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性美術活動教學策略研究
通過傾聽老師們對當前美術活動的一些困惑與感想,我們美術學科組成員們經過討論,制訂了學科組研究的方向——《游戲性美術活動教學策略研究》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愛游戲”是幼兒最重要的天性。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書中談到幼兒心理時,將幼兒的心理特點歸納為七點,其中第一點便是“孩子好游戲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工作,在游戲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發展。
第二次活動——理論的提升:
我們學習了《游戲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理論文章,分析從3歲~6歲幼兒思維特點出發,在美術活動中運用有趣的游戲情節能夠使美術活動變得更有意義,它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推動幼兒思考,促進幼兒更大膽、自由的創作,同時游戲活動的融入可以使課堂氣氛輕松化、教學趣味化,這對提高幼兒美術學習的興趣有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次活動——實踐中摸索:
學科組老師每人精心撰寫一篇富有創意的教學活動,然后進行試講,最后選出張老師的《堆雪人》作為美術學科組公開教學研討。老師們從教材分析、材料選擇、教具使用以及難點如何進行突破進行剖析。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了第一次試教活動,因張老師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接觸的都是托班孩子,且從未接
觸過大班教學,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整堂課老師說教多,教學環節講解模糊,語言口頭禪多。活動后老師們都提出疑問,到底這個活動還要不要上,這個活動的教育價值在哪里?老師指導中的策略如何提高等問題?我們又一次進行集中討論,一起修改教案,之后又請了林老師、盛老師和我三位老師一起聽張老師進行試講。試講中發現張老師對環節把握清楚了,提問設計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