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谷雨節氣健康教案(精選2篇)
幼兒園谷雨節氣健康教案 篇1
谷雨,是二十四節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的太陽黃經為30°,于每年公歷4月19日至21日交節。谷雨的含義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時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最主要的特點是春雨綿綿,有利于谷物生長。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農業氣候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小朋友們將在本節課程中一起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親身動手實踐,感受谷雨潤萬物的魅力。
目標
(一)帶領兒童了解倉頡造字和谷雨由來;
(二)引導兒童聽懂天氣預報,初步認識天氣預報圖示;
(三)認識谷雨這個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四)觀賞牡丹陶冶情操,學會制作手工牡丹。
內容
(一)倉頡造字和谷雨由來
谷雨和倉頡造字的傳說息息相關,不妨讓我們趁著谷雨的機會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段傳說,感受漢字的神奇。
故事講解:開天辟地之后,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朝中出現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自一個住在溝里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勵他了個金人。那天晚上,倉頡正在酣睡,聽到有人叫他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急忙做起來四下查看,這一看不要緊,卻看到地上立了個金人。他很迷惑哪里來的金人,莫非是在做夢,不一會天亮了,金人仍穩穩當當立在地上。他想起了夢中被叫醒的經歷,明白了金人是上天給自己的獎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對神靈的感謝。第二天他叫來全村的小伙子,連臺帶推地把金人送到黃帝宮中,黃帝問起金人來歷,他只說是偶然撿來的,并說這是天下之物,理應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撿的不敢占為非有,特來敬獻。黃帝笑著收受了,可是過了四五天,正當黃帝和群臣觀賞金人時,突然飛來一道霞光,金人不見了,黃帝心里非常難受,卻弄不清金人哪去了,便派人去給倉頡報訊,卻說倉頡正在酣睡。夢中又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倉頡在夢中說我想要五谷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那人又說好,我去報告玉帝讓他把金人收回去,給你送些谷子。聽到這,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入睡了。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倉頡正要出門,卻見滿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倉頡既奇怪又高興,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谷粒撲遍了整個村子,鋪滿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個個人都向家里攬谷子。這是倉頡忽然想起夢里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對自己的獎勵。黃帝知道了倉頡的功績,深感倉頡的功勞應當大力表彰,于是他把下谷子雨這一天作為一個節日,叫做谷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谷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
(二)天氣預報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谷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谷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等等。還有谷雨節氣如氣溫偏高,陰雨頻繁。
基于這個節氣多雨的特征,我們可以在家收聽天氣預報,嘗試著學習記憶下面的天氣圖表對應的不同天氣來進行判斷,比如小太陽是晴天,幾朵云是陰天,云下面有一滴雨是小雨,云下面有三串雨是陣雨等等。我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不同圖標的差異,用自己的方法去區分記憶它們,做一個優秀的小小天氣預報家,這是很有趣也很有挑戰性的活動啊。我們還可以根據每日的天氣預報觀察身邊的事物,谷雨時期的雨潤物細無聲,觀察雨像魔術師一樣落在草地上,草變綠色了,落在花朵上,花開了,讓我們一起用心去發現身邊的世界中美的色彩吧。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制作天氣觀察記錄本,嘗試自己記錄每日天氣,感受谷雨時期的天氣變化,了解節氣的氣候特點!
(三)谷雨傳統
谷雨有眾多民俗活動,如“喝谷雨茶”“賞牡丹”“祭倉頡”“走谷雨”“食椿”等。
品茶:谷雨是采茶的黃金時節,民間流傳著“谷雨谷雨,采茶對雨”的諺語。據傳說谷雨當天喝茶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谷雨前采制的新茶俗稱“雨前茶”,泡后一片片嫩葉如枝頭再生,色澤明亮,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久泡仍余味悠長。
2.賞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之為“谷雨花”。從隋朝起,每逢谷雨,全國各地都有觀賞牡丹的盛會,花意盈盈,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賞牡丹,發現美、捕捉美、感受美。
3.祭倉頡:是清明祭黃帝,谷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據《淮南子》記載,黃帝于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當天下了一場谷子雨。
4.走谷雨: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如果谷雨當天下雨,我們可以在下雨天穿戴好雨具,外出走谷雨,感受雨水點打在雨傘、雨衣上的觸感,穿著雨鞋的腳可以去踩出水花,感受其中的樂趣!
