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活動《媽媽的笑臉》反思(通用2篇)
美術活動《媽媽的笑臉》反思 篇1
本周二我上了一次美術活動《媽媽的笑臉》我從欣賞媽媽的笑臉導入活動,并且還準備了幾位不同發型的媽媽,有長發、短發、卷發。然后教師示范畫,小班的幼兒對繪畫還沒有一定經驗,所以我給幼兒做了詳細的示范,為了拓展幼兒的思維,我還示范了三種發型的媽媽。讓幼兒自由選擇畫自己的媽媽。
在操作中我才發現我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他們在美術活動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兒一樣會先想好了再畫,而是畫到哪里算哪里,小班孩子模仿性又強,老師畫了三個,他們也不動腦筋畫兩個、三個媽媽。我也觀察了同年級幼兒,老師示范了畫一個媽媽,他們也畫了一個媽媽,甚至沒有畫兩個的。在本次活動中重要的是讓他們畫五官,如果媽媽畫得太多了,孩子們就沒有信心再畫下去了。所以我覺得在美術活動中讓孩子們樹立對活動的信心也很重要。反思本次活動,我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征,這也是導致本次活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美術活動《媽媽的笑臉》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畫人物半身像。
2.用簡單線條畫出自己媽媽的“笑臉”特征。
活動準備:
1.收集媽媽的笑臉照片、范畫一幅
2.幼兒作畫工具、幼兒美術p2
活動過程
一、展示媽媽的笑臉。
1.出示媽媽的笑臉照片,喚起幼兒對媽媽的美好記憶。
2.請幼兒說說媽媽為什么會笑?
二、我媽媽的笑臉
1.說說媽媽的臉形、眼睛、發型,有什么特點。
2.說說媽媽笑起來是怎樣的,嘴角、眼睛有什么變化。
3.引導幼兒大但畫出自己媽媽的笑臉。
4.幫助能力力弱的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表現媽媽與眾不同的特征。
三、我喜歡媽媽的笑臉
1.向同伴介紹自己媽媽的笑臉像。
2.引導幼兒向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在設計這節美術活動時,我考慮上學期幼兒很少畫人物,他們對這次活動較難把握;顒又幸皇钦f說媽媽,通過《我把媽媽弄丟了》引出課題,請幼兒講講菲菲講了那幾個身體特征找到了媽媽,接著就請幼兒講講自己媽媽的特征,從媽媽臉上的五官特征和頭發來說,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都能從頭發、眼睛、嘴巴這些地方來描述媽媽。第二個環節畫畫媽媽,首先出示了不同發型的媽媽,短發、燙發、扎馬尾辮的,并且根據兩位幼兒對媽媽的描述,現場示范。小班的幼兒對繪畫還沒有一定經驗,所以我給幼兒做了詳細的示范,為了拓展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由選擇畫自己的媽媽。
在實際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幼兒都是畫了幾個媽媽,畫得太小了。想到三年前也上的這節課,在示范時,我在黑板上示范的,先畫媽媽的臉和五官,在這個臉上,畫出媽媽的不同發型(短發、燙發、扎馬尾辮),在教師示范的過程中,看到和自己媽媽很像的露出驚喜的神情,看的也特別仔細,因此,畫出的媽媽都很成功。但這次,給幼兒一下子出示了許多的范畫,他們也有些蒙了,而幼兒的模仿性又強,都畫了二、三個或許多媽媽。在本次活動中重要的是讓他們畫五官,如果媽媽畫得太多了,孩子們就沒有信心再畫下去了。所以我覺得在美術活動中讓孩子們樹立對活動的信心也很重要。反思本次活動,我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征,這也是導致本次活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