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樹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的樹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銀杏樹是我園的寶樹,孩子們在院子里活動時,發現了被風吹落的銀杏葉和銀杏果,他們爭論著:“這是白果吧。”“不對,白果有硬硬的殼,這個果子摸上去很軟呀!”“這葉子飄下來就像蝴蝶在跳舞。”面對孩子們求知的眼睛,我靈機一動,何不利用本園的優勢資源帶孩子們進行一番探索呢?于是我通過“心心雨”欄目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就這樣,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探索銀杏奧秘的主題形成了。
活動一:銀杏是個寶
活動目標
1.通過查資料,了解銀杏樹的用途。
2.探索收獲銀杏果的方法,采摘銀杏果。
活動準備
家長與孩子共同查資料,獲得信息。
活動過程
1.談話:銀杏樹
教師帶幼兒來到銀杏樹下,觀察、談話:“銀杏樹的樹干長得什么樣?樹葉像什么?”
(銀杏樹的樹干很高很直很粗壯,樹葉像小扇子。)
銀杏樹還有其他名字嗎?
(銀杏樹又叫公孫樹,即第一代人栽樹,第三代人采果;還叫白果樹,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
銀杏樹有什么用途?
(銀杏樹的果實白果可做成白果粉、入菜等;銀杏葉可做茶葉,做成中藥能治療腦血栓等疾病;銀杏樹是珍貴木材,能雕刻名貴物品,樹干可做砧板。銀杏樹渾身都是寶。)
2.探究、嘗試收獲銀杏果
(1)提問:銀杏果用處這么大,怎樣收獲呢?
(幼兒討論結果:站在陽臺上摘;請阿姨爬梯子上去采;用手搖起大樹;用棍子敲。)
(2)大家一起商定簡捷的方法:請阿姨用棍子敲打,小朋友撿。
(撿銀杏果時,一名小朋友戴上了手套,我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孩子告訴我:當醫生的奶奶告訴他銀杏果的表皮會腐蝕皮膚。這可怎么辦?其他孩子沒有手套呀,有幼兒說:我用銀杏葉夾住銀杏果,再撿到籃子里就不傷手了!我表揚了他,其他孩子紛紛效仿,一會兒工夫,撿葉子的撿葉子,拾果子的拾果子,真是碩果累累!)
活動二:銀杏真有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去皮方法,發展孩子的手腦并用能力。
2.通過銀杏葉、銀杏果貼畫的制作活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塑料盆、塑料手套、水、已經去皮和沒去皮的銀杏果、銀杏葉、固體膠、剪刀、石灰水。
活動過程
1.教師兩手各拿一個沒去皮和去好皮的銀杏果,問:我們怎樣才能吃到銀否果呢?讓幼兒知道需要去掉外皮。
2.提問:我們一起試試怎樣給銀杏果去皮,好嗎?
幼兒動手操作,嘗試給銀杏果去皮。
出示塑料盆、塑料手套、水、剪刀等工具和材料,幼兒動手操作、探索去皮方法。
3.幼兒和教師共同總結去皮方法。
方法一:
(1)將銀杏果泡在水中,待皮肉松軟;
(2)戴上手套用剪刀剪去表皮;
(3)拿銀杏果在石塊上磨,然后洗凈晾曬。
方法二:
(1)將銀杏果泡在水中。
(2)皮軟后,在硬地上用腳踩去皮。
(3)洗凈晾曬。
方法三:
(1)將銀杏果放入石灰水中浸泡;
(2)戴上手套,輕輕搓揉去皮;
(3)洗凈晾曬。
3.自選活動:銀杏葉、白果粘貼畫
請幼兒在自選活動時用銀杏葉、白果粘貼作畫。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創作空間,也可以合作創作。
(實際活動中,孩子們把銀杏葉貼成小魚、花朵、開屏的孔雀、小甲蟲等。在探索過程中,孩子們發揮了創造力,用靈巧的手把白果拼成了花和蝴蝶、小荷才露尖尖角、珍珠項鏈、英文數字,有的孩子還聯想到:星星是宇宙的果實,孩子是爸爸媽媽的果實呢!)
活動三:白果真好吃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摸索白果去殼的方法,培養孩子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人人動手,探究食用方法,激發孩子主動參與的愿望,培養生活情趣。
活動準備
利用“家長之窗”欄目邀請家長來園參與白果食品制作活動(請各家自備材料);班上準備微波爐、鉗子等。
活動過程
1.探索白果去殼方法
(1)李睿怡:“老師,退了皮的白果像雞蛋,我搖它時里面直響,像有個小肉肉,對嗎?”
我借機鼓勵幼兒動手給白果去殼,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2)師:怎樣去殼呢?請你們自己動手試一試。
孩子們忙開了,只見千千用腳踩,露露用小手捶,晨晨用牙咬
2.交流、總結白果去殼方法
有的說:“我用牙咬,白果就咧開了嘴。”有的說:“我用小椅子腿壓。”有的說:“我用老虎鉗子夾的。”有的說:“我把白果放在窗戶上用力拉窗戶擠,白果就開了。”
3.制作白果食品
(1)師:今天我們用白果制作食品,并且邀請家長一起參加,比一比哪家做得最棒!
