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辯論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辯論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很多寶貝的家中多了小弟弟或小妹妹,而想要個弟弟還是想要個妹妹成為了幼兒討論的焦點話題。大班幼兒思維敏捷, 考慮問題多面性,有較好的溝通、語言表達能力。本次活動通過繪本《我會有個弟弟嗎》為載體引出討論話題,鼓勵幼兒大膽闡述喜歡弟弟或妹妹的理由,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在辯論中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
【活動目標】
1.了解基本的辯論會形式,學習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2.能認真傾聽他人意見,較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積極參與辯論活動,體驗辯論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長的協助下已充分收集了有關辯證資料。
2。有關辯論的簡單標志及各種智慧果、獎牌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了解什么是辯論會。
提問:錄像上的人們在干什么?他們在爭論什么問題?他們的意見一樣嗎?
小結:辯論會是參賽雙方就某一問題進行爭論的一種比賽活動。參加辯論會的人分正方和反方兩組,他們各自訴說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
2.實踐活動:參與辯論,弟弟 or 妹妹。
(1)選擇參賽方準備參加辯論。
方法:教師出示弟弟和妹妹的標志,幼兒按“我想要個弟弟”和“我想要個妹妹”兩種觀點選擇位置坐好。
(2)老師擔當主持人,雙方繼續自由辯論。
要求: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可以對本組的隊友進行補充,要耐心的傾聽對方的觀點。
(3)主持人評判。
小結:每隊都為自己的觀點講述了許多理由,妹妹方舉出了××條理由,弟弟方舉出了××條理由。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有弟弟有好處,有妹妹也有好處。
4。活動評選。
雙方互評,評選出“最佳辯手”。交流小結辯論會的情況,并總結有弟弟有妹妹都好。
幼兒園辯論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有趣的辯論會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表現的愿望。
2、通過辯論使幼兒了解各種人與人相互依存的關系。
3、進一步了解周圍人們的勞動產生尊重與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前幼兒從清潔工、醫生、廚師三種職業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職業。
2、幼兒分成若干組,方隊牌四個。
3、各種常見職業卡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入場
A我是今天由我來主持這場辯論會。
B幼兒自選職業卡分別組成若干代表隊。師:今天來參加我們辯論會的有清潔工代表隊、廚師代表隊……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C今天我們辯論的主題是《哪種職業最有用》
2、現在辯論會開始
A分組闡述自己的職業是如何為大家服務的。
B自由辯論那種職業最有用要求:大膽表述,聲音響亮;小組合作闡述自己的觀點;幼兒積極參加辯論和討論,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
C互相自由交流,幼兒重新選擇方陣(幼兒根據自己對職業的進一步了解做出新的決定,你現在認為那種職業最有用。
3、集體小結: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系。
通過剛才的辯論和了解,我們發現每個職業都有用,離開清潔工我們就沒有好的生活環境,離開了醫生我們生病的時候就沒有人為我們治病,離開了廚師我們就不能享受到更美味的食品。想一想你還了解那些職業它有那些作用……原來呀我們誰也離不開誰,我們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
活動建議:
1、課前了解有關職業的特點。
2、在活動中我們應該給每個幼兒說話的機會,要引
導:幼兒說、鼓勵幼兒說、肯定
幼兒說,使幼兒樹立自信。
3、根據孩子的選擇來更換辯論的職業,如也可選擇理發
師、演員、教師等。
4、課前了解辯論是什么?
