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匯編(精選3篇)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匯編 篇1
【活動目標】
1、在贏糖果的游戲中,體驗和運用數的組成經驗,嘗試從顏色和數量兩個
2、緯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體驗游戲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色雪花片各一籃;紅黃藍三色圈各一個;糖果一包;
2、幼兒人手一個一次性紙碗;數字卡片3—7;
3、骰子1個(六面的數字可以插片更改);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情境,引發興趣:
引導觀察游戲材料,推理游戲玩法:
主要提問:這里有些什么材料?
根據這些材料想想,游戲可能是怎么玩的?為什么?
梳理討論的游戲規則:
骰子擲出數字幾,就拿幾個雪花片(顏色不限),放到相應圈內;一個圈里相同顏色的雪花片數量正好為數字卡上的數字時,就能取走雪花片,放到自己的紙碗里。
二、嘗試游戲,體驗數的組成提供骰子
(三面為"1"、二面為"2"、一面為"3"),了解幼兒是否有目的地挑選不同顏色的雪花片。
主要提問:你想扔到數字幾?為什么?
扔到其他數字行嗎?為什么?
主要關注:孩子什么時候開始悟出可以拿取不同顏色的雪花片?
孩子的個體差異;根據幼兒游戲情況,變換三個圈中間的數字卡片,并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變換骰子上的數字;主要提問:把三個圈中間的數字3換成4,你想如何變換骰子上的一個數字?為什么?
主要關注:孩子是否能根據三個圈里已有的雪花片的情況,來變換不同的拿取雪花片的方式?
三、延伸活動:
請每個幼兒數一數,自己的紙碗里有幾個雪花片,如果換成糖果可以怎么換;提示幼兒想到與另一半同伴分享,并提醒幼兒不要一下子吃太多糖果。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匯編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或"≠"表示兩個集合之間的數量關系。
2、能積極思考問題,能用恰當的語句表述活動的結果。
3、通過游戲活動感受到學數學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幼兒操作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等量,理解兩個集合間等量關系及表示方法。
1、出示課件,幼兒觀看。
2、幼兒學習"="號。
3、教師示范講解等號的'寫法。
二、認識不等量,理解兩個集合間不等量關系及表示方法。
1、幼兒觀看課件。
2、幼兒學習"≠"號。
3、教師示范講解不等號的寫法。
4、用實物操作圖講解"="與"≠"。
三、鞏固等號與不等號。
四、游戲活動。
五、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匯編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排序活動,感受排序的活動美。
2、能用語言講述排序規律。
3、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樂趣。
重點:讓幼兒在觀察游戲操作的基礎上了解排序活動,并體驗排序的活動形式美。
難點:引導幼兒自選某種規律排序物體。
二、活動準備
1、三列長火車,每節可坐三個小動物。
2、小動物卡片若干,葫蘆卡片若干。
3、進入森林的小腳丫線路圖。
4、幼兒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與幼兒談話,進入角色教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聽說那的小動物今天要去旅行,我們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好嗎?"
2、出示小腳丫線路圖,教師示范走,并引導幼兒觀察其中規律。
(二)分別出示三列火車,引導幼兒觀察。
1、出示第一輛火車頭,及第一節車廂(ABB)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車廂小動物的位置。
(2)教師出示第二節車廂,讓幼兒觀察并了解規律。
(3)出示第三節車廂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節車廂,讓幼兒猜是那些小動物。
教師小結:原來小動物們是按一定順序坐火車的,你們覺得這樣漂亮嗎?這種排列的順序叫有規律的`排序,你們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車頭及第一節車廂(ABB)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座位。
(2)教師出示第2、3、4節車廂讓幼兒上來操作,教師及時指導。
3、出示第三列火車頭及第一節車廂(AAB)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位置。
(2)教師出示第2、3節車廂,讓幼兒上來操作,教師及時指導。
(三)出示葫蘆卡片,讓幼兒接著排列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操作。
2、提問:這些葫蘆哪些不一樣(顏色、大小)
教師小結:其實生活中的規律很多,他們可以按大小來分,也可以按顏色來分。還可以按高矮來分等等;這要我們認真觀察,就能看出其中規律。
(四)游戲:送禮物
1、教師:小朋友,今天表現的很棒,老師想送禮物給孩子們,如果誰把你們手中的圖形寶寶,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好隊,這些圖形寶寶就是你們的了。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部分教師:其實在我們幼兒園里還有許多有規律的排序,我們一起出去找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