(2)家長和孩予一起動手制作。
4.展示作品,交流總結
刁沁雨:“我和媽媽用紅棗、蓮子、冰糖、白果做了一道食品,取名叫八寶營養品。”
周晨:“我和媽媽用胡蘿卜、白果、橘子做了一道冷盤,叫星星點點。”
李睿怡:“我和奶奶將白果放在微波爐里烤,一會兒就聽見劈里啪啦的聲音,我嚇了一跳,還以為爆炸了呢。”
王兆芊:“我和媽媽將白果與水一起煮,名字叫豐收果。”
品嘗白果時,李睿怡身邊多了一袋白糖,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說:“我覺得白果特別苦用白糖蘸著吃。”王兆芊也說白果苦。張文韜說:“不對,白果不苦還甜呢!”刁沁雨也說甜。雙方相持不下。我請孩子們觀察張文韜、刁沁雨的食品,孩子們發現,他倆的食品里都有紅棗,紅棗是甜的,甜湯滲進白果,白果也甜了。
活動評析
本活動符合“生活化”的教育原則。活動內容來源于孩子們的生活,它充分挖掘了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將園內資源合理、有效整合并賦予其教育價值。
在活動中,讓教師、幼兒、家長共同參與其中,可以增強多元互動,教師、家長不斷收獲驚喜,幼兒不斷成長。
活動方式豐富多彩,大家一起想辦法,查資料,并動手嘗試。不僅可以使教師、家長、孩子對銀杏樹有全面的認識,豐富知識,更可以增強孩子們的探究興趣、探索能力,促進合作、創造等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的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學說、仿編故事中的人物對話。(重點)
2.體驗家人的心和自己在一起的快樂。(難點)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親情樹
每位幼兒家人的照片、心形樹葉若干
活動流程:情景激趣——理解故事——制作家人的心——討論分享——活動延伸:裝扮親情樹
活動過程:
親情樹
一、情景激趣
我這里有一顆心,它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
那你們來猜一猜,這顆心會是誰的呢?(媽媽的、爸爸的、爺爺的、鴨媽媽的……)
讓我來聽聽看,這顆心想對我們說些什么?(把心放在耳邊做聆聽狀)
哦,這顆心說,它要給我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媽媽的心》。
二、理解故事
1. 聽故事(結合圖書或幻燈)
(講到妞妞和媽媽想了一個辦法時)請幼兒說一說會想出什么辦法?(不去幼兒園,讓媽媽陪在幼兒園)
(幼兒回答)說得真好,那我們來聽聽看,故事里妞妞和媽媽想了什么辦法,好嗎?(繼續講故事)
2.理解故事
好,故事講完了,我要請小朋友根據故事內容來回答我的幾個問題:
——媽媽來接妞妞時,妞妞摟著媽媽說了什么?(媽媽,在幼兒園里,我好想你呦)
——媽媽又是怎么回答妞妞的?(媽媽也想你!你去
幼兒園,媽媽的心也跟著一起去了。)
——后來,媽媽和妞妞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妞妞覺得媽媽每天都和自己在一起?(用紅紙做了一顆心,帶到幼兒園里)(教師出示做好的心形樹葉)
——對呀,就是把這顆“心”掛在親情樹上,妞妞才覺得媽媽的心和自己在一起了。
今天小朋友的媽媽也來到了我們活動室,現在我們請他和媽媽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吧。
剛才和媽媽表演的棒不棒?(棒)那我們一起來為他們的演出鼓鼓掌掌,感謝他們的表演。
3.交流討論
——你們想媽媽嗎?(想)除了想媽媽,還會想誰?(爸爸、爺爺、奶奶)
——媽媽的心是紅色的,那你們想用什么顏色來裝扮爸爸的心、爺爺的心、奶奶的心呢?
三、制作家人的心
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了家人的照片和多種顏色的心形樹葉,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現在就請你們到自己的桌子邊上找一找家人的照片,然后把它貼在你挑選的心形樹葉上,可以和邊上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把誰的心帶到幼兒園來了,想對他說些什么?(教師觀察、指導)
四、討論分享
請貼好的寶寶回到座位上,我要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把誰的心帶到幼兒園來了,你是用什么顏色來裝扮的?
請個別幼兒說一說“爸爸的心”“爺爺的心”的故事,對故事中的對話進行模仿或仿編。
現在我們再請和媽媽(或奶奶)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
五、活動延伸:裝扮親情樹
1.最后,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再次感謝為我們表演的媽媽和奶奶。
2.這本圖書我放在故事角,你們可以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表演,或者講一講自己改編以后的故事。
3.接下來,請家長和小朋友們一起把做好的心形樹葉貼到親情樹上,這樣,我們也能感受到家人的心陪在身邊了,對嗎?
