生態式藝術主題活動。漫畫是最能表現幽默的一種藝術形式,這個活動的初創來源于網上的一篇漫畫欣賞,當我給小朋友看到這樣的漫畫時,小朋友們發出了由衷的咯咯笑聲。漫畫是那么的幽默,我們嘗試著讓小朋友體驗一下其中的幽默,感悟一下它所表達的思想,因為有幽默感的人一定是個有魅力的人。所以,選取這樣的活動---漫畫《父與子》的一個故事《最后一個蘋果》。我想,好的一個選材給了活動好的開端。
活動目標:
1.通過幽默畫,鼓勵幼兒想想、說說、笑笑、體驗詼諧的情節,感受夸張幽默的語言藝術,培養幼兒樂觀的生活態度。
2.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幽默語言(肢體語言、表情語言、口頭語言)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和感受。
3.引導幼兒在對畫面的理解和講述中,感悟堅持到底就能完成任務的道理。
活動準備:
幽默詼諧的音樂;課前已組織幼兒欣賞過《父與子》系列漫畫;幻燈《最后一個蘋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1.“圖上是什么?”“這棵蘋果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幼兒觀察并講述)
2.“如果你和爸爸想得到樹上的這個蘋果,你們會想什么辦法?”
(幼兒想象、猜測)
二、邊欣賞漫畫邊討論:
出示《父與子》的照片
1.“今天還有兩位客人也想得到這個蘋果呢!瞧,誰呀?”“喜歡他們嗎?為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猜猜這對父子倆想的辦法會不會跟你們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對父子倆想了哪些辦法?仔細觀察圖片后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三、幼兒欣賞、交流圖片
(出示圖1、2、3、4)引導幼兒集體欣賞、交流
2.“你們想了哪些辦法?”
幼兒自由討論、講述(搖、晃、扔、勾、爬樹)
評析:教師運用課件直觀、生動幽默的畫面,讓幼兒能在整個活動中開心的感受和體驗了漫畫的快樂,感受父與子的幽默。
四、完整欣賞、出示幻燈
一幅一幅欣賞,在幼兒講解的時候就可以用動作來表現讓大家學學。
1.首先是誰想到什么辦法?怎么做的?誰愿意來學學(兩三個來學爸爸的動作全體跟著學撅著屁股使勁晃樹)
2.這下誰想到了什么法子呀?(兒子用傘扔蘋果)
你猜,兒子用傘扔蘋果的時候怎樣了?(幼兒通過想象講述用動作來表現)
3.我們來看看爸爸又想了什么辦法?(爬上樹后用傘勾蘋果)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4.看,他們又想到了什么辦法?
你們說說,爸爸用鞋子扔蘋果的時候會發生什么事?(幼兒想象講述用動作表現)
5.你猜,他們還會堅持下去嗎? (幼兒猜測)
你們看,最后發生了什么情況?
幼兒講述
小結:多可惜啊,如果再堅持一會兒就能得到蘋果了,所以我們小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堅持下去,這樣最后才能獲得成功哦!
(一個幼兒講述) 幼兒看著圖編小故事。
五、完整講述、表演。
1.“爸爸和兒子雖然沒拿到蘋果,卻發生了這么多好笑的事,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為什么?”(給幼兒選擇講述)你看了這些圖片,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