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托小班教師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
活動背景:眾所周知,建立班級常規是我們教師在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這是保證一個班級的幼兒能否穩定發展的基礎條件。這學期,我們班來了很多新生,其中有很多新生是其他幼兒園轉過來的,這時對于我們教師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保證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順利展開,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活動過程:
一、常規培養要講究方法
1.教師的常規要求要明確
一日常規的培養,首先是老師要告訴幼兒我們需要怎樣去做,并教給孩子方法,即如何去做,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從而讓孩子最初就明白老師的意圖,能夠按要求,有方法去完成。
例:午餐時我們會對孩子說:“吃得快一點,要保持桌面干凈。”想讓孩子吃得快些就要交給孩子一定的方法。如:嘴巴張大,把脖子伸得長一些,讓下巴在碗的上面,這樣飯菜就不會掉在桌面上了。
2.游戲的形式有助于孩子自覺遵守規則
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孩子的狀態是積極主動的,所以教師要創設游戲情境,幫助孩子遵守規則,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我們午睡前幼兒都會要求幼兒整齊的擺放鞋子,那么這方面的常規應該如何培養呢?其實我們可以創設“請鞋子寶寶排隊”的游戲情節,讓幼兒給自己的鞋子排排隊,看看哪個小朋友給鞋子寶寶排得又快又對,讓孩子在這個游戲情節中自覺自愿地擺放鞋子,慢慢地養成了習慣。
3.堅持正面教育,多鼓勵、肯定幼兒
在一日常規培養的過程中,老師在最初的時候可以作為活動的組織者,領導全體小朋友。而進行一段時間后,對于接受快、并能按照老師要求很好完成的幼兒老師必須要給予鼓勵,讓小朋友有一個學習的榜樣,并鼓勵讓這樣的小朋友來代替老師做組織者,這樣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個小朋友幫老師撿起了一本書,將書交給老師時,這時老師要說說:“++小朋友你真棒,真是老師的小助手,請你將書寶寶送回他的家。”千萬不要因為這個小朋友做對的只是小事而吝嗇你的表揚和鼓勵,幼兒會為了你的贊許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多表揚、肯定孩子遵守規則的行為,鞏固這一行為。
4.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教師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因此,老師平時的一些壞的習慣以及話語都會給孩子的常規培養帶來不良的影響。
比如說:午睡的時候,老師要求孩子保持安靜,而自己卻大聲說話:“,--+++你別講話!你!!不要說話了!”。可孩子依舊在大聲說話。如果老師輕聲地說,孩子也會輕輕地說。教師在面對孩子時,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做到這一點,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樣。只有這樣,孩子的常規培養才會更加的井然有序。
5.承認孩子間的差異,允許個別孩子出錯
另外,在一個集體中,往往有一些有個性的孩子。對這些幼兒來說,強硬的態度往往會造成他們的逆反心理,教師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兒的心理,要用愛心去博得幼兒的信任,就可以更好的進行常規的訓練及培養。教師要讓幼兒覺得環境是寬松的,幼兒園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什么東西在哪里,小朋友都知道。大人不用在旁邊指手劃腳的,孩子就會知道他們是可以自主的,不必看大人的臉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