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大班幼兒的家長溝通之淺談
可見,上小學是孩子一生的一個重要轉折,其中既有新奇和快樂,也有挫折和困難,需要孩子具有相應的能力與心理準備。面對這些轉折,在與家長溝通時,我們要讓家長清楚孩子的這些可能的轉變。孩子可能在上小學初期被一些表面現場所吸引,如小學生的漂亮的書包、校園里的生活設施……然而,表面的興趣不能持續很久。所以孩子對學校的感情需要一定時間的醞釀。孩子從大班升入小學需要一年的時間,作為幼兒園大班的老師要帶領家長一起不斷地培養孩子的“學生”意識,讓孩子有準備地接受這六大變化。
三、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
有些家長不太清楚幼兒園教育、大班幼小銜接教育和小學教育的根本區別。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
(1)熏陶孩子的上學意識,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績。
上小學了,有的家長會用學習成績的高低來代替意識,其實這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應該正確的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成熟的“上學”意識。如孩子上學需要具備的時間意識——需要掌握課間10分鐘能做哪些事情;規則意識——懂得在游戲中遵守規則才能玩得好,在交往中尊重對方才能交上朋友;任務意識——需要學習完成教師和家長交待的簡單任務,而不是有始無終等等。只要和家長深度進行溝通,相信家長便能和幼兒園同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上學意識。
(2)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強行灌輸知識。
一些家長的功利心太強,主張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知識。某些研究的確發現,在小學一年級,不少上過學前班的孩子比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成績好。但是這種優勢是暫時的,二年級之后的學習成績不再取決于是否提前學習了,而是學習習慣是否良好。有些孩子覺得自己上過了,會了,于是就不認真聽講,養成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歡動腦筋等不良習慣,而不良習慣的危害是長遠的。
四、指導家長利用暑假做好入學準備
幼兒園大班結束后的暑假是孩子入學前準備的最后時期,孩子對上學的興奮和渴望心情此時達到高峰。家長帶孩子參與到入學前的準備過程,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孩子對上學的向往和自信。家長沒做一件事情都要耐心地告訴孩子“為什么”和“怎么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認識水平和“學生”意識。
書中寫到根據入學的需要和孩子的特點,暑假期間的入學準備可以分為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作者還列出了清單。看了作者列出的清單我覺得非常的實用,在大班下學期的后期,我將會介紹給家長,相信對于家長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對于與家長的溝通之道,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我相信我會在自己的實踐中積累更多創新、有效、有針對性、科學的溝通方法,做一個享受工作樂趣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