5.食椿:谷雨是吃香椿最好的時節,早在漢朝,香椿就深受宮廷貴人的喜愛,唐朝更將香椿作為貢品。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香椿炒雞蛋、煎香椿餅、香椿皮蛋豆腐等各種菜肴,營養價值很高。
(四)賞牡丹并制作手工牡丹
在谷雨這個節氣中,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被稱為“花中之王”的牡丹吧!(引導小朋友仔細觀察牡丹的特征)
接下來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一起來制作手工牡丹花吧!老師先來示范一下,我們需要5張正方形彩紙,取出一張,邊對邊對折,再左右對折,然后剪出圓弧,展開來,其他四張也這么操作,注意在裁剪的適合要越來越小,然后把他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層層疊放就可以啦!
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記錄自然的時間之書”。我們將持續發布節氣相關推送。
幼兒園谷雨節氣健康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學會尊重他人,了解團隊合作的必要性,增強團隊協作精神。
(2)學生在分析問題的思辨中養成主動參與實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同時養成關注節氣、關注周圍事物的發展變化,提高社會責任感,也增強對民族的自豪與認同感。
2.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了解二十四節氣的知識。
(2)學生能聯系生活發現問題,圍繞主題提出感興趣、有效的問題。
(3)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掌握分析和篩選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現能力。
3.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在不斷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基礎上開脫自己多元的思維。
(2)學生采用觀察法,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二、教學重難點
1.基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有效的指導,提升學生比較、分析、歸納、提煉問題的能力。
2、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激發學生圍繞主題提出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三、課前準備
PPT教學課件,A4紙、卡紙、雙面膠、錄像機等
四、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圖片活動導入
師:(出示孩子們豎蛋的圖片)同學們,我們這是在干嘛呢? 生:春分豎蛋
師:我們還進行過春分誦詩……同學們還知道哪些節氣呢?
生;驚蟄,立春……谷雨……大雪……
老師,我知道24節氣的順口溜: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師:你們知道的真多,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
作為我國民俗一直沿用兩千多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所特有的,是我們的驕傲。
師:(出示課件孩子們播種的圖片)前兩天,我們趕集買種播種, 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選擇這幾天嗎?
生預設1:因為是春天
生預設2:因為不中就長不出來了生
預設3:沒有說話的……
師:是呀,同學們,驚蟄開犁,春分豎蛋,清明祭奠……不同的節氣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們之所以播種是因為谷雨來了……
預設4:因為到谷雨了……
(二)知識講授
師:呀,你知道的真不少,驚蟄開犁,春分豎蛋,清明祭奠……不同的節氣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們選擇在這幾天播種,是因為谷雨即將來臨。
師:你們對谷雨了解多少呢?
生:今年的谷雨是4月20日,農歷三月初五,也就是明天生:我聽媽媽說谷雨時,一般都會下雨
師:老師好期待,明天會有一場雨啊。
生:老師,我知道谷雨是24節氣的第六個節氣
生:老師,我媽媽說谷雨的時候,是吃香椿的時候,今早上我還吃了好幾根,可好吃了……
師;看來同學們,對谷雨還是比較了解的,今天,老師就帶你們走進24節氣之谷雨,好好了解了解谷雨。
師:谷雨,是24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4月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為谷雨。谷雨的特點是多余,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田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尤其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我們常說:春雨貴如油
師:另外24節氣中有72候,正好是每個節氣有三候,谷雨也有三候,有沒有同學知道的?
一候浮萍生
在谷雨到來的幾天里,因降雨增多,浮萍會快速地生長、茂密起來,綠油油的成片,彷佛漂在水上的一塊美麗畫布。那些平時缺少綠意的水塘、河畔、湖面等等,如今會是一派繁榮景象。
二候鳴鳩拂其羽
民間一般認為,鳴鳩即布谷鳥。谷雨時節,布谷鳥也蠢蠢欲動起來,不住地抖動渾身的羽毛,蒼翠的山巒間總是隨處可以聽到“布谷”“布谷”的陣陣鳴啼聲。而“布谷”又與“播谷”諧音、近義,提示人們不要耽誤農時播種的意思。
三候戴勝降于桑
戴勝,是一種小鳥,棲息于農家常種植的桑樹與麻樹之中。它雖然叫起來不甚悅耳,可滿身的漂亮羽毛卻能吸引人的眼球:頭上的羽冠長而闊,呈扇形,棕紅色或粉紅色,有黑斑或白斑點綴其間,彷佛是一頂絕美的皇冠。而每年谷雨時,人們繼而可見戴勝鳥飛臨桑樹的枝頭。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谷雨有什么風俗嗎?這天人們都做什么呀?
