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節約用紙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節約用紙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節約用紙的重要性,激發節約用紙、愛惜樹木的環保意識。
2、了解宣傳的作用,積極參與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節約用紙的重要性。
3、大膽想象、制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電子大書《大樹和紙的秘密》和《愛惜樹木愛惜紙》、收集各種廢舊紙和紙制品(如紙筒、紙板、紙杯、紙盒、紙箱等)、再造紙的方法相關資料和工具(水桶、曬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回憶紙與樹木的關系,了解節約用紙的情況。
師:上次我們了解了紙是怎樣造出來的,知道紙是樹木做成的,節約用紙可以少砍樹。請大家說說上次活動之后,你有沒有開始節約用紙了,怎樣做的?
師:你們做得很好,希望你們繼續堅持。如果我們每天節約用紙,就可以少砍伐樹,挽救森林,大樹會感謝我們,我們的居住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二、激發舉行節約用紙宣傳展示會的興趣。
1、啟發幼兒舉辦節約用紙宣傳展示會。
師:小朋友,我們學會節約用紙了,怎樣讓其他班的小朋友、爸爸媽媽也懂得節約用紙的重要性、學會節約用紙呢?
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啟發幼兒舉辦一個節約用紙宣傳展示會。
2、討論宣傳展示會的展示內容和方法。
啟發幼兒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節約用紙宣傳:①學習制作再造紙。②張貼“珍惜紙張、愛惜樹木”宣傳畫。③制作展示廢舊紙、紙筒、紙杯、紙盒的環保制作作品等。
3、分組討論分工合作和材料準備。
幼兒自由選擇參加什么組,然后分組討論準備事項。
①再造紙組:收集再造紙方法的資料,收集各種廢舊紙、工具等。
②宣傳畫組:討論宣傳畫的內容(樹被亂砍伐造成的后果、節約用紙的方法等)和形式(可啟發幼兒用廢舊圖書剪貼、用廢舊紙作畫)。
③環保制作組:討論制作內容(用紙筒做小動物、用廢舊紙箱做車子、用報紙制作環保衣服等)和需收集的材料。
三、分組進行制作。
幼兒分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出現困難時協商解決。
四、布置展覽,邀請其他班幼兒參觀。
展覽可以分三部分:墻上張貼宣傳畫、桌上擺再造紙作品(可以將再造紙制作成不同的形狀,也可以再做成的再造紙上進行繪畫)和環保制作作品、現場延伸制作在造紙的方法等。
可以提供貼紙,讓參觀的幼兒為喜歡的作品貼貼紙。
活動應變
1、活動可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活動討論方案,第二次活動進行制作和布展。
2、可以準備相關資料如手工制作的書、宣傳畫范例等,當幼兒出現困難時,為幼兒提供參考和思路。
3、為了達到更好的再造紙效果,可以提前幾天泡好紙碎,里面適當加入白乳膠,沒有篩網可以用塑料籃子代替。
活動延伸
可以開展調查活動:節約用紙行動前的用紙量和節約用紙后的用紙量對比。
區角活動
語言區:投放幼兒用書,鼓勵幼兒閱讀,說說節約用紙的方法。
美術區:提供同樣大小的紙箱,鼓勵幼兒將收集的廢舊紙、紙筒、紙杯、紙盒等分類擺放,自由選取進行環保小制作。
環境創設
1、用幼兒的作品布置“節約用紙,愛惜樹木”的展示角。
2、主題墻張貼節約用紙方法的圖片。
幼兒園節約用紙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紙的生產過程,知道紙的來之不易。
2、探討節約用紙的方法。
3、建立節約用紙的意識,養成節約用紙的習慣。
4、學習利用紙漿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白紙、手工紙、衛生紙、報紙。
2、紙的生產過程視頻和PPT。
3、行為辨析圖片。
4、紙漿畫作品PPT。
5、輪廓圖、各種顏色紙漿、小抹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張,說說紙的不同用途
在此步驟中我運用了談話法,通過和幼兒交談,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說一說我出示的各種紙的不同用途;
(二)觀看視頻,講講紙的生產過程
在此步驟中我運用了觀察法、講述法,通過讓幼兒觀看視頻從而了解紙的生產過程,師幼共同講一講紙的生產過程從而感知紙來的很不容易,我們要節約用紙。
(三)行為辨析,談談行為的對與錯
在這一步中我運用了談話法、觀察法,通過和幼兒交談,讓幼兒說出圖片上人物行為的對與錯,如果是錯的行為那么要說一說如果是自己應如何去做,從本步的正確行為引出節約用紙的好方法。
(四)師幼討論,談談節約用紙方法
