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探索活動中的角色
由此可見,只有教師先充當好一位稱職的觀察者,才能為探索活動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
二、教師是探索活動中的參與者。
教師是參與者,這是教師在探索
活動中扮演的第二個角色。對孩子進行細致觀察后,教師的角色應從觀察者轉換成參與者教師是孩子心中的偶像,他們渴望老師的關愛、幫助,渴望老師的支持、合作,這樣使他們在活動中興趣高漲、心情愉悅,并產生一種自豪感和安全感。在探索活動中,孩子隨時都會遇到困難,這時就需要教師即使適當的介入,與幼兒共同參與探索活動。在師幼合作探究過程中迸出智慧的火花,同時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使彼此感受到對方的求知熱情。作為這樣的參與者,給予幼兒的是一種滋潤式的哺育,而不是傾瀉式的灌入。三、教師是探索活動中的促進者。
教師是促進者,這是教師在探索活動中扮演的第三個角色。教師介入的目的無疑就是讓幼兒的探索活動在原有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展,讓幼兒探索了解更多的“為什么”,總結出更多的經驗、結果。這就需要教師設計出對孩子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提出引導性的要求,而教師的引導也應該是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以達到促進的效果。在一次活動區活動中,我發現科學區只有朱金杰一個人在玩,我觀察了他五分鐘。發現他想把兩節電池連接在一起使燈泡變亮,可總不成功。就在他即將放棄的時候,我輕輕的走過去,試探性的問:“你是想把兩節電池連起來嗎?”他點了點頭。忽然,他想出了一個辦法,“老師,您幫我扶著電池好嗎?”我爽快的答應了,幫他扶著電池,他把電線、燈泡連在電池的兩端,可是燈泡沒亮。這時候我沒有打擾他,一會兒,他又想出了第二個辦法,把上面的那節電池翻了個個兒,
燈泡一下子就亮了。他高興極了,一拍手,電池倒在了桌子上,把我們倆都逗笑了。由于獲得了成功,他又建議我和他一起繼續玩,直到把四節電池連起來接亮,他告訴我,電池越多燈泡越亮,話語中充滿了自信。為了使他能積累更多的經驗,我又問他,“你還發現了什么?為什么一開始燈泡不亮呢?”他想了想說:“電池放反了,兩個小頭對到一起就不亮了。”“對呀,你說的真好,你有那么多的新發現,真為你高興!”聽到我的表揚,他驕傲地笑了。笑中流露出探索成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幾年的工作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扮演好觀察者、參與者、促進者,幼兒才能在探索活動中自主地來獲得知識經驗,并學會如何去學習,使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應有水平的發展,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在探索活動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