幼兒園辯論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小學與幼兒園不同,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萌發上小學的愿望。
2、在自主收集材料的基礎上,嘗試使用辯論這種語言表達形式,初步掌握辯論的基本方法。
3、辯論中能積極專注地傾聽他人的意見,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參觀小學,通過看和聽的方式了解小學生基本的學習、生活;正、反雙方的幼兒在活動前收集的關于小學的信息和資料;并且開展過相關的經驗討論,對小學生所應遵守的行為規范有所了解。
2、布置場地:教室兩邊分別為正方和反方陣地,中間為主席臺。
3、有關辯論的簡單標志、如正方、反方標志及獎牌等。
三、活動重點
知道小學與幼兒園不同,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萌發上小學的愿望。
四、活動難點:
辯論中能積極專注地傾聽他人的意見,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五、活動過程:
1、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引出辯論會的話題。
2、教師講解辯論規則,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辯方,確定自己的立場。
3、幼兒而分組,教師出示正方和反方標志,并引導幼兒稍做準備。
4、幼兒辯論比賽。
辯論開始: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
5、評價辯論的情況。
(1)教師從幼兒認真傾聽、大膽地用語言表達等方面的情況,對雙方辯手進行評論。
(2)請雙方幼兒互相評選最佳辯手。
六、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學習的重點是通過辯論,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提高幼兒完整講述,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因此會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然后再思考自己的回答;活動的難點在于引導幼兒學習用"我認為,如果……就會……"的句式來講述自己的觀點。因為小孩子們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是都是簡單直接的,很少會運用這樣有因果關系的句子來說話,因此勢必會對他們的表達造成一定的困難,但是這樣的訓練也是必須的,因此我將在活動中進行重點強調,當孩子們這樣說的時候,我會表揚他說的正確;如果小孩子說的時候忘記或不會使用這樣的句子,我會在復述時用上"如果……就會……"的句子,用來引導幼兒學習。在反駁環節的時候,我也會強調幼兒使用"我反對,如果……就會……"的句式來講述自己的觀點。學習用這樣的句子最重要的是有助于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次活動的意義一是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二是活動能促進幼兒的可持續性發展。
幼兒園辯論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幼兒通過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嘗試清楚、連貫地運用語言發表自己的意見。
2.情緒情感目標: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初步體驗辯論和競爭的樂趣。
3.行為習慣目標:幼兒通過參與辯論賽感受辯論規則的特點,體會制訂不同規則的作用。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白紙、筆(每人一套)。
環境準備:
1.將幼兒的桌子分成兩大組對著擺放。
2.制作了橫幅,橫幅上有以繪畫形式表現的辯論內容(幼兒自制),主持位置,桌上的正、反方的標牌(幼兒自制)。
3.由正、反雙方各自請來的另一個大班的5名幼兒做觀眾,由老師請來的5位外班老師做評委。
活動過程
1.說明辯論目的
由主持人(教師)說明辯論的原因及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師:小朋友們,因為班里的人比較多,所以老師經常請大家分組做事情。最近一段時間,咱們班里經常有人對于老師總是先請女孩子做事后請男孩子做事覺得很不公平。(幼兒私下輕輕議論:“就是的!”“啊?先請女孩子怎么啦!”……)
師:首先,老師向大家道歉,是老師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可能好幾次都先請了女孩子。
2.獲得大家的認可
師:那天,老師聽到幾個小朋友在議論這件事,我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不如咱們一起討論討論這件事吧,最后咱們再想一個解決的辦法,讓大家都覺得公平。大家覺得怎么樣?
幼:好!好主意!
分析:教師了解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班幼兒特點,因此在展開活動前說明辯論原因,意在引發幼兒的關注。教師的道歉是真誠的,既敘述了事實,又讓幼兒感覺到了與成人的平等,為之后的辯論活動做了鋪墊,營造了更為和諧、寬松的氣氛。
3、介紹辯論規則
主持人自我介紹。
大主持人:主持人由一名老師和一位小朋友共同擔任,這次辯論會的主意是我想出來的,所以由我來做大主持人。
小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是我最先覺得這件事不公平的,所以由我來當小主持人!
