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插班生常規管理策略
每逢開學之初,都會有新的幼兒插到各班,大班插班生基本上都是從個體幼兒園轉學而來的,他們已經養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和生活、學習方式。我們發現很多插班生存在行為習慣比較差,沒有規則意識等情況,到班級后,會有一段時間不適應班級生活;另外,插班生的不良行為習慣也會被其他幼兒所模仿,這給班級管理增加了難度。
一個班的常規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為了讓這些插班生較快地度過入園適應期,讓班級保持良好、穩定的常規,我做了些嘗試,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一、用心接納孩子
一般來說,班級老師在心理上多多少少對插班生是有些排斥的,因為老生都是她們從小帶上來的,有感情,而且對每個孩子的行為習慣都非常了解,班級的常規已經形成。而在插班生中我們發現,能力強的、各方面發展好的幼兒比較少,而多數是各方面能力較弱,行為習慣、規則意識較差的幼兒,“插班的幼兒特別難管!”“我最怕有孩子插到我們班!” “插班的孩子老是跟不上其他小朋友,什么規則都得從頭教!”……這是許多帶班教師的心聲,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焦慮。
但是對于插班幼兒來說,他們到新的環境,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和老師的愛。只有老師用真心對待孩子,他們才會在班級和所有孩子一起茁壯成長。知心姐姐盧勤說:“細節最容易感染人。”在對插班生的教育中,更是不能忽視每一個關愛的細節。一個關切的眼神、一下輕輕的撫摸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接納。讓他明白,不管是否插班幼兒,老師都會喜歡。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當老師對孩子們付出十分的耐心和愛心的時候,孩子們自然會聽話,他們會更快地去熟悉、適應班級的常規,融入新集體。
開學初班上來了一名插班生叫嵩嵩,剛開學的那幾天,他總是自己管自己玩,我跟他說話,他也只是簡單的應答。盡管他沒有和我交流,但我還是經常和他說些悄悄話,偶爾親昵地撫摸一下他的頭。兩周后的一個早上,他來幼兒園后就粘在我身邊,輕輕地跟我說:“老師,我有事情跟你說。”我很好奇,拉著他的手就坐了下來。他悄悄地說:“老師,我家里有一只白鴿,星期天我和它一起在陽臺曬太陽、聽音樂呢!”“真的啊,好溫馨哦!”他呵呵地笑了,笑得好甜。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發現他有好多話愿意跟我說,上課、游戲也更遵守規則了。
二、讓插班生盡快適應環境
(一)盡早明確班級規則
插班生剛到班級前幾天,總會表現得比較“乖”,即使是比較調皮的孩子也能安靜幾天,這是他們在熟悉環境,教師應該把握這個關鍵時期,讓他們盡早明確班級規則。班級生活中的規則,對于幼兒的適應和發展而言,有三種情況:必須遵守的強制規則、可以選擇遵守的他律規則、自發活動中協商產生的活動規則。對于插班生來說,三種規則要加以區分,否則大量的規則要幼兒在短時間內遵守,對他們來說會造成混亂。
大班的插班生,我把常規教育的重點首先放在集體教育常規和戶外活動常規上,如提醒他們上課的時候要坐在座位上,不能走來走去,回答問題要舉手,不能隨便插話等等,這是因為大班的幼兒馬上要升入小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幼兒銜接的重要任務,是為他們讀小學打基礎的;而戶外活動規則則是從幼兒的安全出發。有些插班生不知道規則,一到戶外活動時間,就滿操場亂跑,要是提早讓他們明白規則,他們也會去遵守。插班生在遵守了這些最必要的規則后,會逐漸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利于他們進一步學習其他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