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豆》(精選2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豆》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尋找分離花生和綠豆的合適工具,并嘗試篩的基本操作方式。
2.在實踐與觀察中發現工具和分離對象之間的關系,學習選擇合適分離工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分為五隊:紅、黃、藍、綠、紫
2.混在一起的花生和綠豆五盆
3.實心盆10個,小孔篩子十個,大孔篩子十個,中孔篩子20個
4.10個空盆用來盛放花生
5.錄像
活動重點:
能找到合適的工具和合適的方法分離花生和綠豆。
活動難點:
從發現篩子能分離花生和綠豆的原因,明白生活中篩子的運用規則。
活動過程:
一、設疑引題
師:今天早上,徐老師不小心把花生和綠豆混在一起了,可是廚房的叔叔阿姨馬上就要燒花生湯了,請小朋友幫個忙,把花生和綠豆分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二、用手嘗試,感知分離速度的慢
1.幼兒用手嘗試
師:好,那就請你們用手來分一分吧,請把花生分到大盆旁邊的塑料籮筐里!時間很急要加油哦!
教師利用數數的形式讓幼兒體驗慢。
2.教師小結:一點點東西混在一起,我們可以用手很快地把它們分開,可是現在混起來的東西太多,這樣分就會慢了,有沒有更快地辦法呢?幼兒討論
三、用篩子和小盆嘗試,尋找分離工具
師:其實徐老師今天帶了一樣神秘的工具,只要你抓一把混在一起的花生和綠豆放在這個工具里,它就會很快地讓花生和綠豆分開。是什么呢?你們拿著這兩樣工具去分一分,找一找,注意別把綠豆和花生掉在盆子外面哦。
1.幼兒用小盆和篩子(籮筐)兩樣工具嘗試,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討論:分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怎么做綠豆才能很快地掉下來?(搖一搖)這下你們找到神秘的工具了嗎?它和小盆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結:哦,原來籮筐有洞洞,只要我們搖一搖,花生和綠豆就會很快地分開。那,是不是所有有洞洞的工具都能很快地把花生和綠豆分開呢?
3.幼兒討論
四、嘗試兩種洞眼大小不一樣的篩子,了解分離對象和篩子洞眼大小的關系
1.幼兒再次嘗試
師:徐老師這里就有兩種有洞洞的不一樣的工具,請小朋友來試一試吧。
2.討論:有洞洞的工具都可以把花生和綠豆分開嗎?試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不能分開呀?這個工具為什么可以分開綠豆和花生?
3.小結:看來不是所有有洞洞的工具都能把花生和綠豆分開,工具上的洞洞只有比花生小,比綠豆大才是最合適的,也才能最快最好地分開花生和綠豆。小朋友,我們以后在分東西的時候也要把東西和洞洞比較一下哦。
五、再次用合適的篩子分離花生和綠豆,體驗成功的樂趣
師:太好了,合適的工具終于選好了,那等會我們要進行一場比賽,看看哪一組能分得最快,但是比賽的時候有個要求,請不要把綠豆和花生撒在地上,不然可是要扣分的哦!
六、遷移經驗,觀看錄像了解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師:今天我們用這有洞洞的工具把花生和綠豆很快地分開了,真神奇!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工具有很多,他們會把很多東西分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豆》 篇2
【前期思考】:
從平凡家庭母子的親密對話中,探尋最美好的親情互動。藉由一袋綠豆,發現生活的樂趣與生命力量的自我展現。簡單核素的生活故事,交織著媽媽和孩子一起的幸福與滿足,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媽媽和孩子。透過親子間的一再閱讀和感動,于是在今天的活動中,嘗試反過來,先做活動,最后再呈現這本書,把活動變成了一本書,讓孩子們回家也把活動變成一張畫。)
活動目標:
1.情境中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發現生活的樂趣與生命力量的自我展現。
2.了解綠豆的各種用途及生長過程,體驗親子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紙箱2個:一個冰箱、一個煤氣灶。(煤氣灶圖片、冰箱圖片。)
2.綠豆湯一鍋和糖一罐。綠豆冰糕一盒,放到保溫袋里。空的冰格子1盒。保溫袋2個。一次性紙杯和小勺50個。
3.綠豆:干的(3斤)、泡發的(一把)、種好的發芽的(一盆)。一盆泥土。
4.簡筆畫輪廓、干綠豆和膠水。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模擬故事情節,感知故事內容。
故事媽媽與幼兒一起進行情境模擬:
(1)先帶孩子去買綠豆,找綠豆。(帶紅豆、綠豆、黃豆等)
(2)買完綠豆回家放鍋里。放水洗一洗、泡一泡。然后開始煮(紙箱煤氣灶)
(3)煮完后加糖(煮好的綠豆湯和糖。)吃綠豆。
(4)做綠豆冰糕(紙箱冰箱。)(唱歌等待)
(5)吃綠豆冰糕。
(6)種綠豆。(睡覺休息等待)
(7)澆水。(睡覺休息等待)
(8)觀察綠豆的變化。
2.集體閱讀,熟悉繪本內容
師:我們把我們剛才做的事寫成一本書帶回家給媽媽看好不好?——展示圖書,瀏覽一遍。
你最喜歡哪一個情節呢?為什么?引導幼兒對繪本故事中情節進行自主評價。
3.發散思維,了解豆類種子的用途
師:綠豆還可以做什么呢?
4.分組操作,嘗試豆貼裝飾畫。
5.活動延伸,幸福遷移
想一想小寶幸福嗎?他為什么幸福,跟媽媽在一起做事很幸福。
想一想你和媽媽一起做的什么事,讓你感覺到很幸福呢?畫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