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全面提升辦園水平
近幾年來,我街道教辦把學前教育放在基礎教育發展的戰略重要位置,在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乘借新農村建設的東風,以推進服務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加大力度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高標準改善辦園條件,全面推動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各項工作均走在全市的前列。具體工作中,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一、創新辦園體制,統籌規劃布局,優化資源配置,為幼兒教育均衡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我們本著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的“學前教育以政府辦園為骨干,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幼兒園”的方針,明確“多元體制辦園”的管理原則,調整園所部署,適當擴大規模,多種形式辦園,多條渠道融資,完善管理機制,激發辦園活力,提高保教質量,增強效益。
1、高標準建設,充分發揮中心幼兒園的示范性,為幼兒教育發展鑄造堅實的人才培訓基地,樹立鮮明的工作樣板和標桿。為充分發揮中心幼兒園的示范、輻射作用,我們對中心幼兒園提出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和規劃一步到位的辦園策略。xx年,我們籌資120余萬元,建成了濰坊市級示范園——新世紀幼兒園。該園苦練內功,創新發展,先后承擔國家級實驗課題《科學性藝術整合教育》實驗研究,開展 “八個一”、“雙語教學”、“用電腦等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實驗研究,成為壽光市幼兒教育實驗基地、山東省民間藝術研究課題實驗園,多次迎接寒亭、昌邑、諸城、高密等縣市區同仁到園參觀學習,并分別為濰坊市和壽光市的學前教育工作會議提供現場, xx年底,該園被評為壽光市十佳幼兒園,成為全市名園。充分發揮其示范、導向、輻射作用,以點帶面、示范引路,從中探索幼兒教育規律,承擔全街道幼兒教師的培訓指導任務。做到定期學習教育理論、觀摩課堂教學、實地察看管理、共同研討疑難問題,開展教研工作。同時開展示范園與一般幼兒園“結對子、手拉手、園帶園”等活動,提高一般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實現資源共享。
2、科學規劃布局,加快合班并園步伐,保障集體辦園的主體性。
xx年3月,原文家和馬店兩個鄉鎮合并為文家街道,街道東西部經濟和教育水平差距較大,幼兒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情況突顯。因此,我們按照“就近入園,適當集中,科學配置,提高效益”的原則 ,探索實施“撤小并大,老園改造、閑置校舍改辦、遷址新建”村辦園調整建設路子。我們以撤并后條件最好的龐家小學為基礎,投資30萬元,改建成街道西部最好的幼兒園——龐家幼兒園。同時撤并了6處小園。該園以“讓農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最終追求,不斷挖掘潛力,改善辦園條件,培育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積極探索學前教育規律,迅速成為全市西部幼兒教育的亮點:該園當年創辦成濰坊市示范園的同時,還獲得0—3歲散居兒童教育先進單位稱號,受到中央教科所領導和縣市區幼教專家的一致好評。xx年7月,利用暑假期間,我們又把握街道籌資600余萬元建設文家聯小和逢源聯小的機會,把趙家、八里等5處幼兒園合并到原文家小學,投資30萬元,又改建了一所濰坊市示范幼兒園—文家幼兒園。
xx年9月,我們巧借街道黨工委和桑家、營子等十個村莊共同投資400萬元興建西城小學的機會,積極做好桑家村委的工作,投資200萬元,建設西城幼兒園,到xx年9月1日,小學、幼兒園雙雙交付使用。精美的建筑、宏闊的校園、高檔的配備,我們選派最棒的業務骨干任園長,在全市公開選聘優秀教師執教,西城幼兒園迅速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與幼兒教育的嶄新亮點。一年的時間,該園通過了濰坊市示范幼兒園的驗收,迎接了江蘇、無錫等教育考察團的參觀,接受了濰坊市婦聯以及王冰芬副市長的考察和指導,承擔了市縣兩級的教育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為濰坊市公益事業點評提供了現場。西城幼兒園的運行,同時撤并了桑家、營子、北付、西陳等4處小規模的薄弱幼兒園,使服務區10個村的孩子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