(活動結束)
幼兒園的樹教案 篇3
教案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會說故事中重復的句子。
2、學習常用動詞:擦來擦去,爬來爬去,擺來擺去等。
2.懂得要愛護樹,知道怎樣保護樹。
教案準備:
相關課件。
教案過程:
一、引出課題1、春天來了,大樹的身上都長出了綠綠的葉子,大樹很開心,可是的身旁他沒有朋友,他覺得很孤單,于是大樹就想找幾個好朋友。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來了,大樹愿意和他們做好朋友嗎?
1、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誰想和大樹做朋友?聽一聽他們都說了什么?(老師講得慢些)2.播放課件:小羊來了片段,學習詞語"擦來擦去"。
(1)是誰來了呀?大樹為什么不愿和小羊做朋友?
(2)小羊在大樹的身上干什么呀?(擦來擦去)學習詞語擦來擦去。你們看到小羊是怎么擦來擦去的呢?(老師做大樹,請一幼兒做一做擦來擦去的動作、幼兒集體學習擦來擦去的動作)(3)師:大樹說: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會把我的皮擦破的。
3.播放課件:小牛來了片段,學習詞語"撞來撞去"。
(1)小牛來了,它對大樹做了什么?(教師用動作提醒幼兒)(2)(撞來撞去)大樹喜歡小牛嗎?為什么?(小牛跟大樹斗架,這樣會把大樹推到的)(3)大樹怎么說的?(引導幼兒學說大樹的話)4、播放課件:小猴來了片段,學習詞語"擺來擺去"。
(1)小猴來了,小猴在大樹身上怎么樣呀?(蕩來蕩去、擺來擺去)(2)誰來用動作做做,小猴子是怎樣擺來擺去的?(用手臂表示擺的動作)(3)大樹喜歡小猴嗎?它是怎么說的?(小猴抓著樹枝蕩秋千,這樣會把樹枝折斷的)5、播放課件:小蟲子來了片段。
(1)小蟲子它想干什么?(吃樹皮)它在大樹身上怎么樣?(爬來爬去)(學習動詞爬來爬去:幼兒模仿動作)(2)大樹怎么說的?(蟲子在大樹身上,大樹很難受,大樹也不愿意和它做朋友)總結:來了這么多的小動物,可是大樹都不喜歡它們,沒有和它們成為好朋友。
二、播放課件,理解故事后半部分,知道故事中的朋友怎樣保護小樹。
1、出示動物幫忙的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這時候又來了很多朋友,它們都是來幫助大樹的。看一看,到底是誰?(啄木鳥、小鳥、太陽公公、大象)看一看它們是怎么幫助大樹的?大樹愿不愿意和它們做朋友呢?
師:現在請小朋友去后面的桌子上每人拿一張圖片,看看圖片上是誰,在為大樹做什么事情。
2、幼兒自由觀察圖片并講述,引導幼兒講述句子"大象說:大樹來給大樹澆水。大樹說:謝謝你,我愿意和你做朋友"等。
3、完整欣賞故事后半段。
(1)為什么大樹愿意和小動物做朋友?
(2)教師總結:大樹終于找到了它的朋友,心里可高興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1、要求:再仔細聽一聽故事,仔細聽聽它們是怎么說的?如果你會說,可以跟著故事輕輕的說一說。
2、教師總結:大樹不僅是小動物的朋友,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現在很開心,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很多小動物都幫助了大樹、保護了大樹。
四、經驗遷移。
1、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你知道它有什么本領嗎?
2、那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大樹呢?
請幼兒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教師介紹有關環保知識)
3、教師總結:
附故事《小樹的朋友》:
春天來了,有一棵小樹在太陽的照耀下,長出了綠綠的葉子,它很高興。可是它的身旁沒有一個好朋友,它覺得自己好孤單,它想要找朋友。
小羊來了,小羊看到小樹說:"我的身上好癢好癢,你來幫我撓癢癢吧"。小羊在小樹的身上擦來擦去。讓小樹給他撓癢癢,小樹說:"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會把我的皮擦破的"。
小牛來了,看到小樹說:"我最喜歡和別人斗架了,你來和我斗一斗吧",小牛對著小樹撞來撞去。小樹說:"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會把我推倒的"。
小猴來了,小猴看到小樹說:"我最喜歡蕩秋千了,你來給我蕩秋千吧",它抓著樹枝擺來擺去,翻杠杠。小樹說:"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會把我的樹枝折斷的"。
害蟲來了,害蟲看到小樹說:"我最喜歡你身上嫩嫩的樹皮了,你來做我的食物吧"害蟲在小樹的身上啃來啃去。小樹說:"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們瞧,小樹哭了,害蟲在它的身上,它好難受。
(幼兒看圖片講述,要求幼兒說出圖片內容,以及小樹說"我愿意和你做朋友")這時候又來了一群好朋友,啄木鳥來了:"我來給你捉蟲",小樹說:"謝謝,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大象來了:"小樹我來幫你澆水",小樹說:"謝謝,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小鳥飛來了:"小樹,我來和你做伴,給你唱歌",小樹說:"謝謝,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小樹終于有了許多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