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幼兒園個別教育工作總結
我們都有一種感覺,當你追趕時間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當你等待時間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時間很漫長。 一切都沖擊著孩子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因而也增加了寶寶們的焦慮和恐懼感。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經常發現有孩子吮吸手指,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我試想:這個習慣多不好啊,而且手指又那么的不衛生,肯定影響孩子的健康。我們小班就得從小抓起,培養他們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通過教學活動讓他們知道吮吸手指是一種壞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讓他們懂得經常洗手,保持手的干凈。為了能使新一學期的工作有所進步,使自己能力有所提高,下面將個別教育總結如下:
我們班的郭穎小朋友經常把手放到嘴巴里吃,老師看到就把她的手拿開,沒過幾分鐘她又把手放到嘴巴里吃。我們也常常的跟她說吃手指不好的,可她就是聽不進去。
經過老師和家長 協調,告訴她手指上有蟲子,吃了會生病的,生病要打針的 ,她聽了這話以后,她再也不吃手指了。
班里的張柏瑞、陳柏潤他很喜歡打班里的小朋友,每天總有幼兒報告他罵人、打人現象。對待老師的批評與教育只是當時有效,卻不能堅持。
實施過程:
1.與家長溝通。通過家訪,端正其父母的教育觀,懇請家長與學校教育配合。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每天下午放學后留下單獨補習。我特請其母親每天準時下午4:00親自接孩子回家,一邊“家校聯絡”,交流一下孩子每天在家、在校表現情況,以免孩子鉆空子,而使得孩子在嚴格要求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及時肯定每天的點滴進步。
2.談心。我除了定期找張柏瑞談心外,還有意無意地講一些做人及成長中的道理,使他懂得只有學到真本領,長大才有出息,只有付出努力、勤奮,才能攀登高峰……。為他重新建立自信、自尊。隨著談心次數增多,師生感情加深,我再以“建議”的形式告訴他“如果你這樣做會更好”等等。漸漸的,劉暢學習上有了進步,字跡也比以前工整了,作業速度也快了許多。每當那時,我會對他的表現及時給予表揚,并幫助他做到持之以恒。
3.營造和諧、友愛、奮發向上的班級環境。我利用四人合作小組中“優幫差”等形式引導學生來關心他幫助他,使他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安全,為有這樣的一個班集體而感到驕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