由兩名主持人交替介紹辯論規則。
分析:大、小主持人的介紹是事先在一起排練過的。小主持人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孩子,他對教師提出的這個活動非常贊同,并有很強的擔任主持人的愿望。該活動由主持人鄭重地宣布辯論規則,顯得非常正規,使幼兒增添了自主的意識,并引發了孩子們想要挑戰的強烈意愿。
4.宣布辯論開始
(1)主持人宣讀規則,征得大家同意。(幼兒紛紛舉手表示同意)
(2)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
主持人(合):大一班“男孩該不該讓著女孩”辯論賽現在開始!
大主持人:首先,咱們要分出正反兩方隊員。認為男孩應該讓著女孩的是正方,認為男孩不該讓著女孩的是反方(分別有圖片標明)。請大家開始選擇,并就座。
分析:大班幼兒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水平明顯提高,教師通過簡單介紹之后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增強了幼兒做事的目的性、計劃性。
5.自由辯論
小主持人:第一項:自由辯論,開始!
反:憑什么要讓著女孩子?
正:因為女孩子比男孩子表現好。
反:女孩表現好的時候是應該讓著她們,可是我們男孩子也有表現好的時候啊!
正:還是女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多,所以就應該先請。
反:我覺得不應該讓,如果遇到壞人,男孩子就得保護女孩子,所以應該先讓男孩子吃飽喝飽,女孩子應該讓著男孩子。
正;還說要保護呢,男孩子有時候還欺負女孩子呢。再說我們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你們就要先吃先喝啊?
反;我覺得男孩子能做的事情女孩子也能做,女孩子不用男孩子讓著。
反:難道等大家都長大了,像老師那么大了,男孩子也會讓著女孩子嗎?
正:老師也是女的!要照顧那么多小朋友,多辛苦呀,我們男孩子就應該讓著婦的,照顧女孩子,讓老師不那么累,所以就應該讓著!
反:可是如果老是讓著女孩子,她們就會越來越嬌氣,將來能干什么大事情呀!
分析:此時,雙方爭辯得很激烈,教師并沒有參與其中,坐在一邊不斷地點頭。這個小動作的意義在于給予幼兒肯定和鼓勵。幼兒在與同伴的互動中思維越發活躍,發言涉及的內容也越來越廣。
6.中場休息并交換場地
大主持人;有的隊員有了新的想法,想要挨到對方那邊去,下面進行中場休息,小朋友們如果有了不同的想法,可以站到對方的隊伍里。(此時,班中另兩名教師可針對兩方的不同問題分別給予鼓勵和指導)
分析:本活動中,教師利用了成人的辯論會模式,明確活動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圍繞一個話題運用語言進行討論,因此只要幼兒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即可。幼兒想要更換正反方的表現更反映出了他們對活動的專注與思維的活躍。
7.再次自由辯論
大主持人:剛剛由于部分幼兒變換了辯論方,正方的椅子不夠用了,有些小朋友站在后面沒有椅子坐了。
正方女孩子反應很快:沒有椅子了,男孩子就站起來讓著女孩子先坐呀!
反方男孩子:女孩子又不是站不住,鍛煉一下嘛!如果累了就說一聲,我們會讓的。
反方女孩子堅決地說:我們不坐,我們不用男孩子讓著。
反方女孩子:我剛才看到有座位了,我還讓給男孩子坐了呢!
正:我看女孩子老站著會累的,我們男孩子要是不讓著,晚上她們回家要是告狀,家長就該說我們男孩子不懂事了。
反方幾個女孩子同時:我們不用讓!
分析:活動進行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那些不同意男孩讓著女孩的女孩子的意思是“男孩子不需要讓著女孩子”。但教師并沒有將這個問題提出來,因為其結果和目的都是一樣的,幼兒勇于堅持自己的觀點,并且通過整個活動語言能力得到了提升,抽象邏輯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8.分組總結
小主持人:請雙方到不同的教室進行總結,并選出總結發言人。
9、評委點評
主持人:請在場的評委說一說聽完這次辯論會的想法。
10、宣布結果
由評委們舉手投票決定辯論的結果。
11、延伸活動
根據辯論結果,商討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