本步中我運用了討論法、談話法,通過讓幼兒的討論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節約用紙的好方法。在通過師幼的談話讓個別幼兒說一說討論出來的節約用紙的好方法。
(五)作品欣賞,感知廢紙的再利用
在此步驟中我運用了觀察法,通過觀看讓幼兒感知廢紙的再利用;
(六)動手操作,學做紙漿畫的方法
這一步中我運用了講解法、操作法,通過講解讓幼兒知道如何粘貼紙漿畫,再通過操作讓幼兒體驗做紙漿畫的快樂。
(七)提出要求,生活中要節約用紙
本步中我提出了要求,讓他們回去之后繼續搜集有關節約用紙的好方法,回來和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并在生活中做到節約用紙。
幼兒園節約用紙教案 篇3
一、課程內容規范解讀
本課體現課程規范內容主要有:了解節約用紙與維護森林的關系,學會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會積極想方法解決遇到的困難(健康、平安地生活);親近自然,喜歡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的同時學會維護環境(愉快、積極地生活);做自身力所能和的事情,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有愛心、有責任感地生活);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究的興趣(智慧地、有創意地生活)。
教學內容解析
《維護森林 節約用紙》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紙和環保》主題三的內容。在前兩個課的學習中,兒童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以和紙從森林來。本課教學主要引導小朋友認識紙與森林的關系,發生維護森林,節約用紙的情感。集思廣益,征集金點子。讓兒童在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驗的同時,培養學他們善于發現、考慮、大膽表示的個性,體驗創作的樂趣,提高生活能力。紙的問題既與自然有關,又與人的活動有關,而且與兒童的學習、生活的關系也非常密切,所以比較適合用來作為兒童了解自然和人類活動的素材,容易為兒童所理解。本次活動以協助兒童了解紙的來源和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調查等活動,認識節約用紙與維護森林的關系,從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并能用實際行動保護森林、維護森林。
教學目標分解
1. 情感與態度:通過體驗參與,培養兒童“維護環境,節約用紙”的意識。
2.行為與習慣:發生維護森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的情感,自覺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3.知識與技能:掌握節約用紙的方法,變廢為寶的技能。
4.過程與方法:以“感知-探究-實踐”的模式進行教學,充沛讓兒童體驗、考慮,積極主動地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學背景分析
同學背景
二年級的兒童對紙并不陌生,但日常用紙的數量沒有準確的概念。用紙的多少與森林之間的聯系還沒建立起具體的概念。兒童在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紙,怎樣用更合理,怎樣能防止浪費,作為本課我們一起討論的話題。之前,兒童已獲得并積累了有關生活用紙、造紙的認識。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兒童利用生活經驗和紙進行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兒童的環保意識,讓節約用紙的意識在兒童的心底扎根。
本課教學將充沛、發揮同學的主觀能動性,在課上組織同學進行觀察、交流、匯報。在活動中引導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教學時空:
本課的設計力求使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同學,是一節綜合、開放的學習。課前,組織同學進行個人每天用紙量的調查,并收集有關維護環境的宣傳口號和有關節約用紙和變廢為寶的金點子。課中,教師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同學的探究學習上,抓住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在活動中用數字、圖片等方式協助同學搭建維護森林和節約用紙之間直觀的橋梁,歸納提升、深化對維護森林,節約用紙的認識,讓同學體驗探究的樂趣。課后,用需要同學用一輩子來完成的作業,把節約用紙的意識和行動延伸下去。
三、課程資源整合
文本資源:教科書、教師用書。
媒體資源:課件。
動態資源:同學的調查和收集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