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娃娃家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中班娃娃家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樂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學習使用簡單禮貌用語招待小客人。
3、明白得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游戲。
二、活動預備:
游戲區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
所需的游戲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電話四部、小衣服。
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參與娃娃家游戲的經歷。
三、活動過程:
(一)分享經驗
1、交流游戲經驗:玩娃娃家時你最喜愛當誰?都做些什么情況?(教師依照幼兒的回答,展示相應的照片)
2、交流生活發覺:爸爸媽媽在家還會做哪些情況?
(教師展示幼兒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咨詢題,引出新的游戲內容-小客人做客。
1、咨詢題:娃娃娃家里已住滿了小主人,還有小朋友想去玩,如何辦?
2、討論:如何樣招待小客人?如何樣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務:小客人評選"文明家庭"。
(三)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入娃娃家游戲。
1、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鑰匙"進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兒相互自我介紹,明確游戲伙伴的身份。
(四)教師以媽媽的身份帶領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門。
重點指導:引導小主人主動、熱情的招待客人。
四、活動結束:
聽音樂結束游戲,評選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為客人做了哪些情況?
2、客人評選文明家庭。
幼兒園中班娃娃家教案 篇2
預設活動目標
1、加深對角色的理解,豐富游戲情節,能較形象地模仿社會角色的語言、行為,反映角色職責。
2、培養獨立性,能在教師啟發下獨立提出主題,按意愿選擇角色;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會解決關于角色、玩具方面的爭端。
3、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場地等應遵守游戲規則,增強規則意識。
4、培養愛惜玩具的習慣,游戲后會整理場地,收拾玩具。
材料準備
娃娃家的娃娃、日用品、電話機、以及各種廢物和自然物等等。
指導要點
第一次:
1、組織幼兒自由討論,自己的家有幾口人,他分別是誰。從而進入主題。
2、引導幼兒按意愿組成家,協商分配家庭成員角色。教師可以從旁引導分配。
3、引導幼兒進入角色,教師以角色口吻啟發幼兒模仿、想象角色的語言、動作,表現角色職責。引導主要角色與其他角色交往,反映家庭良好的人際關系,如:尊敬長輩、關心年幼的孩子等。
4、教師講評,重點評價角色間相互關系及收拾、整理玩具的情況。
第二次:
1、教師和幼兒一起來回顧上次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讓幼兒自由理說應該什么做才對。
2、請幾位能力較強的幼兒來表演娃娃家的角色,其他幼兒來當觀眾,和他們一起再來鞏固活動中一些常規知識。請做觀眾的幼兒對表演者提出表演中的不足,及讓幼兒討論改進的方法。
3、引導幼兒再一次玩娃娃家,教師以角色中的人物參與。教師與幼兒一起評價,本次活動的不足與需要下次改正的。
第三次:
1、根據上節課的不足,進行提示,幼兒自己來選擇角色表演,并討論游戲規則。
2、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來示范,其他幼兒來當小觀眾,并請小觀眾來討論他們做的好的與不足的地方。
改進游戲方案。
幼兒進行扮演,教師指導能力強的:根據故事情節發揮想象大膽的做出動作和表情,能連貫的對話。
能力強差:要分配得當,鼓勵幼兒大膽的扮演角色,有表情的表演,鼓勵幼兒大膽地的表達語言。
游戲結束,請幼兒自己來做簡單的評價,發現不足的地方進行改進。
第四次:
1、總結上一次游戲的情況,表揚表現很棒的小朋友及表現很好的環節,對還存在不足的方面提出要求。
2、分組進行表演;能力強的與能力弱的搭配好(教師不參與角色的分配,由幼兒商量決定)
3、教師巡回指導。
4、講評各組幼兒表演的情況。
活動反思
幼兒對娃娃家很感興趣,在活動中,他們對游戲的規則已經很清楚,而且很會表演了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對娃娃家中的物品不是很會整理,通常都弄的滿地都是東西。所以需要加強游戲的常規訓練。總之在整個游戲中,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很高,總體效果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幼兒對角色的對話還沒有完全放開,有部分幼兒還不感大膽表現;在角色的表演方面,有的幼兒還很被動;幼兒對自我的評價能力還不夠。但是有的幼兒的表演能力很強很會模仿了。
幼兒園中班娃娃家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娃娃家”,嘗試有節奏地仿編歌詞。
2、喜歡參加唱歌活動,體驗集體歌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飯勺、圍兜人手一份
2、音樂CD
3、響板
4、歌詞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節奏輔助相互介紹
——導入提示:我是誰呀?你知道我的名字嗎?(教師引出歌曲中節奏x0|x0|||)你好呀你好呀我的名字叫木木
——提問:你叫什么呢?請你也用好聽的節奏來告訴我。(幼兒伴隨節奏介紹)
教師:用有節奏的話來提問:“你好呀0|你好呀0|你的名字|叫什么?”
小結:x0|x0|||你好呀,你好呀,我們都是好朋友。
(教師關注幼兒介紹時對節奏的把握及介紹時的情緒。)
二、感受
——學唱歌曲體驗節奏
過渡:今天我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聽聽歌里唱了什么?
1、傾聽
——第一次傾聽:
主要提問: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教師關注幼兒對歌曲主要內容的表達)
小結:原來這首歌里唱的是關于娃娃家的故事。
——第二次傾聽
過渡:你們喜歡玩娃娃家嗎?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娃娃家”,讓我們再來聽聽看吧!(放音樂)
主要提問:
1、歌曲娃娃家里有誰?
2、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們都在干什么呀?(教師用歌曲中有節奏的歌詞來回應幼兒)
2、體驗
——集體展示亮點提升
過渡:歌曲里的娃娃家這么好玩呀,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也來唱一唱吧!(幼兒跟著音樂一起表演)
(教師關注幼兒對節奏及內容的表現)
三、表現
——嘗試仿編共享快樂
主要提問:
1、歌曲里的爸爸媽媽會燒菜哦,你在玩娃娃家的時候燒過什么菜?
2、林老師也會燒菜,你們聽聽我燒了一道什么菜?
——教師范唱,將歌詞進行替換。
提問:接下來我們換一道菜放進歌曲里吧,燒盆什么菜呢?
過渡:好吧,讓我們一起試試把這道菜放進好聽的歌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