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幼兒園工作計劃
xx年幼兒園工作的主旋律為勇于承擔,敢于突破,和諧互助,共同成長。圍繞區教育局和學前教育科的xx年工作計劃的指示精神,在xx年建設平安美麗校園、提升教師團隊凝聚力、探究科學化管理、提升幼兒綜合素養和家庭社區教育水平的基礎上,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工作規程》,重點在常規工作微創新、大膽課程改革、提升文化內涵、美化綠化幼兒園和創辦家長學校五大方面進行突破。
一、常規工作微創新
工作目標:在保持幼兒園各優良工作作風的基礎上,常規工作管理在微創新中逐漸突破,達到循序漸進、逐步提升的目標。
實施措施:1. 發揮領導班子和黨員團員的輻射引領作用
提升領導班子成員的整體素養,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團隊協作力。發揮黨支部和團支部的輻射引領作用,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2.重視日常工作評價
發揮領導班子和各部門負責人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在原有日常工作評價和量化的基礎上,將宣傳報道納入班級學期工作量化,增加評價和反饋的廣度和深度。
3.加大研究交流的力度
在上學期取消幼兒評比活動的基礎上,取消師幼日常所有的評比評選活動和年終考核中獲獎成果賦分,加大研究、交流的力度,發揮教師的創造性,為全體教師和幼兒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機會。
項目負責人:趙
項目組成員:張 劉 張 黃 朱
二、改革課程體系,創設游戲化、生活化課程。
工作目標:成立幼兒園課程改革小組,以大膽進行課程改革,探討幼兒園游戲化、生活化課程體系,達成對生活化、游戲化課程的共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愉悅發展。
實施措施: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引領,增加游戲課程、生活課程比重,生活活動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游戲課程關注幼兒的自主發展,形成生活化、游戲化的新課程體系。幼兒園課程體系融基礎課程、園本課程和特色課程于一體,基礎課程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保教活動和游戲活動,園本課程包括分享閱讀和科學種植課程,特色課程主要指全園幼兒的室內外區域自選交流活動課程。課程體系體現了整合理念和創新精神。注重培養教師反思意識和能力,鼓勵教師每月書寫教育筆記、教學反思、生活活動觀察記錄和游戲活動觀察記錄各一篇,養成樂學善思的良好習慣,從而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和幼兒健康成長的教育目標。
項目負責人:劉 項目成員:徐 單 謝 宮
三、多舉措提升幼兒園文化內涵。
工作目標:1.豐富幼兒園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深化“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的辦園理念,形成園本文化特色,促進幼兒園文化內涵向縱深方向發展。
2.多渠道多角度宣傳幼兒園亮點工作,傳播教師團隊、家長和幼兒的正能量。
實施措施:(一)環境文化提升。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通過綠化美化童化幼兒園室外環境,營造溫暖書香、快樂游戲和綠意盎然的育人環境;二是通過創設各具特色的班級環境,不斷融入幼兒園辦園理念中七大習慣的養成;三是通過設計卡通形象,使幼兒園標識更貼近幼兒生活,豐富標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