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區的創設與指導
季節特征:比如春天可在種植區讓幼兒播種,觀察種子發芽過程,養蠶、養小蝌蚪,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等。夏季天氣炎熱,植物茂盛,可準備各色橡皮泥制作瓜果,提供紙張,讓幼兒折疊扇子等。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可為幼兒準備樹葉、枯樹枝、棉花、棉簽等物進行裝飾和制作。冬天可以為幼兒準備剪刀、白紙剪雪花,觀察水變成冰的過程。根據四季特征變換材料可以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奧妙,在自身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美、創造美、欣賞美。
教育目標:
圍繞課程總目標、每周目標和本班特點制訂、變化。區域活動并不是獨立的教育活動,它是幼兒園整體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將區域活動的設置與幼兒園的主題教學進行了有機的結合,首先根據課程總目標確定學期目標,然后由各班的教師根據本周展開的主教學、本班幼兒的特點安排相應的區域,提出適宜的要求。例如中二班根據本班較多幼兒進餐習慣差、不愛吃早餐、喜歡吃零食等習慣開展了“健康的身體”主題教育,相應地在區域活動中開設了語言區:聽故事“嘴巴里的小妖精”(保護牙齒)、“達達感冒了”(預防感冒);美工區:手工“煎雞蛋”、畫健康標記、“吃什么東西有營養”;科學區“吃的東西到那里去了”(知道食物在身體內的消化過程,要細嚼慢咽、少吃冷飲保護胃和食道、腸等),操作“營養配膳師”(懂得葷素搭配、營養全面、每天要吃早餐),通過相宜的區域活動促進了教學的整體最優化。
時代節拍:
根據周圍發生的事件及變化而變化,如北京奧運,可以創設有關與奧運相關的活動區域,再比如說家鄉的新變化,在還有結合“兩型”社會建設,可以開展有角色區的“環保服裝店”;美工區的根據廢舊物品展開想像并加工制作服裝;操作區的用貝殼、小桃核等制作服裝配飾;表演區的自編自演“環保時裝秀”。能夠體現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