(三) 知識拓展—— 谷雨的習俗
1、禁殺五毒
谷雨以后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谷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2、漁家流行谷雨祭海
谷雨時節海水回暖,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谷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漁民們在谷雨這天要舉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節也叫作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舊時海邊,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 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3、喝谷雨茶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習俗。
清代詩人鄭板橋對這一節氣這樣描述:
《七言詩》
【清】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賞析:谷雨時節品新茶,天氣晴朗無風,看院子里的亭亭翠竹,興致盎然,在新茶繚繞的香氣中,畫幾筆山水竹枝。
傳說谷雨這天喝茶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的習俗。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4、谷雨食香椿
北方則有谷雨食香椿的習俗。《春菜》:“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
從漢朝開始,香椿就和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春季谷雨前后,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葉厚芽嫩,綠葉紅邊,香味濃郁。
5、走谷雨
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人們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同學們,也讓我們在谷雨來臨之際也到習耕園走一走,感受谷雨,強身健體吧!去看看我們播下的種子發芽了嗎?小溪里有沒有浮萍?布谷鳥有沒有來到習耕園呢?
(五) 課外實踐——觀察自然、感受自然
師帶隊到習耕園:同學們,五分鐘的自由活動實踐,自己進行觀察探究,回來后告訴我你的收獲。
生:老師,我去看了看我們種下的種子,已經發芽了,綠綠的很漂亮。
老師,我想到了一首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我也想到了一首詩:春眠不覺曉……還有……
老師我特意去我們的小溪邊看來一下……小溪里好像也有浮萍, 不過我分不清是不是蓮花的葉子,回去我得好好的查一下資料。
老師,我看到了一些小螞蟻在搬家,有句俗語叫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我想明天谷雨一定會下雨。
老師,我撿了一些葉子,我想回去做一下葉貼畫,明天谷雨送給媽媽,希望我們家來年有個好收成。
老師,布谷鳥怎么沒來呢,好像聽聽它的叫聲。奶奶說布谷鳥一叫,播種開始,在老家老人們特別重視谷雨呢?
師:那是因為,谷雨是播種的開始,民以食為天,為了填飽肚子,為了有個好收成,人們紛紛在谷雨這天進行祈禱,還有一個關于谷雨的傳說呢。
生:老師,您給我們講講吧
生:老師,我是知道,是不是倉頡的那個傳說呀!
師:是呀,你知道嗎?這樣吧,孩子們,我們回教室聽孫雅慧給我們講一講谷雨的傳說吧。
(六)學生講傳說
傳說開天辟地以后,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朝中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獨一個住在溝里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啥呢?獎了個金人。
那一天晚上,倉頡正在甜睡,忽聽有人喊他;“倉頡,快來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掙開眼睛,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這是啥緣故,急忙坐起來四下里看。這一看不要緊,卻看見地上立著個金人。他心里嘀咕了:這是咋搞的,哪兒來的這金人?莫非是在做夢?正想著,東鄰西舍的公雞嗚嗚啼叫,不一會天亮了,金人仍穩穩當當地立在地上。他想起夢中聽見的喊聲,明白了這金人是天上神仙給自己的獎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對神靈的感謝。第二天,他叫來全村的小伙子, 連抬帶推地把金人送到黃帝宮中。黃帝問起金人來歷,他只說偶然撿的,并說這是天下之物。理應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撿得,不敢占為私有,特來晉獻。黃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著收受了。可是,過 了四五天,正當黃帝和群臣觀賞金人時,突然飛來一道霞光,金人不見了。黃帝心里非常難受,卻弄不清金人哪兒去了,便派人去給倉頡報訊。
卻說倉頡正在酣睡,夢中又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獎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倉頡在夢中說:“我想要五谷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那人又說:“好,我去報告玉帝讓他把金人收回去,給你送些谷子。”聽到這兒,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倉頡正要出門,卻見滿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倉頡既奇怪又高興,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谷粒鋪遍了整個村子,鋪滿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個個人都向家里攬谷子。
這時,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對自己的獎勵,便急忙去讀黃帝報說。他走到半路,碰見了黃帝派來的人,相互說清情況,又一塊去見黃帝。 黃帝聽了倉頡的一番匯報,也深感倉頡的功勞是應該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這一天做為一個節日,叫做谷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谷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
(七) 課內實踐——動手操作
師:是呀,谷雨開始,便是農民希望的開始,承載著農民豐收的祈禱,這么重要的節氣,就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手抄報、繪畫、太空泥……)
表達對此節氣的尊重吧。
(八) 總結
同學們,谷雨對農民伯伯有著重要的意義,也說明24節氣對我們中國有著巨大的意義,我們應該更多的了解24節氣,去探索
更多的奧秘。
六、板書
跟著節氣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