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小螞蟻弗雷德介紹
科學活動——小螞蟻弗雷德介紹 幼兒科學教育是教師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主動探究、幫助幼兒形成科學情感和態度,掌握科學方法,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系的科學經驗的活動!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目標為:“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幼兒園各種形式的科學教育活動中,如何科學有效地貫徹《綱要》精神,落實科學教育目標,其指導方法、策略的把握尤為重要。本學期我們嘗試開展科學活動,以《小螞蟻弗雷德》為故事載體來激發孩子們探索的興趣。我們采用的是課堂教學和周末家園個別指導兩種操作實踐形式
一、課堂教學
教師根據現有的材料,在班里開展集體教學活動。
試驗一:如:《紙橋游戲》實驗游戲,孩子們通過小組活動,嘗試用紙來建造橋梁,在游戲中孩子們學會了分工,有負責記錄的孩子、有負責提供材料的、其他孩子負責做實驗的,大家通過嘗試用各種方法,總結出怎樣使紙張變的堅固,能夠把1塊積木、2塊積木逐漸增加到5塊積木托起來,孩子們成功后都歡呼起來。
實驗二:信紙上的秘密
和從家里帶來了棉簽、碘酒、維生素c,還把在家里做實驗的成果與大家進行分享,孩子們都很奇怪,問這問那的,在疑問中我們一起來探討信紙上的秘密,并且自己動手嘗試做實驗。孩子們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感興趣,喜歡探索,愛提問題,愛思考問題,當看見自己信紙上的秘密時,都很驚喜,感覺到太神奇了,有的孩子說:“今天的游戲太有意思了,我要把這個秘密告訴爸爸媽 媽,讓他們也來知道信紙上的秘密”。
活動三:孩子們在講述科學小實驗的過程
二、周末家長參與指導小實驗
我們每周都給孩子們布置家園小任務,孩子們可以根據老師在課堂上做的小實驗,講的小故事來在家里和爸爸媽 媽一起選擇一個小實驗,有的孩子選擇了“自制膠水”,還有“吸水比賽”、“水寶寶搬家”、“吸水大王”“樹葉流汗”等,家長們還把每次孩子們的活動過程拍成了照片,做成了科學實驗的校記錄,孩子們把自己參加實驗的過程帶到班中與大家進行分享,不光是了解同伴的實驗成果,還在講述的過程中發展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延續活動中,我們還把每個孩子的我試驗成果布置到科學區的墻面上,供孩子們來觀察,有的還裝訂成圖書,供孩子們來分享、閱讀。
總之,本學期的科學實驗活動雖然很短,在孩子們的實踐過程中還不夠完善,材料也不夠到位,但是,我們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發揮了每位家長的教育資源,有了家長們的鼓勵、幫助和支持,孩子克服了許多困難,使得班級科學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在老師的眼里,家長們已經成為了老師們的合作伙伴,我認為:科學教育中的實踐操作活動是幼兒獲得真知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科學認知的根本方法,在遇到問題時,教師、家長都是扮演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鼓勵幼兒樂于參加動手操作活動,通過親手嘗試操作過程來探索新知、收獲發現;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與創造能力,在教育教學和日常生活中呈現出來。對于教師來說,重要的是把握其指導的方法與策略,在寬松和諧的情境中,在充實豐富的材料中,在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師德素養中,無論是指向性的集中思維問題,還是開放性的啟迪發散性思維的問題,都象溫暖的春風、清新的春雨,催發著幼兒科學活動探索與創造的萌芽,促發著每一個孩子愉快地走進科學的宮殿,在此也真誠地感恩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也期待著再一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