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傳紙杯教案(通用4篇)
幼兒園大班傳紙杯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究紙杯的聲音以及多種玩法。
2、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4、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5、遵守游戲規則,鍛煉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練習幾種紙杯游戲的玩法。
難點:游戲規則的掌握。
活動準備
1、準備進教室的音樂《掀起你的蓋頭來》
2、歌曲《娃哈哈》錄音、錄音機
3、紙杯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隨音樂《掀起你的蓋頭來》邊做動作邊進教室
一、導入部分
1、出示一個紙杯提問:這是什么?能用來干什么呢?
2、你知道它能怎樣發出聲音嗎?
3、教師小結:它的用處很大,它還可以和我們小朋友玩游戲呢。
二、新授
1、放錄音《哇哈哈》教師引導幼兒拍手打節奏(熟悉音樂旋律)
2、今天我們要用這首歌曲來做游戲《傳紙杯》
3、把全班幼兒分成五組,每組8人
4、用“闖三關”的方式來玩游戲,由易到難
第一關規則:一拍一動
第一拍雙手端起紙杯
第二拍從右手邊傳給旁邊的小朋友。
(教師示范,引導幼兒練習)
第二關規則: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傳紙杯(教師帶幼兒練習)
第三關規則: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雙手交替拍紙杯的底部
第五、六拍在拍手
第七、八拍傳紙杯
(重點練習這一關,指導幼兒熟悉玩法)
三、結束部分
集體最后用第三關的方式練習傳紙杯的游戲(鞏固練習)
四、活動延伸
除了傳紙杯我們還可以嘗試傳沙包、傳皮球等游戲,我們現在就一起去操場玩吧!
本次活動我采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游戲。是整個課堂有了趣味性,本次活動我叫重視孩子間的相互合作意識,傳紙杯的幾種方法都需要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游戲。
本次活動還算成功,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
1、對每一關的游戲規則講的不夠清晰,我有些高估孩子。
2、對接受慢的幼兒照顧不到位。
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努力改進不足,爭取使幼兒能從多發面得到發展。
小百科:紙杯是把用化學木漿制成的原紙(白紙板)進行機械加工、粘合所做得的一種紙容器,外觀呈口杯形。供冷凍食品使用的紙杯涂蠟,可盛裝冰淇淋、果醬和黃油等。
幼兒園大班傳紙杯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紙杯是生活中隨手可見的物品,偶然間看到抖音上流行的傳杯子游戲,我就在思考,可否把傳杯子和音樂游戲結合起來,既體驗合作演奏,又能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于是,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愛好,設計了該次音樂游戲活動。本次活動音樂選自奧爾夫音樂《匹諾曹愿做真孩子》,節奏活潑明快,略帶詼諧,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觀察,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旋律,初步了解音樂的結構。
2、積極與同伴配合,感受合作演奏的樂趣。
3、在游戲中能遵守規則,體驗追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人手一只杯子、右手貼上標記
3、圍坐成圓圈
活動過程:
一、完整傾聽音樂,感知音樂歡快、活潑的旋律。
師:你聽完這段音樂,有什么感受?
二、出示紙杯,通過傾聽及觀察教師示范,了解第一段音樂結構。
師:今天我們邀請了一位樂器朋友,和我們一起玩游戲,他是誰?小紙杯想和大家打個招呼,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示范后,與幼兒共同梳理動作。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驗證動作。
3、師幼共同練習,熟練節奏動作,進而感受音樂結構。
4、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動作、語言。(拍肩膀、拍頭、手腕花等方式)
5、集體跟音樂第一段完整表現。
三、傾聽第二段音樂,引出游戲“捉住他”。
1、出示圖譜(大眼睛、小眼睛),引出游戲中的“狼”和“羊”。
2、幼兒猜測游戲規則,老師講解示范。
3、傾聽第二段音樂,幼兒學習游戲口令并練習。
4、集體跟音樂第二段游戲,熟悉游戲規則。
四、跟隨音樂,完整游戲。
1、集體跟音樂完整游戲,并引導幼兒發現游戲中問題,思考獎懲方式。
2、跟隨音樂完整游戲若干遍。
3、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參加游戲。
五、結束部分:
師:今天和紙杯一起玩了好玩的游戲,其實,我們知道紙杯不僅可以當小樂器,還可以有很多用途,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用完的紙杯不要扔掉,讓它廢舊再利用,一起保護我們的環境喲。
幼兒園大班傳紙杯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綜合運用剪、粘、畫、涂色等方法來表現動物。
2.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造出不同的動物臉譜。
活動方式:
集體、小組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綜合運用剪、粘、畫、涂色等方法來表現動物,制作面具的過程。
活動難點:
幼兒動手剪面具的眼睛并創造、想象、制作不同動物的臉譜。
活動準備:
1.紙杯若干(幼兒人手一個)
2.鉛筆、水彩筆、雙面膠、剪刀幼兒人手一份
3.白板紙條若干
4.示范樣品兩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面具并提問:請小朋友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猴子、小熊貓的面具。
2.提問:面具是用什么做成的?(紙杯)
3.引出用紙杯制作面具。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講解制作過程。
將紙杯周長連接處,用剪刀剪到與杯底連接處。
找出剪切口的相對應的點,并作好標記,沿剪切口杯底處從左右向標記處剪去,重點不能剪開。
打開紙杯,從中心找出點對應點,并在對應點處畫出動物的眼睛。
畫出動物的鼻子。
在杯底處畫動物的嘴巴。
制作耳朵
①在所給紙板畫出動物耳朵。
②給耳朵涂色并將其剪下。
③粘貼上動物耳朵。
完成后期工作:粘貼紙條(輔助幼兒戴頭飾)。圖五:
1.幼兒動手制作,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不同形象的動物面具。
2.教師指導并巡回檢查。
三.結束部分
1.評比作品
2.請小朋友們帶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和老師一起到戶外開展動物運動會。
幼兒園大班傳紙杯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紙杯娃娃的基本構造。
2.知道紙杯娃娃的制作方法,并能簡單地設計制作。
3.在活動中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次性紙杯若干,剪刀,彩筆,雙面膠,彩紙,籃子。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課題。
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及處理方法。
二.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紙杯:紙杯傷心地哭了,原來主人用它喝完茶,說它沒用處就隨手扔掉了。小朋友快來幫它想想辦法吧!
2.幼兒討論,開闊思路。
3.揭示課題,請幼兒看課件《紙杯娃娃》。
三.表達交流,自主設計。
1.教師出示范例------《紙杯娃娃》,講解制作方法。
2.幼兒自主設計,裝飾紙杯娃娃。
(1)提醒幼兒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2)讓幼兒自覺把垃圾放入籃子里。
四.幼兒展示作品,教師點評。
活動延伸:
《找朋友》游戲------引導幼兒幫自己的紙杯娃娃找朋友,在快樂的音樂聲中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美術活動中提供的材料大多數是教師為幼兒準備的。美術活動中材料的提供與幼兒的制作行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材料越多樣,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越好。
幼兒可以在制作時利用材料的性質特點進行操作,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每一個幼兒的創意都各不相同,讓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充分發揮他的獨特性,尊重每位幼兒個體學習的方式,充分體現教育的民主性。