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幼兒園教研B組工作總結
本次活動老師們研討時候,不僅針對如何傾聽幼兒說話,聯系到平日的一日環節中,反思到平日里不夠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不夠重視與孩子的互動與回應。我相信老師們不僅在教學上得到了提高,也讓教師們意識到平日里的工作狀態對孩子的影響。
四:5月份,在教研組長組織下,開展了本學期第四次教研活動,由項娜老師與夏笑笑老師進行音樂游戲同課異構活動《好吃的麻團》。
項老師利用兒歌朗朗上口的特點,加入音樂,讓孩子們通過兒歌,進行好吃的麻團的游戲,課堂氣氛十分高漲。夏笑笑老師則是利用歌曲里有小花旦的特點,加上麻團制作的步驟,讓孩子們用動作來創編從麻團制作的過程,再帶入游戲,讓孩子們用自己創編動作來完成音樂游戲,這樣的上課方式也十分新穎。
觀摩了公開課后,教研b組所有老師進行研討與反思,從而得出,音樂游戲課,要以音樂為中心進行游戲設計,音樂游戲活動也要有游戲規則,也要有音樂熏陶,并在組織的過程中要提前說好要求,這樣才能讓活動順利開展。
五:6月,在教研組長組織下,開展了本學期第五次教研活動,由林老師與余老師分別進行中班寫意活動《鼠標》。
由林老師,余老師對生活中的實物“鼠標”進行選材分析,從選材是否符合中班段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否能進行寫意繪畫活動等方面入手,與教師們集體探討,大家紛紛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建議與想法:鼠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其形狀功能幼兒十分熟悉,符合中班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且鼠標表面的結構簡單,款式較多,能作為寫意繪畫的教學材料。敲定了寫意繪畫選材,教師們發揮自己的智慧,按照寫意繪畫活動的教學模式從個性觀察——示范點撥——自主作畫——互動評價四個方面進行集體備課,再有林老師,余老師進行課堂執教,教師們集體觀摩,將集體備課時未考慮到與忽略的細節詳細記錄下來,進行課后研討與反思。研討中,大家不僅對寫意繪畫整個活動過程有了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也讓龍灣八幼教師團隊深深感覺到了團隊凝結的力量。
六:在教研組長組織下,開展了本學期第六次教研活動,由王嬙老師,季海鈉老師與鄭潔宇老師進行小班寫意活動《美麗的煙花》。
三位老師結合自身的特點,與對課題的理解,將重難點定位在了不同的地方,三堂課設計出來的效果截然不同,各有特點。王老師的煙花是用油畫棒在黑色卡紙上繪畫,季老師則是結合本園特色水粉與毛線,進行煙花毛線拖畫,而鄭老師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手掌小肌肉能力較弱,讓幼兒用棉花簽蘸取水粉來作畫,三堂課分別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材料,呈現出來的作品也是各具特色。
每一次教研活動,大家都共同研討,推敲細節,逐步完善,從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師教學能力。特別是在寫意繪畫的研討中,研討活動組織形式不僅僅以課堂教學入手,還采用了集體備課,集體觀摩,集體反思等形式來加快教師對寫意繪畫的理解,按照寫意繪畫活動的教學模式從個性觀察——示范點撥——自主作畫——互動評價四個方面進行集體備課,進行教學,相信經過這學期教研活動,我們的老師在寫意繪畫的活動組織上會更加成熟。
我們教研a組堅持每兩周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每周三下午集體教研制度,我們教研組有效地運用這寶貴的一個多小時,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同課異構,集體研討。就本學期而言,同課異構,一課多研活動開展次數有6次,每一位老師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并有課堂展示的機會。課后研討氣氛更是高漲,針對課堂,各抒己見,同時也將平日中日常活動中的困擾,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我們做到每一次教研都有計劃、有時間、有準備、有問題、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