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膽小鬼》音樂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膽小鬼》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詼諧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能根據歌詞內容及蘊涵的情緒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3、學習歌曲,能較好地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圖譜、相關圖片。
2、幼兒經驗準備:見過三角衣架。
活動過程:
一、運用游戲幫助幼兒感受歌曲中的主要旋律與節奏。
二、幼兒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詞。
1、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提問:你在歌中聽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
2、幼兒再次欣賞歌曲,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
歌里還唱了什么?(教師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說唱)你覺得冬冬是個怎樣的小朋友?他半夜起來遇到的是妖怪嗎?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膽小鬼》這首歌曲和你原來聽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三、幼兒學唱歌曲,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兩聲部演唱歌曲。
1、幼兒嘗試與教師一起邊看圖片邊完整演唱歌曲。
2、教師與幼兒進行兩聲部演唱。
3、教師將圖片遞減,幼兒嘗試獨立演唱歌曲。
4、幼兒分組進行兩聲部合唱,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評價。
四、幼兒自由地邊歌邊舞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優點:
1、在今天的活動中,幼兒對活動表現出較濃厚的興趣,通過幼兒的回答和演唱時的表演也能看出幼兒體驗到了歌曲詼諧的情感,達成了第一點目標。
2、第一環節以“打招呼”的形式進行練聲,不僅將主旋律讓幼兒提前練習,幼兒也有濃厚的興趣。
3、圖片的利用不僅簡單、便于操作,也能很好地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活動中教師采取圖片遞減的方式,逐步讓幼兒成為演唱的主體,這樣既讓幼兒感受到了挑戰性也體現了活動的主體性。
不足:
這一活動對于才升入中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難度,并且因為是借班教學,在每一次活動中幼兒出現的問題都不一樣。在今天的活動中,教師并沒有根據孩子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例如:
1、音樂活動中提倡讓幼兒樂唱、勤唱、敢唱、善唱,我想這些都與是否會唱有關。今天的活動中幼兒的情緒一直沒有達到,這與一些幼兒沒記牢歌詞、不會唱有關,不會唱就不敢唱。而圖片可以幫助幼兒記憶歌詞,但教師將圖片撤得太早。因此活動中當教師發現幼兒對歌詞的記不牢的時候可以采取圖片重現的方式,進一步幫助幼兒記憶并鞏固歌詞。
2、今天的活動中幼兒未能明白襯詞的意思,導致不能很好地進行分聲部演唱,這時教師可請協教老師一起來進行示范,用示范代替煩瑣的語言解釋,從而更好地突破這個難點。
幼兒園《膽小鬼》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詼諧有趣,學唱歌曲。
2.學習準確地切入襯詞,練習在二聲部演唱中保持自己的聲音。
3.懂得世界上根本沒有妖怪,減輕對黑夜的畏懼心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膽小鬼》,歌曲圖譜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膽小鬼》吸引幼兒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害怕打雷和黑夜嗎?有一個小朋友特別害怕打雷,他叫冬冬,他說有一天啊,他還遇到了妖怪。你們說,他真的遇到了妖怪嗎?好,那我們一起來聽聽冬冬遇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妖怪。”
二、欣賞并熟悉歌曲內容
引導語:這個故事真有趣,人們把它編成了一首歌,請你們來聽一聽吧。
1.傾聽歌曲第一遍
提問:歌曲里講了誰?他是什么樣的人?他都怕什么?
2.傾聽歌曲第二遍
師: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
(根據回答出示圖譜,驗證答案)
3.傾聽歌曲第三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聽這個故事,然后幫助圖譜寶寶們找到他們對應的位置。(根據歌曲排列圖譜)
3.根據圖譜完整傾聽歌曲并嘗試演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掌握休止符。
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老師在唱歌的時候加了拍手的動作,用拍手來表示空拍,空拍就是不要唱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幼一起加上拍手動作來唱)
師:那請小朋友們再想一想,空拍的地方還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來表示?
四、學習簡單的二聲部
師:這首歌曲除了可以加上動作來唱,老師還有一個有趣的唱法呢,想不想聽一聽? (師范唱,并加入襯詞)
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這個有趣的唱法和原來有什么不一樣啊?
