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捏面人”及評析和小魚追小蝦
活動目標1.學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圖片、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在創編歌詞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戰,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看過捏面人,并見過一些面人形象。
2.老爺爺捏面人的ppt課件,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的圖片。
活動過程
1.進場:律動《泥娃娃》。
教師:我們都見過泥娃娃,今天,我們聽音樂,學學泥娃娃的樣子吧!(幼兒與教師共同模仿泥娃娃機械般的動作,隨音樂跳舞。在音樂進行到一半時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舞”到座位上。)
2.教師借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1)教師:泥娃娃不是沒有家,它的家就在我們無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老爺爺,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面人。來!瞧瞧看。
幼兒:哇……
教師:老爺爺帶來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
幼兒:福娃!
教師:京京。
幼兒:貝貝。
教師:還有呢?
幼兒:小豬。
教師:多可愛啊!胖嘟嘟的。還有什么?
幼兒:小狗、孫悟空、美女……(幼兒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教師:好多好多,我們都看不過來了!
(2)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比較難的一句歌詞。
教師坐回幼兒中,邊做動作邊說:“老爺爺捏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隨后按歌曲節奏念:“老爺爺捏出來的面人把眼看花。”
教師:咱們一起跟老師說說看。(引導幼兒一同念這句歌詞)
3.教師范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
教師:老爺爺今天還想捏幾個面人,大家一起來看看,老爺爺到底捏了啥?
(前奏響起)教師輕聲說:“老爺爺來了……”隨后范唱。在范唱中,將第二句“面人把”這三個字以念白的形式表現,并將整個第二部分四個樂句有節奏地用動作表現。
4.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根據教師的身體動作演唱部分歌詞,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幫助了解歌曲的部分結構。
(1)教師:老爺爺到底捏了啥呢?你看出來了嗎?說說看……
小魚追小蝦
區域活動
音樂區 小魚追小蝦
羊口鎮楊莊幼兒園 楊艷青
一. 活動目標:激發對音樂游戲的興趣,復習7以內的加減運算。
二. 區域規模:設2個區每組8—10人。
三. 活動準備;
小魚.|小蝦的胸卡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若干,錄音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把幼兒分成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小魚和小蝦,小魚拿一張算式卡藏在身上,大家跟音樂邊唱邊表演,音樂停止,小魚追上小蝦,說出小蝦拿的算式卡的得數是多少?(如果答案錯,暫停游戲一次)互換角色,游戲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