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7》幼兒園中班教案(精選2篇)
《學習7》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7的形成,認識數字7,理解7的含義。
2、能正確點數7以內的物體,提高點數能力。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白雪公主及七個小矮人的圖片、圓點卡片、蘋果卡片、數字7卡片、幼兒操作紙,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拍手游戲
師生互動,復習6以內數的形成,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
二、學習7的形成和數數
1、提問:
A.6個小矮人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B.6個小矮人又來了一個小矮人,現在是幾個小矮人?
追問:用數字幾來表示,老師是怎樣變成7個的?
小結:6各小矮人添上一個小矮人是7個小矮人。6添上1是7。
2、提問:
A.1個小矮人用一個小圓點來表示,6個小矮人用幾個小圓點來表示 ?
追問:6個圓點添上1個圓點是幾個圓點?6添1是幾?
小結:6個圓點添上1個是7個圓點,6添上1是7。
3、提問:
A.5個蘋果送給7個小矮人,是不是每個小矮人都能得到一個蘋果呢?
追問:1.哪個多哪個少?
B.使蘋果和小矮人一樣多,用什么方法呢?
小結: 5個紅蘋果添上一個紅蘋果是6個紅蘋果,6個紅蘋果添上一個綠蘋果是7個蘋果。6添上1是7。7個蘋果和7個小矮人一樣多。
4、提問:
4朵花和7個小矮人怎樣變成一樣多?(請個別幼兒回答)
(幼兒表述,教師操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7以內數的形成)
小結:7個小矮人、7朵花一樣多。依次給小矮人戴上花。
三、理解7的實際意義
提問:
A.7個小矮人、7個蘋果、7朵花可以用哪個數字來表示?
B.想一想:還有什么東西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的?
小結:數量是7的東西都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四、進一步感知7的形成:
提問:
A.觀察、添畫操作:將數量不滿7 的東西添畫滿7。
B.幼兒操作。
C.請個別幼兒將自己操作結果進行表述。
小結:3輛小轎車添畫1輛后變成4輛,4輛添上1輛是5輛,5輛添上1輛是6輛,6輛添上一輛是7輛,7輛小轎車可以用數字來表示,其他方法同前。
活動延伸:
下次老師帶你們到幼兒園區找找,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的物體。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活動內容“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在設計“7的形成”活動中,考慮到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艷、夸張的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動物、人物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節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說、做。我依據《綱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兒的認知發展學習規律,將數學活動與有效的故事情景互為整合,讓幼兒學會把獲得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在這次活動設計中,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具的制作方面,用了小朋友熟悉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在活動過程中引用簡單對話等語言來吸引孩子,貫穿始終的情景創設使活動充滿童趣,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從情景激趣——送給小矮人禮物——送給幼兒禮物(幼兒操作),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在活動中由于材料的豐富,使幼兒對數學的學習不再是抽象的數學,而是樂意的學習。
第一環節我先出示了幼兒喜愛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讓幼兒很自然地點數小矮人的人數,這個環節是對6以內的形成進行復習,并在此基礎上初步了解7的形成。