1、 師幼合作演唱
師:老師在空拍的地方不再是用拍手、拍頭來表示了,而是加上了襯詞。現在請小朋友們來唱一唱歌詞,老師來唱襯詞。(嘗試交換)
2、分組演唱:分成兩組,一半幼兒起立。教師指揮一半幼兒唱歌詞,一半幼兒唱襯詞
五、結束活動
引導語:小朋友們唱的真棒,現在請你們每人找一個朋友,一人唱歌詞、一人唱襯詞,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吧。
幼兒園《膽小鬼》音樂教案 篇3
: 1、熟悉教材。活動前首先對教材熟悉,并進行了認真分析,由于教師用書和幼兒用書上都沒有這首歌曲,所以首先從網上尋找、下載了膽小鬼這首歌,進行熟悉、理解歌曲以及韻律等。 2、抓住重點。膽小鬼這首歌曲活潑、詼諧有趣,孩子們很感興趣。這首歌既有襯詞的唱法,也有休止符。所以,在欣賞的過程中以動作的方式提示幼兒休止符需要停頓。 3、突破難點。這首歌有襯詞的唱法,學唱襯詞是難點。在進行過程中,采用將襯詞比喻成回聲“冬冬是個膽小鬼,膽小鬼”與幼兒進行游戲:我唱歌詞,你們唱襯詞。比一比誰唱得好聽,再進行交換,趣味性很強,幼兒很感興趣。 4、完成目標。通過欣賞歌曲,讓幼兒懂得世界上根本沒有妖怪,減輕對黑夜的畏懼心理,而且能體驗到欣賞活動的樂趣,很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膽小鬼》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游戲來支持,歌唱活動也不例外。傳統的歌唱教學都是方法單一呆板,老師一遍一遍地教、幼兒一遍一遍地學,幼兒常常對枯燥的反復演唱毫無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游戲過程中進行歌唱,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歌唱能力。
《冬冬是個膽小鬼》這首歌曲詼諧有趣,并且有襯詞的唱法要求,同時也含有休止符。我打破以往傳統的歌唱活動,全程都是讓幼兒在玩中學習,課堂氣氛輕松、溫馨,幼兒在不知不覺中便掌握了對歌曲的演唱。我嘗試這種“有教無痕”的教學方式,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他們的最愛,若讓他們能夠在游戲中達到教學目標,那無疑是最完美的配合。
活動目標:
1.在快樂的游戲情境中學會歌曲,體會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2.嘗試較準確地演唱襯詞,體驗多種形式的演唱。
3.表達對膽小鬼的否定情感,養成勇敢的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玩過“找國王”的游戲。
物質材料準備: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快樂游戲,感知節奏
1.介紹游戲,知道玩法
小朋友們,你們玩過找國王的游戲嗎?還記得怎么玩的嗎?
2. 多次游戲,熟悉歌曲
二、 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1.完整欣賞,傾聽樂曲
剛才玩游戲時的歌曲好聽嗎?讓我們仔細來聽一聽。
2. 觀察圖譜,朗誦歌詞
你看懂圖譜了嗎啊?請你來說一說。我們一起來有節奏的讀一讀吧!
3. 傾聽伴奏,嘗試填唱
4. 加上稱詞,演唱歌曲
這首歌曲除了可以加上動作來唱,老師還有一個有趣的唱法呢,想不想聽一聽?
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這個有趣的唱法和原來有什么不一樣啊?是的,我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了襯詞。
你們想試一試這種有趣的唱法嗎?
三、 再次游戲,體驗情感
1.為歌曲取名字
2.音樂游戲,情感教育
我們再來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冬冬”。一個人當冬冬,一個人來找,我們其他人唱歌曲主旋律,冬冬唱稱詞。找冬冬的人靠自己的小耳朵來找到冬冬,冬冬怎樣才能不容易被找到呢?
鼓勵幼兒做個堅強勇敢的孩子。
其實冬冬看到的是妖怪嗎?是什么呀?你有什么話對冬冬說嗎?
幼兒園《膽小鬼》音樂教案 篇5
《膽小鬼》這是一首比較有趣的歌曲,活動中在欣賞的基礎上理解歌詞的內容,嘗試用拍手或點頭的方法掌握歌曲中休止符的時值。明白自己嚇唬自己就是膽小鬼,知道害怕時可以尋找成人的幫助。
在本次音樂欣賞活動中,我對第二環節的印象比較深,當我問:“為什么說冬冬是個膽小鬼?”幼兒說:“因為他怕風,怕雨,怕打雷。”“因為他怕鬼。”接著我問:“他半夜起來遇到的是妖怪嗎?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幼兒說:“不是的,那是帽子。我想對冬冬說要做個勇敢堅強的小朋友,不能做膽小鬼。”當我問:“你們知道膽小鬼是什么樣的嗎?誰想上來用動作表演一下。”幼兒的思維瞬間活躍了,幼兒自由創編動作。
活動中通過圖片的形式,又在讓幼兒反復唱的過程中,經常變換演唱方式。比如邊表演邊唱、男女小朋友比賽唱等等,通過豐富的演唱形式,保持幼兒對歌曲的興趣,讓幼兒樂意去學。這一形式我覺得深受幼兒的歡喜。
當然活動中有好的環節肯定還會有一些缺點,如在表演歌曲的環節中,全班幼兒可能會同時激動地涌 向老師身邊。少數調皮的幼兒就很有可能乘機起哄。造成活動秩序混亂,影響表演的效果。
通過這一缺點的出現,我也對此活動進行了反思:
1.《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要讓他們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2.活動中我應為幼兒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使其體驗成功感。
3.活動中還可以讓幼兒嘗試用說襯詞的方式來體會和表現休止符,如說“怕怕”“啊啊”……
4.如果在表演的環節中要求一位伙伴和我一起組織幼兒表演。這樣就拓展了表演的空間。也使每個幼兒的動作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和指導。教師的參與,不僅能夠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引發幼兒對于活動向往,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