第二環節白雪公主給七個小矮人準備的禮物,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禮物和小矮人不一樣多,都多少呢?大家幫他們數數,可以在心里數,也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小聲的說說,數完后,請舉手告訴大家。掌握目測、點數7以內的物體數量。從而讓幼兒進一步了解7以內數量的多少關系,在一個添上一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7的形成,進一步了解7的實際意義。
《學習7》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經過最近對新《指南》解讀的學習,讓我知道了“數學認知的學習就是讓孩子們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能解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數學問題”,所以我這次所設計的活動體現了生活化、游戲化、低結構化。
生活化體現在:
1、創設幼兒熟悉的生活情境——過生日;
2、爸爸媽媽給娃娃送生日禮物。
3、請小朋友一同品嘗果汁。
4、尋找身邊的物品。
5、幼兒操作的材料是幼兒生活中最常用、最熟悉的玩具。
游戲化體現在:為“小紅”制作生日禮物。
低結構化體現在為幼兒提供了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不同玩法的積塑玩具。
△ 活動目標:
1、感知7的物體數量,知道7的意義并學習辨認數字7。
2、學會排除物體大小、顏色的影響,正確判斷7的實物數量并進行活動操作。
△ 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生日蛋糕一個,生日禮物(玩具汽車7輛、棒棒糖7根、噴噴筆7盒、旺仔牛奶6罐、玉米6個等),數字卡片7,積木或積塑每組一盤。
△ 活動過程:
1、觀察發現“小朋友過生日”情境中的物品名稱和數量,初步感知7的意義。
引導語:今天小紅過生日,我們一起去參加她的生日吧。
(1)猜想:小紅過的是幾歲的生日?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6添上1就是7。
(評析:教師以創設幼兒最喜歡的過生日情境引入,引導幼兒根據蛋糕上蠟燭的只數來猜想娃娃過的幾歲生日,蠟燭的擺放上采用6根在一起,1根單獨放,引導幼兒感知6添上1就是7的知識點,初步懂得了7的意義。)
(2)觀察:小紅的爸爸媽媽給她準備了很多的禮物,可她就喜歡總數是7的東西,小朋友來猜猜她喜歡的是什么,不喜歡的是什么?為什么?
(評析:通過娃娃爸爸媽媽準備的生日禮物中讓幼兒觀察數量是7的物品,并把數量是7的禮物送給娃娃,進一步感知數量7。)
2、認識數字7。
(1)引導語:小紅喜歡的這些東西,我們分別可以數字幾來表示?
(2)出示數字“7”,引導幼兒辨認數字“7”,觀察、想象“7”像什么?
(評析:出示數字7,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想象記住數字7。)
(3)請小朋友找找、說說:我們的教室里也躲著很多數量是7的東西,你能找到嗎?
(評析:引導幼兒尋找活動室中所隱藏的總數為7的物品,再一次感知了數量為7的物品。)
(4)小結:小朋友說得非常好,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數量是7的物品,不管它們大小、顏色或形狀,只要數量是7的,都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3、送禮物——通過操作材料進一步感知7的數量。
(1)以為小紅慶祝生日為由引入操作的任務和要求。
引導語:今天小紅過生日,我們也來做一件禮物送給他吧。小紅最喜歡你們每天用積木或積塑做的東西了,不過她今天有個要求,就是你們能用7個玩具拼或插成一件東西送給她,能完成任務嗎?
(2)提出游戲規則:
a、不要搬椅子。
b、先數出7塊玩具再把它們拼成一件禮物。
c、做好后拿著你禮物立刻回到位置上坐好。
(3)幼兒操作。
(4)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用“我用7個做了送給小紅”。
(5)送自制生日禮物,播放《生日歌》,大家一起唱歌,祝小朋友生日快樂。
(評析:這一環節改變了以往老師要花心思去準備很多幼兒操作材料,采用了給娃娃做禮物的方法,引導幼兒用班級中幼兒最熟悉的建構玩具,讓他們數出7塊玩具,再創造性地建構出一件物品送給娃娃,這個環節中的建構玩具是低結構的材料,它隱藏著大小、顏色、形狀等干擾,讓幼兒真正懂得了7的意義。這個環節不但讓幼兒學習數出7的數量,又發揮了他們的想象,關鍵的是解放了老師,懂得利用孩子日常中所感興趣的物品進行活動,減輕了老師制作教具的負擔。)
4、品嘗活動。
引導語:小紅收到了大家的禮物非常高興,現在她要請大家吃生日蛋糕,還為大家準備了果汁,每一組的小朋友數一數看自己組里有幾個人,應該選擇哪一盤的杯子。
(評析:這個環節是把所學的知識用到生活當中,教師設計了娃娃請小朋友喝果汁,每組小朋友要數自己組有幾個人,然后到生活老師那領取與自己組小朋友一樣多的杯子,這里面就加深到幼兒要從客體轉換到客體和自身上,并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